地名:貝林哈日莫墩鄉(xiāng) | 隸屬:博樂市 |
區(qū)劃代碼:652701201 | 代碼前6位:652701 |
行政區(qū)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
行政級別:鄉(xiāng) | 車牌代碼:新E |
長途區(qū)號:0909 | 郵政編碼:833000 |
轄區(qū)面積:約68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6000人 |
人口密度: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12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貝林哈日莫墩村 | ~200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因此地以前是貝林王居住的榆樹而得名。貝林哈日莫墩,蒙古語,意為貝林王居住的榆樹林![詳細] |
托森哈夏西村 | ~201 | 村莊 | 因傳說當地牧民制作各種奶制品,將奶制品放在牛羊圈墻上而得名。托森哈夏,蒙古語,意為曬滿油的牛羊圈![詳細] |
夏熱勒津村 | ~202 | 村莊 | 因此地西南為沼澤地帶,多生長蒿草而得名。蒙古語,意為蒿草之意![詳細] |
托森哈夏村 | ~203 | 村莊 | 因傳說當地牧民制作各種奶制品,將奶制品放在牛羊圈墻上而得名。托森哈夏,蒙古語,意為曬滿油的牛羊圈之意![詳細] |
吉翁村 | ~204 | 村莊 | 因此地有個泉水而得名。吉翁,蒙古語,意為最小的發(fā)亮泉![詳細] |
哈夏則格得村 | ~205 | 村莊 | 因此地生長沙棗樹而得名。哈夏則格得,蒙古語,意為圍起來的沙棗樹林之意![詳細] |
瑪尼鄉(xiāng)村 | ~206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因此地有喇嘛居住而得名。瑪尼鄉(xiāng),蒙古語,意為喇嘛糧地![詳細] |
貝林哈日莫墩南村 | ~207 | 鄉(xiāng)中心區(qū) | 位于鄉(xiāng)政府駐地以南,而得名。貝林哈日莫墩,蒙古語,意為貝林王居住的榆樹林![詳細] |
敖博恩塔拉村 | ~208 | 村莊 | 因此地有麥子地而得名。敖博恩塔拉,蒙古語,意為有土包的麥子地![詳細] |
新塔拉村 | ~209 | 村莊 | 因此地種有麥子而得名。新塔拉,蒙古語,意為新麥子地![詳細] |
決肯村 | ~211 | 村莊 | 蒙古語,意為榆樹林,故名。原屬三區(qū)三鄉(xiāng)一村,1958年后改新生、紅旗公社,稱紅星四隊和紅衛(wèi)一隊,1976年改為紅泉公社紅衛(wèi)一隊,1984年更名為現(xiàn)名,…[詳細] |
烏日木則格得村 | ~215 | 村莊 | 蒙古語,意為小沙棗樹,故名。1967年為紅旗公社紅衛(wèi)四隊,1971年為紅泉公社紅泉二隊,1976年后改紅泉、瑪尼鄉(xiāng)公社,稱紅泉大隊二和五隊,2012年…[詳細] |
地名由來: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蒙古族土爾扈特部東歸,郡王貝勒王爺因看中此地草木、榆樹林旺盛,經常來此居住,故得名貝林哈日莫墩。貝林哈日莫墩鄉(xiāng),蒙古語,意為貝林王的榆樹林。
基本介紹:
博樂市轄鄉(xiāng)!柏惲止漳铡毕得晒耪Z譯音,意為“貝林王住的榆樹林”。1976年成立紅泉公社,1984年改設貝林哈日莫暾鄉(xiāng)。位于市區(qū)東南,距市區(qū)41公里。面積684平方公里,人口0.6萬。有漢、哈薩克、 蒙古等民族,其中漢族占85.9%。轄哈日則格得、烏日木格則格得、夏熱勒津、托森哈夏、托森哈夏新村、托森哈夏西村、阿其恩祖蘇龍、新塔拉、敖博恩塔拉、喬龍嘎圖勒根、瑪尼鄉(xiāng)、決肯、吉翁、貝林哈日莫墩、阿其牧村15個村委會。經濟以農牧業(yè)為主,養(yǎng)魚業(yè)發(fā)達。農業(yè)以種植棉花、水稻為主。
歷史沿革:
1950年屬精河縣二區(qū)四鄉(xiāng)。
1954年為博樂縣三區(qū)三鄉(xiāng),1958年為新生人民公社紅原牧場四分場。
1976年成立紅泉人民公社。
1978年改名為瑪尼鄉(xiāng)公社。
1984年由社改鄉(xiāng)建制后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