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家莊村位于北溝鎮(zhèn)南部,徐北路道南。東距徐家集6華里左右,是個純樸的小山村。明朝萬歷年間,荊家三兄弟由云南大槐樹底下遷來,一個留在此地居住,取村名荊家莊。一個繼續(xù)南遷,落戶在現(xiàn)在的龍口市荊家,另一個向北遷居,落戶在現(xiàn)在的北荊家莊。清朝順治年間,于氏又由本縣安鄉(xiāng)于家遷來。荊家莊村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6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建立荊家莊大隊;1984年改為荊家莊。該村現(xiàn)有耕地789畝,185戶,563人。
“木偶戲”是戲劇的一種形式,它的起源,可以從春秋時期把木頭刻成人代替奴隸殉葬算起。開始,木偶只用在喪事上,到了漢朝才用在喜事上,到了宋代,木偶成為一種重要的藝術活動,受到了群眾的喜愛。北溝鎮(zhèn)荊家莊“大木偶”戲班,是蓬萊市唯一的一個民間木偶戲班。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荊作緒是荊家莊大木偶戲的第一代藝人,也是創(chuàng)始人和領班人。荊家莊大木偶戲的來源,傳說有二:一說是當時由外來的西府人所傳;一說是荊作緒從“合江府”請藝人來傳授的。荊家莊大木偶戲從1870年左右開始,清朝末年最盛。大部分藝人是半農(nóng)半藝,他們組成8至10人的班子,農(nóng)閑演出,農(nóng)忙停止。其中有的以演為主,有的以唱為主,有的演唱相兼。演唱的要能演各類角色,生、旦、凈、丑樣樣皆通才行。正月十五以前演出的收入歸會,十五以后按箱股和人股分紅。
荊家莊的大木偶有一米左右高,以手和頭部活動為主,動作細膩靈活,形象栩栩如生,制作細致精巧,眼、鼻、耳、嘴都能活動,多是老藝人自己設計制作的。
演出是在一塊三、四平方米的場地上,搭起高出人頭的空心場地做舞臺,周圍以幕布圍起,有時要配以吐火、噴煙等特技,晚上加上燈光更是精彩。伴奏樂器簡單,有墜琴、京胡、洋琴、二胡和打擊樂。唱腔開始為梆子腔,后來也吸收呂劇、京劇等唱腔。演出劇目有:《高老莊》、《鬧龍宮》、《四洲城》、《鬧繡房》、《群妖記》、《香羅帶》、《薦諸葛》、《彩樓記》、《武家坡》等40余個。
建國后,在挖掘整理民間藝術中,荊家莊的大木偶戲得到發(fā)展,F(xiàn)在他們用上了電聲設備,演出深受群眾歡迎。
荊家莊村附近有蓬萊閣旅游區(qū)、九丈崖、長島旅游風景區(qū)、三仙山、八仙過海旅游景區(qū)、蓬萊海洋極地世界等旅游景點,有蓬萊海參、長島海參、蓬萊加吉魚、蓬萊蘋果、煙臺鮑魚、長島海膽等特產(chǎn),有長島漁號、戚家拳、八仙過海傳說、長島顯應宮媽祖祭祀大典、膠東道教音樂、大桿號吹奏樂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qū)·北溝鎮(zhèn)·荊家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