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晉江市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晉江市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歷史沿革

1935年,青陽為晉江縣三區(qū)區(qū)治所在地。

1944年,撤區(qū)為鄉(xiāng)(鎮(zhèn)),青陽為示范鄉(xiāng),是鄉(xiāng)公所署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青陽屬晉江縣第八區(qū)。

1951年青陽成為晉江縣(市)所在地。

1956年青陽改為區(qū)級鎮(zhèn);1958年改為公社;1980年又由公社劃分為鎮(zhèn)、公社二個機構;1985年,鎮(zhèn)、鄉(xiāng)合并成為一個青陽鎮(zhèn)。

2003年因行政區(qū)劃調整,撤銷青陽鎮(zhèn),設立青陽街道。

2004年12月,撤銷青陽村,設立陽光社區(qū);撤銷青陽居民委員會成立錦青社區(qū);撤銷青華村民委員會、青華居民委員會,整合設立青華社區(qū);撤銷蓮嶼村民委員會、蓮嶼居民委員會,整合設立蓮嶼社區(qū),撤銷霞行等8個村(居)民委員會,相應設立霞行等8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11年1月,設立永福里社區(qū)。

2021年3月,設立曉升社區(qū)。

2003年11月,在行政區(qū)劃調整中,新設立梅嶺街道,轄原青陽鎮(zhèn)的梅山居委會和桂山、嶺山、三光天、竹樹下、蔡厝、梅青、許厝7個村,以及原屬陳埭鎮(zhèn)的雙溝、赤西、溝頭3個村,辦事處駐桂山。

2004年12月,撤銷梅青等11個村(居)委會,相應設立梅青等11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05年,新設立竹園、梅園2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13年11月,撤銷梅嶺街道梅園社區(qū),設立梅嶺街道碧山社區(qū)、晉陽社區(qū)。

因行政區(qū)劃調整,2003年11月,新設立西園街道。

該街道從原屬青陽鎮(zhèn)管轄中析出7個村,分別是王厝村、嶼頭村、霞浯村、后間村、賴厝村、燒厝村和蘇塘村,又從原屬磁灶鎮(zhèn)管轄中析出4個村,分別是:砌田村、車厝村、道碑厝村、小橋村和官前村合并成立的。

2004年12月,撤銷賴厝等11個村民委員會,相應設立賴厝等11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1942年為梧川保,1952年屬梅山峰鄉(xiāng),1958年始為羅山人民公社,1991年設鎮(zhèn)建制,改名為羅山鎮(zhèn),2003年11月,撤鎮(zhèn)設街道,名為羅山街道,轄原羅山鎮(zhèn)福埔村、羅裳村、前沿村、社店村、蘇內村、蘇前村、梧垵村、山仔村、樟井村、許坑村、后林村、下埔村、梧桐村、缺塘村。

2004年12月,撤銷福埔等14個村民委員會,相應設立福埔等14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06年4月,設立華泰社區(qū)。

2009年11月,設立羅山街道蘭峰社區(qū)。

因行政區(qū)劃調整,2003年11月設立新塘街道。

轄原羅山鎮(zhèn)的沙塘、后庫、后洋、杏田、杏板、塘市、南塘、梧林、湖格、上郭、荊山11個村。

2004年12月,撤銷沙塘等11個村民委員會,相應設立沙塘等11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2020年4月,設立晉良社區(qū)。

2022年1月,設立晉新社區(qū)。

因行政區(qū)劃調整,2003年11月,設立靈源街道,轄原羅山鎮(zhèn)林口村、英林村、英塘村、張前村、林格村、小浯塘村,原安海鎮(zhèn)靈水村、曾林村、大山后村、小布林村、大布林村。

2004年12月,撤銷林口等10個村民委員會,相應設立林口等10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

南宋建炎四年庚戍(公元1130年)建立“石井鎮(zhèn)”,朱熹之父朱松為首任鎮(zhèn)官,安海鎮(zhèn)建制由此開始。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公元1770年),晉江貼堂縣丞移駐安海設分縣。

清末安海設有海關厘金機構。

辛亥革命后,同盟會許卓然率清國軍據(jù)此自成“安?h”,后廢。

1933年晉江縣劃分為六個區(qū),1935年改劃為四個區(qū),安海為第二區(qū)。

1942年安海合附近村落為安海鎮(zhèn)。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依當時縣分區(qū)、區(qū)轄鄉(xiāng)建制,安海為晉江縣第六區(qū)。

1951年1月,劃晉江縣的城關區(qū)、第四區(qū)的浮橋、王宮一帶建立泉州市。

晉江縣城設在青陽,重新劃分為十四個區(qū),安海為第十三個區(qū)。

1952年7月實行小區(qū)小鄉(xiāng)制,晉江縣設二十個區(qū),安海為第十區(qū)。

1955年9月,全縣又改設十六個區(qū)、兩個鎮(zhèn)、一個直轄鄉(xiāng),安;謴玩(zhèn)建制。

1958年10月,安海與可慕、內坑兩鄉(xiāng)合并,成立五里人民公社,后改稱安海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安海人民公社劃分為安海、內坑兩個公社。

同年6月,安海人民公社劃為安海和安海公社。

1965年1月安海公社又劃分為安海鎮(zhèn)和安海公社。

1970年4月鎮(zhèn)社合并仍稱安海公社。

1980年9月安海公社又劃分為安海鎮(zhèn)和安海公社。

同年11月,公社、鎮(zhèn)改稱管理委會。

1984年10月安海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鄉(xiāng)建制安海鎮(zhèn)管理委員會改稱為安海鎮(zhèn)人民政府。

2018年5月,設立安海鎮(zhèn)安平社區(qū)。

宋屬開建鄉(xiāng)養(yǎng)能里、務本里管轄。

明、清屬一、二、三都。

1952年屬磁灶鄉(xiāng),1944年改屬梅溪鄉(xiāng)梅里保;建國后,1950年屬第五區(qū);1952年屬第六區(qū),1956年屬內坑區(qū)張林鄉(xiāng)、錦和鄉(xiāng);1958年屬磁灶鄉(xiāng)。

1959年撤銷鄉(xiāng)建制改為磁灶公社。

1984年10月,政社分開成立磁灶鎮(zhèn)人民政府。

2003年11月,劃出砌田、車厝、官前、小橋4個行政村歸屬西園辦事處管轄。

2015年1月,設立延澤社區(qū)。

1961年6月,蘇厝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撤銷,成立陳埭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駐地陳埭四境;1969年7月,成立陳埭人民公社革委會;1980年11月,陳埭人民公社革委會改稱為陳埭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10月,陳埭公社改為鎮(zhèn)建制,設立陳埭鎮(zhèn)人民政府。

2016年2月,設立陳埭鎮(zhèn)江浦社區(qū)。

東晉升平元年(357)始稱東石,唐宋先后稱東安鄉(xiāng)、舟建鄉(xiāng)、仁和里,1958年置東石公社,1984年10月改鎮(zhèn)。

明、清屬十五、十六都。

民國1936年屬五區(qū);1942年屬深滬鄉(xiāng),1943年屬深滬鎮(zhèn)。

建國后,1950年屬十二區(qū);1956年屬金井區(qū);1958年屬金井公社,屬深滬鄉(xiāng);1959年成立人民公社,屬金井公社;1961年組成深滬公社,1966年置深滬公社,1984年10月19日,政社分開,成立深滬鎮(zhèn)人民政府。

2021年4月撤并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調整后,撤銷北厝鎮(zhèn)和敖東鎮(zhèn),并置金井鎮(zhèn)。

1952年,池店屬涵坂鄉(xiāng)。

1958年,歸蘇厝公社。

1961年,設立池店公社。

1984年,成立池店鄉(xiāng)。

1991年9月,撤消池店鄉(xiāng)并改設池店鎮(zhèn)。

2017年9月,設立池店鎮(zhèn)橋南社區(qū)。

宋代時期,屬開建鄉(xiāng)仁孝里,元至清屬六都。

1941年,屬內坑鄉(xiāng)。

1944年,改屬新民鄉(xiāng)。

1950年,屬第6區(qū)。

1952年,屬第9區(qū)。

1956年,屬內坑區(qū)(天亮鄉(xiāng),內坑鄉(xiāng))。

1958年,屬內坑鄉(xiāng);同年10月,屬安海鄉(xiāng)。

1959年,撤鄉(xiāng)屬安海公社。

1961年,由安海、磁灶2個公社劃出部分村落成立內坑公社。

1984年10月,內坑公社改內坑鄉(xiāng)。

1992年,內坑鄉(xiāng)撤鄉(xiāng)設鎮(zhèn)。

1942年屬衙口鎮(zhèn),1944年改屬霞坡鄉(xiāng);1956年歸入西梧區(qū),1958年合并設龍湖公社,1978年由公社改為鄉(xiāng)建制,1991年9月12日,由龍湖鄉(xiāng)改為龍湖鎮(zhèn)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