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羊泉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羊泉鎮(zhèn)各村社區(qū)地名由來

元順帝至元年間(1335-1340)鄜坊康定軍節(jié)度使任進鎮(zhèn)守鄜州時,其父任仲葬于此,其家族隨之定居。明末戰(zhàn)亂,任氏遷居村西北漁溪村,仍耕種原來土地,為就近施肥方便,任氏在此圈羊,有許多羊圈,久之“羊圈”成了這里地名。清乾隆年間(1763-1796),任氏返回故里,以“羊圈”為村名,漸成望族,民國初年后演變?yōu)椤把蛉薄?/div>
古為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以羌族姓氏“黔餌”諧音得名。
明朝村名“廟楞頭”。因位于地勢較高的三泉寺(今新城村)北,故名。明末戰(zhàn)亂中廢棄。清初復(fù)為村。因村名不雅,更名“太宜”。
傳商賢士箕子勒建廟名“箕子觀”。宋建設(shè)村以觀為名。元更名進浩鎮(zhèn)。清以“箕子觀”諧音為今吉子現(xiàn)。
原義為羊泉之屏障,有南北兩村,故分為南障,北障,后演變?yōu)楸闭隆?/div>
原名“郭峰”,古代筑有烽火臺又筑有小城郭,是元代任進之子昭武將軍任貴的后裔居住地。
相傳,很早以前有十個不同姓氏的人在河邊居住,因此名為十家河村,后改名石家河村。
據(jù)明代宣德四年(1429)重修隆安寺之石碑載:后周顯德元年(954),此村有邊、黃、匈、辛、張、亓、左、夏八姓居住,故名八合。
取奉天成祿故名祿首,后演化為鹿首。
本村“郭”姓于清初自榆林遷來。因郭姓人具有陜北人民勤勞儉樸的美德,鄰村人贊其“勤儉村”,后諧音變?yōu)椤扒鍧尽薄?/div>
小渭(yu地方音),原名小隈(wei)村,以地形而故名(見《富縣地名志》,“隈”字是指山、水等彎曲的地方)。后來諧音演變?yōu)樾∥即濉?/div>
清同治年間,伏龍左姓在此居住故名左家窯科,1912年,山東李姓遷來,更名李家窯科,簡稱李堯科。
明代為“王老村”,清代演變?yōu)椤巴鯓反濉薄?/div>
1958年富洛合縣分開時,將碾子頭一分為二,分別為“新城村”和“舊城村”。
唐代屯磨鎮(zhèn)是境內(nèi)大鎮(zhèn),擁有上千口人,曾設(shè)有集會,民間有“先有屯磨鎮(zhèn),后有鄜州城”的說法。《鄜州志》栽,唐開國元勛尉遲敬德修建鄜州城時,曾在屯磨鎮(zhèn)囤糧,在碾子頭(今新城,舊城兩村合稱)碾米磨面,以供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