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姑蘇區(qū)旅游

太平天國忠王府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太平天國忠王府
太平天國忠王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忠王府在江蘇省蘇州市的東北街,與拙政園相鄰,有一座宏大的建筑物,這是清代農(nóng)民起義政權(quán)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當年太平天國留存下來的最完整的建筑物,也是我國歷史上遺存下來最完整的農(nóng)民起義軍王府。

太平天國忠王府

太平天國忠王府

 太平天國忠王府
拼音:Taiping Tianguo Zhongwang Fu
英文:Site of King Zhongwang’s Residence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忠王府大門現(xiàn)為蘇州市博物館出口。太平天國庚申十年(清咸豐七年)四月二十三日(1860年6月2日),太平天國后期的主要軍事領(lǐng)導人、1957年-為忠王的李秀成,與另一位重要將領(lǐng)英王陳玉成,率領(lǐng)太平軍第二次大破清軍江南大營,隨后揮師東征,攻克常州、蘇州、嘉興等地,之后,他便以蘇州為中心,在蘇州、常州一帶建立了太平天國的“蘇福省”,同時開始在拙政園舊址上興建忠王府。李秀成曾在忠王府正殿內(nèi)召集太平天國諸王舉行軍事會議二次,指揮太平軍進行大規(guī)模的武裝革命斗爭。太平天國忠王府建筑群雄偉壯麗,錯落曲折。后來把此處作為衙署的江蘇巡撫李鴻章,曾感慨忠王府是他“平生所未見之境也”。忠王府建筑的風格是屬于江南小巧玲瓏型的,與北方的大型皇家園林截然相反,營造一種“小橋流水、山石花卉”的氛圍。它主要包括公署、邸宅、花園等部分。忠王府正殿高大寬敞,北有穿廊連接后軒。正殿、穿廊與后軒平面呈“工”字形,合稱為工字殿。在公署建筑中,至今還保存著400余方雋秀的梁枋彩繪,9幅生動的壁畫,正殿門窗上有精細的龍鳳紋窗格等藝術(shù)珍品。忠王府最后部的花園,也就是拙政園,占地4.2公頃,是中國四大古典名園之一。園內(nèi)保留有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筑,園景山水相映、林木如蓋,令游人一入其間便不由得心曠神怡。邸宅位于公署的左右兩側(cè),至今仍保存得很好。
忠王府的建筑上有豐富多彩的雕刻與繪畫,龍鳳雕刻是其主要特征,如大門前的石獅子與工字殿的20扇大門窗上的龍鳳雕刻,后殿九幅裙板上的彩畫和前后四面梁柱上的彩畫等。忠王府的壁畫和彩畫很有特點,現(xiàn)存壁畫共9幅,繪在木板上,內(nèi)容非常豐富,大多是描繪田野景色的。忠王府的彩畫很多,從大門到后殿的5進建筑物上,都繪有圖案、花鳥魚蟲、山水等內(nèi)容的彩畫,現(xiàn)在仍完好的達到300多幅。這些彩畫具有蘇式彩繪精致,秀麗的獨特藝術(shù)風格,具有較高的價值。在我國歷史上,農(nóng)民革命的遺址遺跡保存如此完好的,忠王府是唯一的特例。

太平天國忠王府

忠王府的建筑藝術(shù)具有獨特風格。原來的大門前有兩座吹鼓亭,相對而立,是供樂隊演奏用的。大門兩側(cè)的轅門上各建有一座凌空飛展的角樓。據(jù)考證,這座大門高數(shù)丈,十分莊嚴雄偉。但這座大門已被李鴻章改筑成清代的舊式衙門了。府中的正殿、后軒、兩廡等仍保存完好。正殿與后軒在平面上形成“工”字形,這在我國建筑史上稱為工字殿,這種形式的建筑體現(xiàn)了太平天國宮殿建筑的特點。正殿東西兩側(cè)的兩廡,能襯托出正殿的主體地位。據(jù)考證,這種建筑形式與太平大國召-議的需要有關(guān)。府中原有一座四方形的五層樓,用以進行軍事瞭望,但現(xiàn)已無存。

太平天國忠王府

歷史沿革

忠王府院落

忠王府位于蘇州北寺塔路(原東北街),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咸豐十年四月(1860年6月),忠王李秀成率太平軍 年6月),忠王李秀成率太平軍攻克蘇州。同年十月起,就吳姓拙政園基地改建忠王府,并將其東潘姓、其西汪姓宅第等一并收入,擴展為王府之地,形成一片包括官署、庭舍、園池“綿亙里許”的宏偉建筑群。同治二年冬(1863年12月),太平軍退出蘇州,李鴻章?lián)彝醺疄榻K巡撫行轅。同治十一年改為八旗奉直會館。1938年日偽據(jù)為"江蘇省維新政府"駐所。1946年,國立社會教育學院借作校舍。1951年劃歸蘇南區(qū)文物管理委員會。
1860年6月,李秀成率領(lǐng)太平軍攻克蘇州,在蘇南地區(qū)建立了新的行省,叫蘇福省,省會就設(shè)在蘇州。同年10月,在沒收的拙政園基礎(chǔ)上,動員了數(shù)百民工興建忠王府。1863年12月蘇州失守,忠王府修理工程仍未完工,但已初具規(guī)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在忠王府設(shè)蘇南區(qū)文物管理委員會,并對忠王府公署等主要建筑進行了整修。1960年后為蘇州博物館館址。1981年以來,文物主管部門多次撥款對忠王府建筑進行維修,并對防火防白蟻采取了保護措施。

景點介紹

忠王府大戲臺

忠王府的主體即中路的官署,是按太平天國規(guī)制修建的。后雖經(jīng)李鴻章拆去東西轅門、角樓、鼓吹亭,改大門為清代衙署樣式,并涂改龍鳳紋彩繪,但其他仍保持原貌。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照墻、大門、儀門、正殿、后堂、后殿等,縱深約140米。忠王府大門面闊三間12.5米,進深10米,原為單檐歇山,后改硬山頂。前后檐柱上置闌額枋,架平板枋,施三參單昂斗拱,承檐桁,架抹角梁,置斗拱,托下金桁,承角梁。梁枋彩繪均被涂刷,龍鳳痕跡依稀可辨,柱礎(chǔ)均為青石覆盆式。次間脊柱之間砌隔墻,明間設(shè)斷砌門,置抱鼓石。大門左右翼以八字墻,前踞石獅。抱鼓石和石獅均鏤刻精細,氣勢不凡。儀門為硬山式,面闊三間13.5米,進深8.5米,梁、枋、桁間飾以彩繪。門后為石板廣庭,東西廊廡各寬七間,隔庭相對。正殿與后堂均硬山頂,各面闊三間,以縱深五架的卷棚頂穿廊過渡,連結(jié)為一整體,平面呈工字形,故俗稱工字殿。正殿高約11米,面闊17米,進深14.5米。前置步廊,額枋上置平板枋,列一斗三升斗拱,上置連機承檐桁。廊柱頭置丁字科前出挑承檐桁,后出梁墊承月梁。步柱間共設(shè)海棠花格心長窗十四扇,裙板浮雕云龍,絳環(huán)板飾以云鳳紋。殿內(nèi)梁架結(jié)構(gòu)似廳堂抬頭軒貼式,步柱與金柱間作船篷軒,金柱與后步柱架大梁,連后雙步檐廊。明間后步柱間設(shè)屏門。后堂面闊14.2米,進深6.2米,后置步廊。梁架圓作,與正殿扁作相異。正殿與后堂的梁、枋、桁間均飾有彩繪。后堂與后殿之間辟小院,有東西兩廂相對。后殿硬山頂,高同正殿,面闊三間14.6米,進深10米。前設(shè)步廊,額枋上設(shè)平板枋,列一斗三升斗拱。廊柱有置單面出跳的丁字科。步柱與金柱間設(shè)船篷軒,金柱與后步柱間架大梁。后步柱之間設(shè)屏門十八扇,門枋與后步枋間設(shè)墊板,以引條分隔為九方,皆繪有壁畫,內(nèi)容以鹿、鶴、虎、豹、獅、象、鴛鴦、綬帶鳥、白兔、花貓等鳥獸為主,配以樹石花草,各有寓意。后檐柱與后步柱間相距僅1米,后檐高達7米,超出前廊桁2米,實屬罕見。此殿原為太平天國供奉天父天兄神主,舉行禮拜儀式的地方稱為"圣殿"或"天廳"。
忠王府的蘇式彩繪亦堪稱一絕。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藝術(shù)水平高,為全國所罕見。經(jīng)調(diào)查統(tǒng)計,原有包袱棉285方,如意頭210個,共有彩繪495方,其中3/4為山水、花鳥、走獸及絢麗的錦紋,取材大多寓意福祿壽、吉慶有余、百事如意、錦上添花等,如錢蝠(全福)、柏鹿(百祿)、蝠磐(福慶)、蜂猴(封侯)等。其中反映太平天國藝術(shù)特征的主要是龍鳳藝術(shù),如大門、儀門的額枋和正殿的額枋、步桁、脊桁繪有"雙龍戲珠"、"祥云團龍"、"丹鳳朝陽"、"鳳穿牡丹",惜早已被涂刷,僅有正殿東西次間脊桁上的兩方"鳳穿牡丹"幸存。如今,彩繪完整留存的共343方,其中323方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原作,其余是后來涂改的。蘇式彩繪以精雅秀麗著稱,忠王府彩繪可謂現(xiàn)存清代蘇式彩繪的代表作

。

延伸閱讀:

·第一、二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田起義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