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七里村 | 隸屬:鳴山鄉(xiāng) |
區(qū)劃代碼:360428205204 | 代碼前6位:360428 |
行政區(qū)域:江西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贛G |
長途區(qū)號:0792 | 郵政編碼:332000 |
城鄉(xiāng)分類:鄉(xiāng)中心區(qū) | 分類代碼:210 |
轄區(qū)面積:約5.0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067人 |
人口密度:413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來:
因境內七里橋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七里村是“十四五”市定鄉(xiāng)村振興重點村,坐落在杭梓公路和景湖路交匯處,交通十分便利,七里村委會源于1975年,由源頭、程浪、石峰三個村委會邊遠村莊劃撥組建(當時稱農科所)。經濟底子向來較為薄弱,處于鳴山鄉(xiāng)中部,距離縣城41公里,區(qū)域面積5.0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49畝,其中水田1541畝,高標農田改造1278畝,土地流轉面積1410畝,林地面積2753畝,水產面積100畝,有小二型水庫1座,小山塘8座,提水站3座。下轄10個自然村530戶2067人,黨員48人,其中女黨員5人,黨小組8個,“兩委”班子成員6人。
全村脫貧戶54戶191人,監(jiān)測戶1戶5人,農村低保戶87戶117人,特困供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和平鄉(xiāng)第三保,1949年后屬源頭鄉(xiāng)農會,合作化時改稱和平鄉(xiāng),為共升豐升初級社,后轉達為紅光高級社,公社化時分為石峰,源頭大隊,1975年為公社農科所,1979年改為七里大隊,1984年改為七里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七里村附近有南山景區(qū)、劉溉鼓樓、張嶺水庫水里風景區(qū)、梟陽城遺址、印山、都湖鄱彭中心縣委舊址等旅游景點,有都昌大米、都昌豆參、紅眼銀魚、南峰豆參、都昌銀魚干、都昌鄱陽湖銀魚等特產,有都昌打岔傘、老爺廟的傳說、都昌鼓書、金星硯制作技藝、全豐花燈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鳴山鄉(xiāng)·七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