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頭鎮(zhèn) | 隸屬:太康縣 |
區(qū)劃代碼:411627105 | 代碼前6位:411627 |
行政區(qū)域:河南省 | 地理分區(qū):華中地區(qū) |
行政級別:鎮(zhèn) | 車牌代碼:豫P |
長途區(qū)號:0394 | 郵政編碼:466000 |
轄區(qū)面積:約106.5平方公里 | 人口數(shù)量:約9.26萬人 |
人口密度:約86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qū):55個行政村 |
代碼 | 城鄉(xiāng)分類 | 簡介 | |
馬東村 | ~201 | 村莊 | 原名許尤鎮(zhèn)。北宋時運糧河經(jīng)此在村東設有碼頭,后更名為馬頭。因位于馬頭的東邊,故取村名為馬頭東![詳細] |
馬北村 | ~202 | 村莊 | 原名許尤鎮(zhèn)。北宋時運糧河經(jīng)此在村東設有碼頭,后更名為馬頭。因位于馬頭鎮(zhèn)的北邊,故取村名馬頭北![詳細] |
馬西村 | ~203 | 鎮(zhèn)中心區(qū) | 原名許尤鎮(zhèn)。北宋時運糧河經(jīng)此在村東設有碼頭,后更名為馬頭。因位于馬頭的西邊,故取村名為馬頭西![詳細] |
小孫店村 | ~204 | 村莊 | 明洪武元年(1368)孫姓村民來祖從山西洪洞遷至豫東太康東五十里舍店莊附近,建村命名孫家店。后因舍姓家道敗落,人員逐漸減少,而孫氏族人人丁興旺,眾人便…[詳細] |
馬莊村 | ~205 | 村莊 | 明洪武年間馬姓遷此建村居住,取名馬莊。1949年屬太康縣第二區(qū)(馬頭)。1958年8月成立馬莊生產(chǎn)大隊,屬馬頭公社。1983年11月更名為馬莊村民委員…[詳細] |
王莊村 | ~206 | 村莊 | 明萬歷十年(1582)王姓遷此建村居住,取名王莊![詳細] |
大孫店村 | ~207 | 村莊 | 明洪武元年(1368)孫姓村民來祖從山西洪洞遷至豫東太康東五十里舍店莊附近,建村命名孫家店。后因舍姓家道敗落,人員逐漸減少,而孫氏族人人丁興旺,眾人便…[詳細] |
舒屯村 | ~208 | 村莊 | 宋元祐五年(1090)舒姓遷居與此落戶建村,后人丁興旺,故取村名舒屯![詳細] |
大王店村 | ~209 | 村莊 | 明洪武十六年(1383)王姓從安徽遷此建村定居,取村名王店。后人多分居,少部分村民在村西定居為小王店,原村便成了大王店![詳細] |
小王店村 | ~210 | 村莊 | 原名王店。明洪武十六年(1383)王姓從安徽遷此建村定居,后人多分居,少部分村民在村西定居,并開有店鋪,取名小王店![詳細] |
柳河村 | ~211 | 村莊 | 柳姓在此地是一大戶,村南有運糧河,人稱柳河鎮(zhèn),后演變成柳河![詳細] |
灣子橋村 | ~212 | 村莊 | 原名宗家灣。明成化十年(1474)四鄉(xiāng)村民為便交通,捐款在鐵底河上建起一座磚橋,該橋處在鐵底河拐彎處,天長日久,宗家灣叫成了灣子橋![詳細] |
袁橋村 | ~213 | 村莊 | 明正德九年(1514)袁姓遷此居住,后在鐵底河上建成一座木橋,多是袁姓集資,所以人們稱之袁橋![詳細] |
邱廟村 | ~214 | 村莊 | 明永樂六年(1408)邱姓從外地遷入時住在一座廟旁,久而久之,村莊擴大,便取村名為邱廟。…[詳細] |
柳崗村 | ~215 | 村莊 | 北有一南北土崗,地質堅硬狀似柳葉,取名柳葉崗,后演變?yōu)榱鴯。?a href=/henan/taikangxian_matouzhen_liugang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王砦村 | ~216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據(jù)《王氏家譜》記載,明萬歷十九年(1591)王氏分居到此,人多家大為防盜把村圍筑起土寨,又因王姓較多,取村名王寨。…[詳細] |
后砦村 | ~217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明朝崇禎八年(1635)郭姓從郭老家分居此地,因前有一郭寨,故取村名后寨。…[詳細] |
丁莊村 | ~218 | 村莊 | 明弘治九年(1496)丁姓遷此建村居住,后人丁興旺,故取村名丁莊。…[詳細] |
大吳村 | ~219 | 村莊 | 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吳姓遷此建村居住,因村莊較大、人多,故取村名為大吳![詳細] |
郭寨村 | ~220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明萬歷六年(1578)郭姓分居至此,后成富戶,有土地二千余畝,在村四周筑起高大寨墻,遠近皆知,村民呼此村為大郭寨,后演變成郭寨。…[詳細] |
吳振剛村 | ~221 | 村莊 | 原名田家營。清順治元年(1644)從北大吳村搬來一人叫吳振崗,時間長久,田姓、孫姓絕戶,吳姓改村名為吳振崗![詳細] |
草寺村 | ~222 | 村莊 | 方圓都是茅草地,村南有一寺廟,是茅草蓋的,四方人皆稱茅草寺,后演變?yōu)椴菟。?a href=/henan/taikangxian_matouzhen_caosi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增福廟村 | ~223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據(jù)《王氏家譜》記載,明萬歷十九年(1591)王氏分居至此,當時村東有座古廟,廟里供奉的是“財神爺”,為圖吉利,取名增福廟![詳細] |
河沿張村 | ~224 | 村莊 | 明弘治十六年(1503)張姓遷此居住,因緊靠鐵底河,取名河沿張![詳細] |
后坡村 | ~225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王氏家族原居山東省棗林莊,明洪武年間王氏兄弟二人遷居太康縣馬蓬村,后因王姓人丁興旺,村落較大分前、后兩個莊,傳來祖立瑩于臥虎之地,有平地不養(yǎng)虎俗語,故…[詳細] |
后廟村 | ~226 | 村莊 | 是李姓從外地分居而來,住在前廟村北,久而久之人們?nèi)〈迕麨楹髲R![詳細] |
前坡村 | ~227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王氏家族原居山東省棗林莊,明洪武年間王氏兄弟二人遷居太康縣馬蓬村,后因王姓人丁興旺,村落較大分前、后兩個莊,傳來祖立瑩于臥虎之地,有平地不養(yǎng)虎俗語,故…[詳細] |
余元村 | ~228 | 村莊 | 明萬歷十一年(1583)余姓遷此建村居住,因處在前廟和后廟之間,故取村名余園![詳細] |
前壩王村 | ~229 | 村莊 | 明代皇帝朱元璋之子燕王帶兵北去,時至天下大雨,無法行走,便在此安下莊寨,取村名壩王。后人眾分居,前村為前壩王,后村便為后壩王![詳細] |
任屯村 | ~230 | 村莊 |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任姓遷此定居取名任屯。后任姓絕嗣,王、李姓遷此居住,但村名仍為任屯。…[詳細] |
宋屯村 | ~231 | 村莊 | 明成化十二年(1476)宋姓遷此建村定居,取村名宋屯。后來宋姓遷出,王姓遷此居住,村名仍為宋屯![詳細] |
沙沃張村 | ~232 | 村莊 | 南宋后期洪水泛濫,運糧河改道此處留下一大片沙灘。明洪武十九年(1386)張姓遷此建村,以沙沃命名,因位于前沙沃張之北(按北為后的習慣叫法)故取村名后沙…[詳細] |
張?zhí)么?/a> | ~233 | 村莊 | 明洪武十一年(1378)張姓從柘城遷此建村,因建有一座奶奶廟,故取名張?zhí)!?a href=/henan/taikangxian_matouzhen_zhangtangcun.html class=blue>[詳細] |
薛廟村 | ~234 | 村莊 | 以姓氏“薛”,及人工建筑物“廟”命名。明宣德八年(1433)薛姓遷此建村居住,因村東南隅建一座天爺廟,故取村名薛廟![詳細] |
彭樓村 | ~235 | 村莊 | 明永樂年間(1403)彭程來此建村居住,取名東魁村。后因都姓彭,在村中央建一樓房,村民逢年過節(jié)都去燒香保平安,故更名為彭樓![詳細] |
尤莊村 | ~236 | 村莊 | 明弘治五年(1492)游姓從外地遷移此地建村居住,后人丁興旺,故取村名游莊![詳細] |
劉莊村 | ~237 | 村莊 | 清順治五年(1648)劉姓從外地遷此定居,因距馬頭二里,故取村名二里劉莊。后演化為劉莊![詳細] |
賈莊村 | ~238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明弘治十三年(1500)賈姓遷此建村居住,取村名賈莊![詳細] |
后壩王村 | ~239 | 村莊 | 明代皇帝朱元璋之子燕王帶兵北去,時至天下大雨,無法行走,便在此安下莊寨,取村名壩王。后人眾分居,前村為前壩王,后村便為后壩王![詳細] |
袁莊村 | ~240 | 村莊 | 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袁姓分居到此,故取村名為袁莊![詳細] |
小彭村 | ~241 | 村莊 | 清乾隆二十年(1757)彭姓從彭樓遷來建村居住,因村莊較小,故取村名小彭。…[詳細] |
劉樓村 | ~242 | 村莊 | 明成化四年(1468)劉姓遷此建村居住,因建有樓房,故取名劉樓![詳細] |
閆莊村 | ~243 | 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閆莊村的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122,為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詳細] |
四所樓村 | ~244 | 村莊 | 明洪武三年(1370)有四家財主,分別建有一座樓房,故取村名四所樓。…[詳細] |
東坡村 | ~245 | 村莊 | 明萬歷年間有馬頭王氏家族八世祖宗親三人遷至東王莊,因老虎頭上王子和王姓一樣,意寓虎頭王。為擴大王氏聲望,虎踞一方,一虎占三坡,故更名為東坡![詳細] |
陳集村 | ~246 | 村莊 | 明洪熙元年(1425)陳姓遷此建村,因有集市,故取村名陳集![詳細] |
劉店村 | ~247 | 村莊 | 明永樂七年(1409)劉姓遷此建村居住,因開有客店,故取村名劉店![詳細] |
李伯敬村 | ~248 | 村莊 | 明洪武十二年(1379)李姓遷此建村居住,李伯敬在其來者中居長,故取村名李伯敬![詳細] |
渠莊村 | ~249 | 村莊 |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渠姓由山西長治遷豫太康定居,故取村名渠莊![詳細] |
劉城村 | ~250 | 村莊 | 明嘉靖八年(1529)劉姓村民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建村,后筑城墻,取名劉家城,后演化為劉城。…[詳細] |
張莊村 | ~251 | 村莊 | 明代年間來祖張振東從江南鳳陽以皇陵被火無奈迫害在此建村居住,名為張振東村,后演化為張莊。…[詳細] |
孫化村 | ~252 | 村莊 | 明弘治七年(1494)來祖孫儒化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定居,取村名孫儒化,后演化為孫化![詳細] |
菜洼村 | ~253 | 村莊 | 明崇禎元年(1610)蔡姓從外地遷此建村居住,因地勢較洼,取名蔡洼![詳細] |
后楊村 | ~254 | 村莊 | 明洪武元年(1368)楊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居住,因有兩個楊莊一前一后,因在北(南為前,北為后),故取村名后楊![詳細] |
潘路口村 | ~255 | 村莊 | 清嘉慶二年(1797)潘姓遷此建村定居,因位于交叉路口,故取村名潘路口![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許尤鎮(zhèn)。北宋時期有運糧河經(jīng)此,村東設水陸碼頭,后改村名為馬頭。
基本介紹:
太康縣馬頭鎮(zhèn)位于兩市(周口、商丘)三縣(太康、睢縣、柘城)交界處,轄55個行政村,137個自然村,10.2萬畝耕地,8.4萬人。2001年全鎮(zhèn)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達4.6億元,財政收入384.2萬元,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1998元。
1999年鎮(zhèn)黨委被周口市命名為“六好鄉(xiāng)鎮(zhèn)黨委”;2001年被周口市委授予“六好鄉(xiāng)鎮(zhèn)黨委”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01年被周口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02年被省委組織部授予“全省六好鄉(xiāng)鎮(zhèn)黨委”稱號。
一、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穩(wěn)步發(fā)展。2001年全鎮(zhèn)糧食總產(chǎn)達5960萬公斤,棉花總產(chǎn)356萬公斤,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達到1.8億
榮譽排行:
2023年9月,馬頭鎮(zhèn)被確定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農(nóng)機”示范鄉(xiāng)(鎮(zhèn))。
文化旅游:
隱藏寺遺址位于東經(jīng)114°45′25.1″,北緯34°11′37.3″,海撥高度53.9米,太康縣城東北馬頭鎮(zhèn)隱藏寺村西西南300米處,面積約1.7萬平方米。198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
大牟寺遺址位于太康縣城東北25公里的馬頭鎮(zhèn)大牟寺村南,面積約500平方米。198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頌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上原有一座寺院,寺內(nèi)塑有釋迦牟尼銅大佛一尊,故名大牟寺。寺院后面的
隱藏寺漢墓群位于太康縣城東北馬頭鎮(zhèn)隱藏寺村西西南,面積1.7萬平方米。198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隱藏寺漢墓群分布在已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隱藏寺遺址內(nèi)。墓區(qū)內(nèi)出土有繩
谷莊遺址位于太康縣城東北馬頭鎮(zhèn)谷莊村東北角300米處,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1989年太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北端有一面積400平方米的夯筑臺基,高2米,夯層厚10—12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太康縣第二區(qū)(馬頭)。
1958年成立馬頭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為馬頭鄉(xiāng)。
1987年改置馬頭鎮(zhèn)。
顧名思義所謂馬頭牛肉即河南太康馬頭鎮(zhèn)出產(chǎn)的牛肉.其具有色澤鮮艷、里外紅潤、純香不膩,咀嚼生津之特點,第三屆中國名優(yōu)產(chǎn)品博覽會上曾獲金獎,產(chǎn)品暢銷國內(nèi),遠銷東南亞。歡迎有志之士前來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