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彭屋村 | 隸屬:東坑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441900109211 | 代碼前6位:441900 |
行政區(qū)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qū):華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S |
長途區(qū)號:0769 | 郵政編碼:523000 |
城鄉(xiāng)分類:城鄉(xiāng)結合區(qū) | 分類代碼:112 |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彭屋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創(chuàng)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彭屋原名馬坑,位于東坑鎮(zhèn)西北部的琥珀山(又名馬坑山)腳下。彭姓開基,始祖彭應春號云溪在鄉(xiāng)科試中舉后被凋往廣東南雄縣任教諭,百至嘉定十三年(1220)致仕南雄珠璣巷。后在宋理宗紹定年(1228)遷到琥珀坑(又稱馬坑)拓基,到2005年已傳至29代。因村向馬坑山而名馬坑,后以姓氏命名。村中的彭氏大宗祠和亭崗廟,均在東坑享有盛名。
民國37年(1948)屬橫新鄉(xiāng)第14、15二保。第14保共11甲,111戶,392人,其中男192人,女200人;第15保共8甲,78戶,311人,其中男165人,女146人。1961年屬東坑公社,全大隊991人。
彭尾村下設大圍、亭崗、莊寮3個村民小組,20
文化旅游:
彭屋彭氏大宗祠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zhèn)彭屋村,建于明嘉(1521-1566)年間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有四百余年歷史,由彭屋村史上名人彭世潮(御賜進士官拜陜西道監(jiān)察御
歷史沿革:
約在南宋寧宗開禧年(1201),由始祖彭應春號云溪在鄉(xiāng)科試中舉人后被調往廣東南雄任職教諭,直至嘉定十三年(1220)致仕珠璣巷。
約在嘉定十年(1223)南遷進住寶安彭屋基,即現(xiàn)在彭屋。
1949年,稱彭屋初級農業(yè)合作社;1959年改為彭屋高級農業(yè)合作社;1961年改為彭屋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改為彭屋鄉(xiāng)人民政府;1987年改為彭屋管理區(qū);1999年改為彭屋村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彭屋村附近有彭屋彭氏大宗祠、海戰(zhàn)博物館、東莞可園、華陽湖濕地公園、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東莞植物園等旅游景點,有莞香、麻涌香蕉、東莞荔枝、莞草、東莞千角燈、石龍麥芽糖等特產,有東莞木魚歌、東莞咸水歌、廟會(茶園游會)、東莞龍舟制作技藝、東莞賽龍舟、東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區(qū)劃: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zhèn)·彭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