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井水龍村 | 隸屬:楊村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441322105220 | 代碼前6位:441322 |
行政區(qū)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qū):華南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L |
長途區(qū)號:0752 | 郵政編碼:516000 |
城鄉(xiāng)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村始建于明朝末年,由博羅楊村耀潭分村遷移至此地而形成的。因先祖在建造祠堂時在祠堂內(nèi)放香爐盆的地方下面有一股泉眼自然流出井水而取名井水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井水龍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
基本介紹:
井水龍村是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zhèn)下轄的行政村,城鄉(xiāng)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qū)劃代碼為441322105220,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41322。郵政編碼為516000,長途電話區(qū)號為0752 ,車牌號碼為粵L。井水龍村與坑美村、新田村、竹子園村、徑口村、埔蓮村、上車村、大嶺下村、合水村、新前村、塘角村、大井村、星光村、水華寨村、陳村村相鄰。
文化旅游:
通奉第,又稱通奉大夫第,位于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zhèn)井水龍村。是明清時文官貴族的住宅:宅第、府第。正從二品通奉大夫或者正從通奉大夫級別的貴族住宅。據(jù)傳朱熹后人朱時瑛(第九世)明朝嘉靖年間(約公元1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屬博羅縣蘇州巡司署;民國時期,博羅縣第六區(qū)清平鄉(xiāng)顯村圩;1949年—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博羅縣顯楊鄉(xiāng)(第二區(qū));1955年,屬博羅縣桔子區(qū)公所井水龍鄉(xiāng)(第三區(qū));1958年,為博羅縣楊顯鄉(xiāng);1973年,設(shè)立為楊村人民公社井水龍大隊;1986年,稱楊村人民公社井水龍管理區(qū);1990年,稱井水龍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guān):
井水龍村附近有博羅通奉第、羅浮山、五礦·哈施塔特旅游小鎮(zhèn)、秋楓寨旅游區(qū)、廣東航天農(nóng)業(yè)科技生態(tài)園、象頭山等旅游景點,有觀音閣紅糖、觀音閣花生、柏塘山茶、羅浮山大米、羅浮山荔枝、福田菜心等特產(chǎn),有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惠東漁歌、平海舞鯉魚、淡水客家涼帽制作技藝、皆歌飛過淡水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