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甘肅省 > 臨夏州 > 臨夏市 > 折橋鎮(zhèn) > 后古村

甘肅省臨夏州臨夏市折橋鎮(zhèn)后古村

[移動版]
地名:后古村隸屬折橋鎮(zhèn)
區(qū)劃代碼:622901103201代碼前6位:622901
行政區(qū)域:甘肅省 地理分區(qū):西北地區(qū)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甘N
長途區(qū)號:0930 郵政編碼:731100
城鄉(xiāng)分類:城鄉(xiāng)結合區(qū)分類代碼:112

地名由來:

因村委會駐地后古村相傳最早是在宋朝時期得名,當時臨夏市是一個有城門的古城,此片區(qū)離城門最遠,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甘肅省第九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名單出爐,后古村入列。

基本介紹:

后古村地處典型的城鄉(xiāng)結合部,面積2.6平方公里。后古村原名后古城村,為唐朝時期河州城舊址。后古村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位于古城東門外(今臨夏市中學新校區(qū))的一個村莊而得名,古有前古城村(西門外的村莊)和后古城村之分,村內以陳姓人居多。唐玄宗開元六年(738年),設鎮(zhèn)西軍于安鄉(xiāng)郡城內,安鄉(xiāng)郡的郡治就在河州城東二里的東古城(今臨夏市東的后古城),后古村由此得名。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兼熙州(今臨洮)知州王韶率宋軍擊敗木征,收復了自安史之亂后由吐蕃人統(tǒng)治達300余年的河州,設枹罕縣,州治仍在城東二里的東古城(今臨夏市后古城村)。

后古村與慈王村、陳馬村、茍家村、大莊村、折橋村、甘費村、祁牟村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前為風林鄉(xiāng)所轄,解放后隸屬折橋鄉(xiāng),于1981年改設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后古村附近有八坊十三巷街區(qū)臨夏東郊公園、枹罕山莊、東公館王尚書墓園、人民紅園等旅游景點,有臨夏大麻河州面片、河州攪團、甜麥子臨夏釀皮子、河州牡丹等特產,有河州賢孝、河州平弦古建筑修復技藝、米拉尕黑、河州賢孝等民俗文化。


還有1個地名與后古村同名:
折橋鎮(zhèn)行政區(q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