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橋村 | 隸屬:湖洋鎮(zhèn) |
區(qū)劃代碼:350823111210 | 代碼前6位:350823 |
行政區(qū)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qū):華東地區(qū)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qū)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xiāng)分類:鎮(zhèn)鄉(xiāng)結合區(qū)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原屬武平縣,后劃歸上杭縣,解放后因205國道在此經過,建造一座通車的橋,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yè)農村廳認定通橋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鎮(zhèn)。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wèi)辦命名通橋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wèi)生村。
基本介紹:
通橋村位于205國道旁,交通便捷,離縣城10公里,西鄰武平縣高梧彭寨村,原設有國道“通橋征費”站一個,是典型的上杭西部邊界村。乾隆年間建有一座古城德橋,為村莊通徑入口,后人易為通橋村,1997年古城德橋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分布6個自然村,分別為店前、鄧屋、黃塘、紅心-新村、連塘、塘尾-培利,現(xiàn)有人口1700多人,黨員65名,配有村兩委干部5名。耕地面積1200畝,其中用于種煙耕地達320多畝,山林面積6900畝,森林覆蓋率達73%。2010年建設的永武高速公路在該村黃塘水稻示范基地上方經過。該村村級醫(yī)療條件良好,通橋衛(wèi)生所達國家甲級衛(wèi)生所標準,所長劉桂榮曾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
歷史沿革:
民國時為硯田保;1949年年解放初設農會分會屬信和區(qū)通橋鄉(xiāng);1956年設通橋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稱湖洋公社通橋大隊;1961年稱寨背公社通橋大隊;1965年寨背公社并入湖洋公社,稱湖洋公社通橋大隊;1968年稱湖洋公社革委會通橋大隊革領組;1980年稱湖洋公社管委會通橋大隊管委會;1984年稱湖洋鄉(xiāng)通橋村民委員會;2013年稱湖洋鎮(zhèn)通橋村民委員會。
轄:池屋山下、鄧屋、店前、黃塘逕、連塘下、沙
周邊相關:
通橋村附近有龍巖市古田旅游區(qū)、古田會議舊址、才溪鄉(xiāng)調查舊址景區(qū)、梅花山·華南虎園、毛主席紀念園、梅花山自然保護區(qū)等旅游景點,有上杭槐豬、上杭烏梅、杭晚蜜柚、上杭蘿卜干、下都沙田柚、南陽糍粑等特產,有閩西(上杭)傀儡戲、龍巖田公元帥信俗、上杭女子五枚拳、上杭龍燈舞、上杭竹雕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