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坑村村貌
駐地黃泥壟。在大源東南面5公里處,與仙居接壤。面積5.1平方公里,設(shè)13村民組,轄原黃泥壟、雙坑、鄭坑三個村。261戶,779人。耕地326畝,主種水稻。林地6201畝,產(chǎn)茶葉、蠶桑、楊梅、柿。通公路、程控電話、有線電話。裝有自來水。系革命老區(qū)。
2011年行政村調(diào)整、由黃泥壟、雙坑、鄭坑三個自然村共同組成。取名“龍”,代表著興旺發(fā)達之意,“坑”即三個自然村的共同的字,代表著新村團結(jié)一致之意。
雙坑在大源東南5.8公里山岙,海拔450米。東南面與仙居縣接壤。點狀聚落。面積1.3平方公里。設(shè)5個村民小組,轄雙坑、官田兩個自然村。67戶,203人。耕地78畝,主種水稻。林地1285畝,產(chǎn)茶葉、蠶桑。系革命老區(qū)村。通公路、程控電話、有線電話。裝有自來水。系革命老區(qū)村。
解放初期為雙坑村,屬小章鄉(xiāng);1956年為雙坑村,屬章源鄉(xiāng);1958年為雙坑生產(chǎn)隊,屬章源管理區(qū);1961年為雙坑大隊,屬章源公社;1984年為雙坑村,屬章源鄉(xiāng);1992年為雙坑村,屬大源鎮(zhèn);2010年12月全縣行政村規(guī)模調(diào)整后屬龍坑村,屬大源鎮(zhèn)。
因有兩條山坑水從不同方向經(jīng)過此地,故稱"雙坑"。
官田在大源東南5.8公里山岙。海拔480米。點狀聚落。東南鄰仙居縣。15戶55人。多曹姓。
相傳,清朝間,有一縣官去"安仁"催納錢糧,乘轎過此,停在一丘田上歇息,去時,宣布該田免交糧稅。故稱"官田"。
黃泥壟在大源東南面5公里山腰。海拔530米。南鄰仙居縣。點狀聚落。面積1.7平方公里。設(shè)3個村民小組,轄黃泥壟、橫地、竹園岙三個自然村。176戶,456人。耕地168畝,主種水稻。林地1980畝。產(chǎn)茶葉、蠶桑。多鄭姓。通公路、程控電話、有線電話。裝有自來水。系革命老區(qū)村。
以駐地村名得名。解放初期為黃泥壟村,屬小章鄉(xiāng);1956年為黃泥壟村,屬章源鄉(xiāng);1958年為黃泥壟生產(chǎn)隊,屬章源管理區(qū);1961年為黃泥壟大隊,屬章源公社;1984年為黃泥壟村,屬章源鄉(xiāng);1992年為黃泥壟村,屬大源鎮(zhèn);2010年12月全縣行政村規(guī)模調(diào)整后屬龍坑村,屬大源鎮(zhèn)。
因此地上多為黃壤,村坐山坡(土話亦稱"壟"),故稱"黃泥壟"。
橫地在大源東南4.5公里山腰。海拔580米。點狀聚落。17戶,47多鄭姓。
相傳,原的荒地,的放牧場所,后由鄭姓人始居詞地,開墾成耕地,名為"橫地",故村以耕地片得名。
竹園岙在大源東南4.8公里山腰。海拔480米的上。點狀聚落。31戶,29
人。多鄭姓。坐落在一山岙中,村的上邊原有一片竹園,取名"竹園下",又稱"竹園岙"。
鄭坑在大源東南5.3公里山溝。海拔350米。點狀聚落。東界仙居縣。面積約2.1平方公里。設(shè)5個村民小組,轄鄭坑、巖背、加山頭、下楊坑四個自然村。25戶,75人。耕地80畝,主種水稻。林地2941畝,產(chǎn)茶葉、蠶桑、楊梅、柿。多柯姓。系革命老區(qū)村。
巖背、加山頭、下楊坑三個自然村已遷移到仙居縣橫溪鎮(zhèn),柯家村。
以駐地村名得名。解放初期為鄭坑村,屬小章鄉(xiāng);1956年為鄭坑村,屬章源鄉(xiāng);1958年為鄭坑生產(chǎn)隊,屬章源管理區(qū);1961年為鄭坑大隊,屬章源公社;1984年為鄭坑村,屬章源鄉(xiāng);1992年為鄭坑村,屬大源鎮(zhèn);2010年12月全縣行政村規(guī)模調(diào)整后屬龍坑村,屬大源鎮(zhèn)。
相傳,約與清朝中期,先祖沿山坑尋找主地,其他坑源均已有人居主,只剩下此坑,因土話"剩"與"鄭"是諧音,遂稱"鄭坑"。
巖背在大源東5公里山上。海拔在550米。1戶,1人。姓柯。已遷移到仙居縣橫溪鎮(zhèn)柯家村。
相傳,位于一塊大巖上邊,故稱"巖背"。
加山頭在大源東4.6公里山上。海拔550米。因交通不便,原1戶,6人。姓柯。已遷居鄭坑。已遷移到仙居縣橫溪鎮(zhèn)柯家村。
村居山腰,因該山名叫"加山頭",故村以山名得名。
下楊坑在大源東南4.8公里,坐落山腰,海拔530米。1戶,1人。姓
柯。已遷移到仙居縣橫溪鎮(zhèn)柯家村。
居于一山坑中,因坑名為"下楊坑",故村以坑名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