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普洱市 > 景東縣旅游

景東縣文物古跡介紹

1、景東文廟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東文廟
  景東縣文廟景東文廟位于景東老城中心地段,左鄰景東最高學府——景東一中,是滇西南最大的孔廟,又叫黌學,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總面積5292平方米,曾多次遭戰(zhàn)亂焚毀,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4年由國家撥款重修,整座建筑為多級臺階庭院式建筑群。文廟背靠巍巍無量山,面臨滔滔川河水,五條蛟龍朝圣人,一只采鳳拜先師。自然景觀十分優(yōu)美。在古梅、蒼松、翠柏的襯托下,更富有詩情畫意。文廟內(nèi)有半池、欞星門、大成殿、廂房等建筑。其中半池是用條石砌成的一個月牙池,美觀大方。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據(jù)說,在中國古代的春秋時期,魯國的學校叫泮宮,泮宮前一個月牙形水池,稱為泮池,孔子是魯國人,在魯國講過學,所以,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后來人凡修文廟時都要修個泮池。當時學生進學校讀書亦稱入池。泮池……[詳細]
南鯨山文筆塔
  南鯨山文筆塔南鯨山文筆塔,位于景東彝族自治縣文井鎮(zhèn)文華村南鯨山上,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72)的四方形密植式九級空心磚塔,即文筆塔,塔高21米,底邊寬6.9米,塔底層北面留門,塔身往上逐級收小,每層塔身正中均有佛完,九級塔檐均從塔身上疊澀挑出,塔檐呈凹曲弧線,檐下嵌出菱角牙子,有西安小雁塔的風格。此塔原有涪康熙年問碑記一塊,記述建筑經(jīng)過。塔保存完好,具有歷史藝術價值。南鯨山文筆塔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風雨蒼桑和數(shù)次地震,依然聳立1986年8月,景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筑南鯨山文筆塔據(jù)傳原因有二:一是因南鯨山脈直往川河中心伸長,漸漸有與河西文板山脈相銜之勢,因恐東西兩山相連后堵住川河,將給文井一帶帶來災難,建塔以鎮(zhèn)山脈,使其不能向川河中央伸延;其二,相傳在元代時,文華一帶缺少……[詳細]
陶氏土司墓地
  陶氏土司墓地為景東傣族世襲土司陶氏家族墓地,墓地地處景東縣城川河東岸河東村南的鳳山西側(cè)川河二級臺地上,總面積約10000多平方米。1988年至2003年間,先后對陶氏土司墓地進行了4次發(fā)掘清理,共清理墓葬6座。其中,2003年3月7日至9日的第4次清理由普洱市文物管理所和縣文物管理所共同實施。6座古墓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磚室墓,木棺為5塊木板拼接而成(棺蓋、兩側(cè)板、前后兩塊板),不見底板。棺面用布粘貼住后,往上面填灰土找平,覆上生漆面,再繪上紋飾;蓋板和兩側(cè)板頭端及尾端雕刻上蓮瓣、如意、云紋等紋飾。棺木四周和磚壁間填有木炭和少量石灰。隨葬品大多放置于棺內(nèi)和壁龕內(nèi)。墓室頂部用紅砂石條形毛石封蓋,數(shù)量多為7塊。蓋板石上均用土回填封蓋![詳細]
景東衛(wèi)城遺址
  景東衛(wèi)城遺址位于云南省景東縣景東一中。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云南省內(nèi)僅存的四座明代衛(wèi)城遺址之一。現(xiàn)僅存斷斷續(xù)續(xù)的城墻和南門,原有東南西北四門,目前保存完好的有南門門堡及南部殘墻,距今有六百余年的歷史。歷史記載據(jù)載,衛(wèi)城修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城墻依山而建,周長5000米,時為景東傣族世襲土司俄陶舊宅。明洪武十八年,麓川土司思倫發(fā)叛亂,出兵攻打景東,俄陶戰(zhàn)敗后逃避大理彌渡后,呈請明軍神策衛(wèi)守護景東,俄陶讓宅屯兵,故名衛(wèi)城![詳細]
林街清真寺
  林街清真寺,位于無量山腳下,風光旖旎的瀾滄江東畔的林街鄉(xiāng)林街村回營組中央,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是由林街名人馬玉堂率回族群眾捐資,聘請大理劍川工匠建蓋,占地面積約一千一百八十一平方米,建筑面積約七百五十平方米,由禮拜大殿、喧拜樓、廂房組成。有大殿和教拜樓,兩幢建筑東西對向,大殿坐西朝東,教拜樓坐東朝西。大殿系歇山頂抬梁式結構,前檐下有斗拱,面闊5間18米,進深5間14.9米,高16米,整個建筑用36顆圓柱支撐,明間檐柱下為鼓磴式大理石柱礎,高0.55米,直徑1.1米。大殿門窗多為透雕,工藝精細,墻上有鳥獸花卉壁畫。教拜樓系重檐攢尖頂式結構,面闊3間16.1米,進深3間10米。該寺保存完好,對研究回族遷徒,宗教等具有歷史,藝術價值。林街清真寺建筑精美細致,氣勢恢弘,歷史久遠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