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重慶市 > 忠縣旅游

忠縣文物古跡介紹

1、忠縣白公祠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忠縣白公祠
  白公祠古建筑群含白公祠、太保祠、關帝廟、老官廟、馮氏華表。白公祠,位于忠州鎮(zhèn)城西,始建于明崇禎三年,清道光十年加以擴建,是為紀念忠州刺史,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建的祠堂(公元818年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是與洛陽香山“唐少傳白公墓祠”齊名的兩座白居易祠之一。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唐代大詩人,官至翰林學士,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有開明的政治態(tài)度,在他的詩文中尖銳地揭露和抨擊官僚的荒淫、-,因而遭到打擊和排斥,公元818年,被貶任忠州刺史,在忠州為官時,忠國事,勞民事,勸農(nóng)生產(chǎn)、鼓勵農(nóng)桑,身先躬行、省事寬刑、憐老愛子,開山修路,植樹種花,與民同苦樂,在任期間,寫下了百多首詩、詞,其中不少是思想性,藝術性很強的詩篇,對當時和后世都很有影響的……[詳細]
重慶忠縣石寶寨
  石寶寨,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旅游景區(qū),位于縣城忠州鎮(zhèn)和萬縣市之間的長江北岸,它孤峰拔地,四壁如削,形如玉印,傳說它是女媧煉石補天遺留下來的塊五彩石,故稱“石寶”。明末農(nóng)民首領譚宏起義,會據(jù)此為寨,故名石寶寨。石寶寨建于明萬歷年間,距今四百多年,寨樓依山而建,飛檐展翼,極為壯觀。0共12層,通高56米。寨頂有古剎天子殿,臨巖筑墻、殿宇巍峨、蔚為奇觀,還有文物陳列室、鴨子洞和流米洞等。石寶寨以奇特的建筑和許多有趣的傳說聞名于世。被列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筑之一。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2萬人次,被中外旅客譽為“江上明珠”。石寶寨塔樓倚玉印山修建,依山聳勢,飛檐展翼,造型十分奇異。整個建筑由寨門、寨身、0(寨頂石剎)組成,共12層,高56米,全系木質(zhì)結構。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經(jīng)康……[詳細]
臨江巖摩崖造像
  臨江巖摩崖造像位于忠縣忠州鎮(zhèn)人民路281號,時代為唐。造像的人物較多,排列錯落有致,造型生動,工藝精湛,保存完好。造像分布在寬5米、高2.5米的臨江巖壁上,坐東朝西,共5龕,各類人物33尊,文字題記一則。石崖為中生代的侏羅系石英砂巖,石質(zhì)堅硬,抗侵蝕度較強、巖壁上有多處建筑隼眼,排列有序,根據(jù)隼眼排列和大小,可以看出臨江巖原有依巖的人字坡木構建筑遮蔽,造像方向260度,海拔高程185米。臨江巖造像位于長江上游的三峽庫區(qū)腹地,地處川渝石窟寺分布區(qū)的東部邊緣,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連接重慶、湖北和湖南早期佛教造像藝術的紐帶。2000年,臨江巖摩崖造像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重慶涂井漢墓群
  簡介  涂井漢墓群位于忠縣城東北25千米處的涂井鄉(xiāng)紅赤村,由15座漢墓組成。墓內(nèi)道口有一拖著大車的灰陶大馬,由陶制馬夫牽引著一匹紅陶高馬立于陶制的水井旁。墓室內(nèi)各式用陶制成的俑、禽、獸、房、池、塘、田等,都配以各式銀制、銅制、鐵鑄的器具和裝飾品,形態(tài)逼真,琳瑯滿目。五號墓是三國時期留下的完整墓葬,其內(nèi)部陳列整齊,墓內(nèi)隨葬品以陶俑、陶器為主,是研究三國歷史的重要文物。  重慶忠縣……[詳細]
重慶太保祠
  簡介 位于忠縣城西4千米處的秦家壩,清末所建,為明末女將秦良玉舊宅。 秦良玉(1584―1648年)乃忠州(今忠縣)人,石柱宣撫使馬千乘妻。馬死后,秦代夫職,所領部隊號“白桿兵”。曾參加鎮(zhèn)壓楊應龍、奢崇明土司叛亂,抗擊張獻忠入川。后接受南明封號抗清。因討奢崇明有功,授都督僉事,后任總兵官,南平蜀亂,北抗清兵。因功高德重賜誥命夫人,加太子太保,封忠貞侯。重慶忠縣……[詳細]
重慶皇華城遺址
  皇華城位于重慶市忠縣縣城城東4公里處的皇華村。浩翰長江之中,一座方圓1.4平方公里,海拔272米的孤島拔江而起。環(huán)島懸崖陡峭,島上平坦如砥,田疇交錯,林泉井邑,鳥語花香,城桓斷壁,石馬奔騰,這就是風景秀麗的皇華城。這里不僅島美水秀,厚重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賦予了它深邃的氣質(zhì)。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稱皇華城為仙居島,若是登高方斗山遠眺皇華城,皇華城好似一幅完整太極圖,皇華城就是那鑲嵌在太極圖曲線中黑白環(huán)弧形中的白點(太極圖中的白為陽黑為陰)。相傳在遠古,天上眾仙下凡,行遍環(huán)宇,唯見此島經(jīng)滔滔江水千百年的滌蕩,形成了凡間最為潔凈的太極之地,眾仙便下凡將此島點化得如詩如畫,宛若仙境,并將此島作為在凡間的行宮。由此,人們便稱此島為仙居島。在北魏時,酈道元在《水經(jīng)注》中云:“江水東得黃華水口,左經(jīng)石城(忠州城……[詳細]
佑溪無銘闕
  佑溪無銘闕位于忠縣井鎮(zhèn)佑溪村,時代為漢。無銘闕,俗稱寶塔子,原是墓前闕,位于重慶市忠縣城北8千米處的涂井鄉(xiāng)佑溪村,2003年已搬遷到忠縣白公祠內(nèi)。無銘闕始建于東漢,已有1800余年歷史,至今保存完好,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僅存的重檐式仿木結構石闕。闕身高5.44米,共有九層,四方闊8米,是一座由九墩不同形狀的石料相互攀附、疊砌而成的奇特建筑物;A粗壯而穩(wěn)重,正面雕一只似龍非龍,似虎非虎的怪獸,其上有掛、方、欄額、斗拱匹配成闕身、闕檐、闕蓋。第三層和第六層角上分別鏤刻著男女裸體力士,形態(tài)勇猛健美,彎腰屈膝,全身用勁,好似整個碑闕由他們抬著。在力士上下左右雕滿了各種飛禽走獸。闕蓋以一個象征吉祥長壽的龜形怪物作為瓦楞。2000年,佑溪無銘闕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詳細]
中壩遺址
  中壩遺址,位于重慶市于忠縣境內(nèi),被譽為三峽庫區(qū)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即使在全世界,也難找一個古遺址能連續(xù)不斷地反映5000年古代文明的發(fā)展史,而中壩正是這樣一個遺址,這里的文化堆積層厚達12.5米,歷經(jīng)了新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南朝、唐、宋、元、明、清,完整地展現(xiàn)了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位列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并被譽為三峽庫區(qū)最具價值的古文化遺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