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 > 塔城地區(qū)旅游

塔城地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塔斯特風景區(qū)
  塔斯特風景區(qū)國家AAA級景區(qū)巴爾魯克山塔斯特風景區(qū)位于縣城西南45公里處,夏季山川河谷野花飄香、古木參天、虬枝橫生、綠草茵茵、繁花似錦、野花競相開放。冬季白雪皚皚,是天然滑雪場。在方圓二十幾公里以內(nèi)形成了集古代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于一身,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集草原風情與田園風光于一處的獨特風景。原上塬是塔斯特風景區(qū)旅游設施最齊全的一處,歐式木屋、中式0、草原氈房各具特色,室內(nèi)環(huán)境優(yōu)美,多功能舞廳與秀麗的山川風光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神秘奔放的哈薩克風情使人回味無窮。雙龍湖是電站的攔河水壩。站在壩上向前眺望,東南兩條河流翻涌波浪,奔至壩前,東溝水混,南溝水清,宛如一黃、一青兩條巨龍蜿蜒而來,故名雙龍湖。野人山:位于雙龍湖的東溝上游,這里山高林密,峭壁直立,很少有人涉足。……[詳細]
巴什拜陵園
  巴什拜陵園巴什拜陵園座落在巴爾魯克山北麓的切格爾河畔,距縣城西南8公里的一片頗具伊斯蘭風格的墓葬群中。巴什拜陵園總占地面積100多平方米,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按伊斯蘭風格建造的陵園,周圍有高高的磚花圍墻;另一部分是裕民縣人民政府立的兩塊高2.6米的花崗巖墓碑。一塊石碑正面和背面分別用漢、哈兩種文字雕刻著巴什拜先生的生平簡介,一塊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碑。巴什拜·喬拉克·巴平是我國著名的哈薩克愛國民主人士。1889年出生于裕民縣巴爾魯克山區(qū)一個牧民家庭;1945年8月至1952年5月?lián)嗡菍J鸬膶T;1953年11月21日,在內(nèi)地參觀時病逝于杭州,享年64歲。巴什拜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0,熱愛世界和平,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各族人民,一生致力于祖國和家鄉(xiāng)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他1919年開始經(jīng)營牧……[詳細]
夏爾蘇木喇嘛廟
  夏爾蘇木-廟夏爾蘇木-廟位于塔布勒合特蒙古民族鄉(xiāng),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以后,為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有關方面于1984年進行籌備,并經(jīng)擇址在塔布勒合特蒙古族鄉(xiāng)政府駐地南一公里處重建。1985年動工,1986年竣工,共耗資42362元,新建廟建筑面積329平方米,磚木結構,分正廳及左右?guī)扛饕弧,F(xiàn)有-二十多名。夏爾蘇木-廟又稱普慶寺,原夏爾蘇木-廟遺址位于我市白楊溝鎮(zhèn)境內(nèi),曾是北疆最大的佛寺,寺院座落于烏蘇市白楊溝鎮(zhèn)內(nèi)的夏爾蘇木度假區(qū)北側山坡,面向東方,依山而建,山前是夏爾蘇木牧場,河水纏繞,林帶交錯,風景優(yōu)美,寺廟建于光緒五年(1879年),由東歸土爾扈特部落黃教信奉者所建,屬土木結構建筑,占地面積約80萬平方米,整個建筑仿西藏的布達拉宮而建,建于階梯狀排列的山坡平臺上,主殿建在平臺最高處,山勢的……[詳細]
巴音溝承化寺
  巴音溝承化寺蒙古語稱“察罕格根庫熱”,即“白-廟”之意,位于巴音溝牧場月牙臺村。光緒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在沙俄的壓力下,飭令在阿爾泰等地抗俄的承化寺教首棍噶札勒參率眾人移駐庫爾喀喇烏蘇巴音溝,光緒十八年(1892年)筑起新寺,名“承化寺”,占地3.6萬平方米,其寺院有菩薩廟、曼巴廟、薩克斯廟、都拉廟。筑有:(1)大夏爾蘇滿(樓房5間、平房10間);(2)薩克松蘇滿(平房5間);(3)卻進蘇滿(平房7間);贊根衙門(平房30間,寺院總管辦事機構);(4)札薩克衙門(平房27間,察罕格根誦經(jīng)和居住處所)。另筑僧舍169間,-最多時有480名。承化寺在新疆-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寺廟創(chuàng)始人察罕格要因有功于阿爾泰邊防事務,清廷封之為呼圖克圖,為新疆三位-之一。敕建千佛寺,賜名“承化寺”。遷至巴……[詳細]
敖包特庫熱廟
  敖包特庫熱廟敖包特庫熱廟位于和布克賽爾縣城鎮(zhèn)敖包特廟西街007號,距克拉瑪依市200公里,217國道39公里,318省道兩公里。又名“阿勒布都布楞”(蒙古語,堅固、昌盛之意,又稱“王霍雄庫熱”,明崇禎三十年(1640)建于現(xiàn)今縣城王爺府后的土山上。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建,第三次建于清嘉慶六年(1801),清廷理藩院賜匾“普恩寺”。第四次建于同治三年(1864),為十二世夏律宛呼圖克圖-主持興建,歷代夏律宛呼圖克圖-居住之處。至光緒十四年(1888),當時名聞中外的拉薩三大寺之一的色爾德廟-江布克日甫,應和布克賽爾之邀來縣城,再次修建此廟,起初建在托格日克哈爾嘎,后于光緒十九年(1893)搬遷至和布克賽爾。1913年,該廟有廟房50間,-500多名。1945年8月三區(qū)民族軍攻克縣城后,在……[詳細]
也迷里古城遺址
  也迷里古城遺址也迷里古城遺址位于額敏縣也木勒牧場格生村北距額敏縣約14公里,距今780多年。據(jù)《元史》記載:“太祖東歸,定田子分地”記的是成吉思汗西征(公元1219—1244)后,把所征服的地方分封給他的四個兒子,其中“也迷里河濱之地封三子窩闊臺”,歷史上稱作窩闊臺汗國,首府設在額敏,統(tǒng)治范圍包括今塔城地區(qū)、阿勒泰地區(qū)和蒙古西部。窩闊臺曾率部在也迷里河(額敏河)南岸興土木,筑高墻,建成一座四方形都城,取名“也迷里城”,也稱“都魯布津城”,隨著窩闊臺統(tǒng)治地位的鞏固,也迷里城也日趨繁榮,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死,窩闊臺繼蒙古大汗位后,仍致力于成吉思汗未完成的對外征服大業(yè),為適應連年征戰(zhàn)的需要,他下令在各地設立驛站,開通道路,修建倉庫,儲備糧食。由于政治上的暫時統(tǒng)一,交通暢達,促進了商業(yè)的迅速發(fā)……[詳細]
中方清真寺
  中方清真寺中方清真寺位于鎮(zhèn)區(qū)民生街西側。原稱為本地寺,是烏蘇縣最早修建的回族清真寺。迄今已有227年歷史。其間曾四次拆遷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8年)始建于西湖(現(xiàn)西湖鄉(xiāng)),四十一年后,寺院倒塌,于嘉慶三年(1799年)遷來庫爾喀喇烏蘇(現(xiàn)烏蘇鎮(zhèn))擇址建寺。后因地基不堅固致使建筑物發(fā)生裂縫終至倒塌。同治元年(1862年)在原址重建。占地2,332平方米,建筑面積1,022平方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鄰近陜西大寺和北寺建成后,本地寺處于陜西大寺與北寺中間地段故而稱中寺(又稱中方寺),-時期被毀。1982年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在原址上進行第四次重建,耗資60,000余元。建筑面積840平方米,采取阿拉伯伊斯蘭教特征,磚木結構為主體,分大殿、廂房、時辰門樓(木那拉)。正面三道門,高昂懸掛,雙磚……[詳細]
8、蒙古廟
蒙古廟
  蒙古廟蒙古廟,俗稱“達孜廟”,位于沙灣縣南部高山區(qū),與旅游勝地水溝隔山相望,北距縣城87公里,海拔1918米。蒙古廟按蒙古族自己的稱呼叫“佛爺堂”。史料記載,明代這里屬于蒙古衛(wèi)拉特部落的領地。據(jù)民間傳說和《縷來縣志圖》介紹,蒙古廟始建于明代后期,由于這里云杉繁茂,水草肥美,是上乘的天然牧場,被蒙古衛(wèi)拉特部落的牧民看作天賜“福地”,從而成為蒙古牧民聚會、拜天、求神、祈福的地方。目前廟宇建筑早已蕩然無存,只有原址的房腳墻根還在,是蒙古廟僅有的古跡遺物標志。這一區(qū)域位高而地勢平緩,氣候涼爽。景區(qū)背后是冰雪不融的層層雪峰,背負著海拔3390米的“雪澇壩”,兩側是水溝和回陽溝,靠水溝一側,峭壁懸崖,登山公路曲折盤繞,峰回路轉,險峻而又壯觀。蒙古廟觀日出,甚稱景中一絕,此時,云山霧海,群峰如島,云涌如潮……[詳細]
準噶爾古城遺址
  準噶爾古城遺址準噶爾古城遺址位于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縣城以東5km處(距318省道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古城為方形,規(guī)模為500X500平方米,古城城墻為土墻,高5.2米,底寬8米,頂寬5米?纯煞譃閴ζず蛪π緝刹糠,墻皮用上坯砌成,土坯長0.4米,寬0.25米,厚0.11米墻芯為夯筑,夯層0.15米,跨度4米。城墻土坯為灰黑色,至今保存完好。城墻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個圓形的崗樓,北、西、南三面各有一門。城中的遺跡大都分布在偏北部分,有房設殘垣,有夯土臺等,散落的青磚、簡瓦、瓦當、瓦片上有獸頭、花等圖案。在城的西北角有一藏式佛塔遺跡,發(fā)現(xiàn)有-、泥制佛像和銅念珠,1972年尚存,后遭雷擊而毀。道爾本厄魯特古城遺址是為數(shù)不多的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未開發(fā),四周環(huán)境優(yōu)美,具有較高的考古旅游開發(fā)價值……[詳細]
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
  時代:明道爾本厄魯特森木古城遺址位于北緯48o46,東經(jīng)85o48,在和布克賽爾縣城東南5公里處,距莫特格鄉(xiāng)2公里,占地面積16.81萬平方米。古城呈方形,邊長為414米Ⅹ414米,墻的方向北偏西20o,北墻保存較好,在北墻中段有一缺口,寬20米,可能是城門,現(xiàn)已成為一條干河床,河床在城內(nèi)呈“人”字形分布,其首部即在北墻缺口,一條支流伸向西南,一條伸向東南,東墻保存一般,沒有城門,南墻正中有一門,西墻有一門,保存較好,可以看出痕跡,門洞寬10米。在古城西北角有一殘破的藏式佛塔,城內(nèi)發(fā)現(xiàn)有-、泥制佛像和銅念珠,現(xiàn)盡存一塔基,高約3米。據(jù)當?shù)啬撩裰v,1970年以前此塔尚存高約10米,后被雷擊倒。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
  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加音塔拉石室石棺古墓群在和布克賽爾蒙古治縣縣城東南方向,與縣城直線距離為22.5km。加林塔然古墓葬共有六處,300座占地面積為1.2萬平方米,在長期侵蝕作用影響下,一些石棺墓的頂部已被剝蝕掉,用來砌石棺的石板己露出地表,石板為厚5-10cm的頁巖,圍成方形、圓形或六邊形等形狀。其中有一方形墓,大小為3.2mx2.2m,內(nèi)有一方形小墓,大小為0.85mx0.82m,上方緊靠著它的是一近人頭形的圓弧,直徑約為1.8m。據(jù)考證,加林塔然石棺古墓為公元前7-5世紀賽種人的遺跡或為6-8世紀突厥人的遺跡,該墓群的年代大約在2500年前。加林塔然石棺石堆墓群具有較高的考占價值,是研究草原文化的重要依據(jù)![詳細]
12、塔城紅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城紅樓
  紅樓作為塔城市較悠久、也是僅剩的較為完整的俄式建筑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目前,它是塔城報社的辦公用地,是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紅樓是在清朝宣統(tǒng)二年,即1910年由原籍俄國的塔塔爾族商人熱瑪贊·坎尼雪夫所建。它占地885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共有大小房屋16間,天棚地板,鐵皮房頂,門框窗欞,均砌有精美圖案。臨街的墻全部呈淺紅色,故而人們稱之為“紅樓”。紅樓建成交付使用后,熱瑪贊·坎尼雪夫在這里經(jīng)營大宗土特產(chǎn)和進出口貿(mào)易,成為當時塔城進出口貿(mào)易的中心,連迪化(烏魯木齊)的許多商號也慕名前來在此開設代辦機構。1933年,盛世才以莫須有的罪名將熱瑪贊·坎尼雪夫逮捕,紅樓被沒收,并被改作醫(yī)院;三區(qū)革命時,紅樓被交還給原主。熱瑪贊·坎尼雪夫之子接管紅樓后不久,便將其捐給了政府,政府仍作醫(yī)院用。后來,紅……[詳細]
塔爾巴哈臺山
  塔爾巴哈臺山塔爾巴哈臺山,由于位于塔城市北面,故有“北山”之稱。北山山脈橫臥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邊界線上(以分水嶺為界),山體不高,是塔城市優(yōu)良的夏牧場。北山旅游的看點非常多,在北山深處的原始森林,古木參天,淙淙的水聲掩映在濃濃的翠綠中;較著名的景點有窩依加依勞草場、克孜別提、石門子等。北山山谷綠樹成蔭,山間溪流或在巨石間流淌,或形成飛瀑,銀練懸空,水花四濺;山坡上青草茂密,被各色野花點綴得五彩繽紛,一簇簇怒放的各色芍藥花、貝母花、百合花——使人如置百花園中。北山雨量充沛,水草豐盛,氣候涼爽,各處景點都有簡易公路相通,是夏秋旅游的最佳去處。……[詳細]
14、瑪依塔斯
瑪依塔斯
  位于額敏縣城東南約40公里處,在去鐵廠溝的公路旁有一塊油漬斑駁、與人等高的石頭,曾被視為路標,瑪依塔斯(油石)即由此得名。瑪依塔斯附近,奇形怪狀、千姿百態(tài)的巨石星羅棋布,有的如奔馬,有的似伏虎,景象十分壯觀。由瑪依塔斯往北10余公里,是烏爾嘎薩爾山的—條大山溝。春天,雪水從山溝峭壁中濺出,阿魏蘑菇在綠草地上排成圓環(huán);夏日,各種野花盛開,清甜芳香之氣撲面而來,楊樹、柳樹、白樺樹排成綠色長廊。到秋季,一片又一片的野蘋果林,果實累累,壓彎枝頭;熟透的野蘋果落地、腐爛,發(fā)酵,散發(fā)出酒香味,熊、野豬、鹿、大頭羊或隱或現(xiàn),在林中覓食![詳細]
哈納喀及賽提喀瑪勒清真寺宣禮塔
  哈納喀及賽提喀瑪勒清真寺宣禮塔哈納喀清真寺宣禮塔,始建于宣統(tǒng)二年(1910),由烏茲別克族人艾則孜阿吉牽頭集資興建,塔高二十二點零六米,占地面積十九平方米。塔是居住在烏魯木齊,烏孜別克族的沙米克江的妻子用自己的錢修建的,塔的設計施工是由維吾爾族工匠孜亞努牙承建,底座、塔身、塔頂、均為八角形。塔身每面都有磚雕的五組浮雕,或花卉、或菱形、拱形窗欞,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顯得素雅莊重,氣度非凡。頂上有八角形觀樓,塔頂為尖峭三角形,吸收了歐洲中世紀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特色。……[詳細]
16、烏孫古墓群
烏孫古墓群
  烏孫古墓群分布在裕民縣吐爾加遼草場之上,根據(jù)古墓群的形狀,可分為方形和圓形兩種,根據(jù)古墓群的結構,可分為土堆墓、土圈墓、石堆墓、土石堆墓和石人墓五種。據(jù)考古學者的初步考證,認為裕民吐爾加遼古墓群大約形成于我國漢代時期,為古西域烏孫民族部落的墓地,屬于古代亞歐絲綢之路上古代烏孫民族草原文化的一部分,成為許多考古學家研究古代民族草原生活和草原文化的焦點。烏孫古墓:亦稱烏孫土墩墓、突厥古墓。據(jù)史學家考證,這種土墩墓殯葬形式,始自塞種,而后為烏孫和突厥相繼采用。土墩墓大都呈半錐體,多數(shù)呈南北鏈狀分布,或3-5座一列,或10多20座一群。特克斯縣境內(nèi)分布著1500多座土墩墓。多的一處就達200多座,基高8-10米,底周長近300米。闊克鐵熱克草原上有一群土墩墓,其中2座大墓高20米左右,直徑50多米,……[詳細]
塔斯布拉克風景區(qū)
  塔斯布拉克風景區(qū)塔斯布拉克風景區(qū)位于沙灣縣城以南40公里的天山北麓,距離西戈壁鎮(zhèn)約10公里,距天山國防公路僅1公里,是天山北坡最好的天然草場之一。南部冰山雪峰,連綿起伏,終年不化;山腳云杉、雪松密布,郁郁蔥蔥,數(shù)眼清泉依山而流,常年不斷;草地野花爭奇斗艷,置身其間,心曠神怡,如臨世外桃園。游玩同時還可以領略熱情好客的哈薩克民族風情![詳細]
塔斯提風景區(qū)
  塔斯提風景區(qū)位于裕民縣南部,巴爾魯克山中,塔斯提河由東向西穿越其中,距縣城約40千米,有簡易公路可直達,塔斯提風景區(qū)主要是沿塔斯提河及其支流而展開,塔斯提一名由來已久,系哈薩克語,意為河床內(nèi)多卵石,河谷兩岸山勢陡峭,坡面上長滿楊樹、松樹,而陰坡上多為松樹,林下或為綠地,或灌木叢生。……[詳細]
塔爾巴哈臺山間夏牧場
  塔爾巴哈臺山間夏牧場每年6月初至9月初,塔爾巴哈臺山間谷地,面積達253平方公里的野生玫瑰花競相綻放,變成鮮花的海洋。山外烈日炎炎,山中涼爽宜人。哈薩克族牧民的氈房成為游客休閑度假的營地。酸奶、馬奶、駱駝奶、美酒、冬不拉的琴聲和牧民的歌聲交織在一起,久久回蕩在草原上。……[詳細]
駱駝石舊石器遺址
  和什托洛蓋鎮(zhèn)駱駝石舊石器遺址,是一處罕見的大規(guī)模舊石器制造場,這是新疆迄今發(fā)現(xiàn)的一處最古老的人類活動地點。該遺址因為一處形似“駱駝”的雅丹地貌較為醒目,所以被命名為“駱駝石高臺”遺址。2014年7月21日,駱駝石舊石器遺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