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首頁
>
山東省
>
聊城市旅游
聊城市文物古跡介紹
山東省
東昌府區(qū)
陽谷縣
冠縣
臨清市
高唐縣
茌平縣
莘縣
東阿縣
聊城市文物古跡
聊城市紅色旅游
聊城市名人故居
聊城市博物館
聊城市十大祠堂
4A景區(qū)
聊城市十大景點
全部
聊城市特產(chǎn)
聊城市美食
聊城市地名網(wǎng)
聊城市名人
[移動版]
101、
隆興寺鐵塔
隆興寺鐵塔位于聊城市城區(qū)運河西岸、原護國隆興寺內(nèi),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為生鐵鑄造13層,高約15.8米。由塔身、塔座兩部分組成。塔座為石砌正方形上下疊澀不對稱式須彌座,高2.90米,底邊長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身用生鐵仿木構(gòu)分層鑄造,逐層迭裝而成。鐵殼中空,厚6-10厘米不等。塔下基座占地16平方米,上有石刻佛教浮雕孔雀、麒麟、龍鳳及樂舞人物等各類圖飾。塔四面有門窗、斗拱、瓦攏、房檐等,只供觀瞻,不能攀登。鐵塔不論在建筑風格,還是在石雕藝術(shù)上,都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詳細]
102、
莘縣文廟
文廟位于莘縣城內(nèi)東街,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莘縣文廟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系舊時祭祀孔子的場所。文廟原由欞星門、大成殿、啟圣祠、明記堂、敬亭、名宦鄉(xiāng)賢二祠等組成,現(xiàn)僅存大成殿。文廟占地面積2439平方米,大成殿建臺基上,面闊五間,東西闊19米;進深三間,南北長11.8米,單檐歇山頂。殿內(nèi)的檐柱、前金柱、后金柱的直徑均很碩大,金柱高4.4米,前后金柱上擱置著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殿內(nèi)的脊檁枋下釘一塊木板,木板上有題記:“大明弘治十二年歲次己未秋七月吉旦提調(diào)官知縣孟□門主□桂……”。在殿內(nèi)前上金檁枋下釘?shù)哪景迳线有二則題記,分別是:“大明崇禎六年歲次癸酉中秋吉旦……”和“大清乾隆貳拾年歲次乙亥陸月吉旦文教郎知莘縣事儒學……!贝蟪傻畹哪局土杭茱L格古樸,有元末明初的特征,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文廟內(nèi)……
[詳細]
103、
權(quán)寺遺址
權(quán)寺遺址,屬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聊城城南12公里處東昌府區(qū)李海務(wù)鎮(zhèn)權(quán)寺村西。面積約1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1.5米。采集標本有石斧、石鏃、鼎足、鬲足、陶壺、陶罐、灰黑陶片等。陶片有夾砂、泥質(zhì)兩種,多為灰陶和黑陶,并有少量紅陶、褐陶。紋飾有繩紋、弦紋、籃紋、方格紋和附加堆紋,以繩紋居多。陶器制法均為輪制?勺R器形有鬲、鼎、罐、盆、碗、盤、豆等。遺址延續(xù)時間較長,屬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至漢代遺址。權(quán)寺遺址現(xiàn)已被學校占據(jù),據(jù)說學校的北部是寺廟的遺址,現(xiàn)在的水塘就是寺廟的后院!
[詳細]
104、
秦皇堤
秦皇堤俗稱秦堤,歷經(jīng)2000余年,其位置西起莘縣觀城鎮(zhèn)郭海和櫻桃園鎮(zhèn)田河之間,向東依次經(jīng)過莘縣櫻桃園鎮(zhèn)、古城鎮(zhèn)、朝城,與金錢河平行,一堤一河,成為莘縣和陽谷的自然縣界。據(jù)《莘縣水利志》載,東漢永平12(公元69年)王景、王吳奉詔治河時筑成黃河北堤。五代時期周顯德三年(公965年),自滑縣向東北修堤,將馬陵堤與子路堤接連起來元,直到陽谷的張秋鎮(zhèn),俗稱“新金堤”,后簡稱“金堤”。目前能展現(xiàn)原貌的遺址只有長約4000余米。2008年莘縣人民政府將秦皇堤遺址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并立碑建亭!
[詳細]
105、
陳鏞墓
陳鏞墓位于冠縣史莊鄉(xiāng)洼陳村,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冢封土高約7米,周徑20余米。林木森森、幽靜深寂。陳鏞(1344-1428),明代地方官員。曾隨朱元璋參加了義軍,后留守東昌府任東昌衛(wèi)守御指揮僉事,守御東昌,在任共12年,多有建樹。明洪武二年,東昌守衛(wèi)指揮事陳鏞為了與元朝殘余部隊作戰(zhàn),由他主持將宋熙寧三年所建土城,改建為磚城。其后,為“窺敵望遠”,他又主持以修城所余磚石木料,于城中央建樓一座,洪武七年(1374)完成,取名“余木樓”,俗稱古樓、鼓樓,后定名光岳樓。……
[詳細]
106、
東阿曹廟(泰山行宮)
東阿曹廟(泰山行宮)位于東阿縣單莊鄉(xiāng)曹廟村內(nèi),俗稱“泰山行宮”,現(xiàn)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廟始建于清代康熙57年(1718年),系當?shù)卮迕瘢圆苁蠟橹鳌⒅T多鄰村他姓村民參與、仿泰安岱廟所建。該廟為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長37米 ,東西寬22米 ,磚木結(jié)構(gòu),有大殿、過廳門、照壁、東西廂房、鐘樓等共12間。院內(nèi)東西兩廂各建官廳。北大殿是行宮的主體建筑,小瓦硬山式建筑,大殿面闊3間,進深1間,單檐前出廈,上覆琉璃瓦,明廊下有4根云龍浮雕石柱,殿內(nèi)祀碧霞元君!
[詳細]
107、
聊城基督教堂
聊城基督教堂位于聊城山陜會館北側(cè),座西面東,臨河而建,現(xiàn)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聊城基督教堂,始建于清末民初,由美國傳教士所建。現(xiàn)存教堂和牧師樓,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教堂主樓為二層樓房,兩側(cè)分別由三層的望樓和四層的鐘樓。牧師樓位于教堂北側(cè),為三層城堡式建筑,平頂拱形窗,為原神職人員居住場所。聊城基督教堂是魯西地區(qū)保存較為完整的教堂建筑,外觀為哥特式建筑,但建筑材料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青磚,上覆紅瓦,建筑形式中西合璧,風格獨特,有較高的文物和觀賞價值!
[詳細]
108、
聊城府文廟
府文廟位于聊城市道署東街路北,是供奉孔子及歷代儒學圣賢的廟宇,府儒學也附設(shè)于這里,也稱府學、廟學。明洪武初重新修建,經(jīng)數(shù)次擴充,至乾隆十六年(1751)已具相當規(guī)模。主要建筑有戟門、東西廡廊、名宦祠、鄉(xiāng)賢祠、泮池拱橋、欞星門、大成殿、崇圣祠、忠義祠、明倫堂、至道齋、據(jù)德齋、游藝齋、號舍、饌堂、射囿、觀德堂、萬壽觀、教授宅、訓導(dǎo)宅等等亭堂齋舍百余間,并有宮墻環(huán)繞。廢府、貶孔后,改建為學校,三十年代中期有第二高等小學、聯(lián)立師范!
[詳細]
109、
莘縣相莊遺址
莘縣相莊遺址位于莘縣莘城鎮(zhèn)相莊村東,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莘縣相莊遺址為唐代古文化遺址,面積為120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0.5 -3米,遺存埋藏較為豐富,遺址先后出土各類文物60余件。出土的器物中有銅佛、陶器、三彩器。銅佛,做工精細,人物造型生動、形象,充分反映了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技術(shù)。三彩器有:陶狗、陶兔、彩釉飾珠,做工精細,動物造型栩栩如生,釉色純正。彩釉飾珠雖小,但做工精美,幾種釉色的搭配合理!
[詳細]
110、
運河碼頭舊址
運河碼頭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qū)東關(guān)古運河西岸,原為富商私用碼頭。明清時期,漕運暢通,聊城(昔稱東昌)遂成“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會”。東關(guān)運河一帶,商賈云集,店鋪林立。除崇武渡大碼頭外,巨商富賈又修建了一些專用小碼頭,現(xiàn)存小碼頭即屬此! ⌒〈a頭由青條石壘砌,平面呈凹形,寬8米,左右各有石砌臺階。臺階最上層青石上有圓形穿孔,為系舟船纜繩之用。運河碼頭現(xiàn)保存完系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11、
張家樓抗日遺址
張家樓抗日遺址位于聊城市茌平縣廣平鄉(xiāng)張家樓村。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村四周曾筑闊7-8米,高約7米左右的土墻,圍墻外有鹿砦和壕溝,有115人組成的民兵鋼槍隊。1944年12月6日晨,日偽軍近千人圍攻張家樓村,被擊退,死傷250余人。翌年2月16日,日軍又糾集1200多人,二次侵犯張家樓村,戰(zhàn)斗持續(xù)三天,北門被大炮轟開,全村有333人犧牲,271人負傷,房屋全部燒毀。該村現(xiàn)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3年至1944年上半年,由于日偽軍的不斷騷擾和劫掠,再加上自然災(zāi)害嚴重,張家樓村民無以為生,苦不堪言。1944年9月30日,在茌平縣抗日民主政府縣大隊的幫助下,張家樓村建立了抗日民兵聯(lián)防大隊,組織民兵300人。從此,張家樓村民不再向日偽頑軍交納任何糧款,不負擔任何差役,因而被日偽頑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詳細]
112、
冠縣清真古寺
冠縣清真古寺位于冠縣舊城西街路南,是全縣諸清真寺中較早、較大的一座。該寺始建于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今已近600年,中間幾經(jīng)重修,方成現(xiàn)狀。全寺占地14畝,建有大殿30間,講堂、對廳、水房等28間。大殿宏偉壯觀,古樸肅穆,整體結(jié)構(gòu)嚴謹,布局精巧,兼有楹聯(lián)匾額,磚雕石刻點綴其間,更顯出這座伊斯蘭信徒禮拜之所的莊嚴、肅靜、神秘與古老!
[詳細]
113、
太子墓
太子墓有二:一在縣城南3公里谷子頭村,一在谷子頭南1公里的史村。據(jù)縣志記載:在戰(zhàn)國時期,齊魏間爆發(fā)了著名的“馬陵之戰(zhàn)”,魏太子申以龐涓為將,揮師迎敵,結(jié)果中齊-師孫臏奇計,敗于馬陵道,龐涓死,太子申被俘,殺于冠氏,身、首分葬兩處,埋頭之處,有村名“孤子頭”,葬身之處,留村名“尸村”。后村人因村名不吉,改為“谷子頭”、“史村”沿用至今!
[詳細]
114、
馬陵道古戰(zhàn)場
馬陵道古戰(zhàn)場位于莘縣大張家鎮(zhèn)馬陵村,東至范縣縣城十里,南瀕金堤河,東、西均為開闊地帶。相傳,此處原有土山兩座,其間一條狹窄崎嶇的通道,掩沒在古木叢林之中,地勢十分險要,為戰(zhàn)國時期魏國到齊國的必由之路,F(xiàn)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341年,魏將龐涓討伐韓國,韓國向鄰邦齊國求救。齊國國君任命田忌、田嬰為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孫臏用“減灶”之計誘引魏國太子申和龐涓等人進入地勢復(fù)雜、易攻難守的馬陵道,被埋伏在馬陵道之中的孫臏兵士,萬弩齊發(fā),大敗魏軍,太子申被擄獲,龐涓自殺。這次戰(zhàn)役成了古代軍事家孫武六世孫孫臏的成名之戰(zhàn),成為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之一。元代范縣縣令孟之普的《馬陵道中》詩對遺址作了繪形繪色的記述:“廣衍東原境,勢非峨眉巔。夾堤積沖撞,傾崩成大川。房屋多斜曲,岐路幾回旋!
[詳細]
115、
王旦墓
王旦墓位于莘縣東魯街道辦事處群賢堡村,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父王祜、祖父王徹、曾祖父王言的遺骨均葬于此。群賢堡村的東北方曾有規(guī);趾甑耐醯┠购腿碧茫嫉財(shù)十畝。地上有數(shù)量可觀的石刻群。元代中期和明代初期,王旦墓遭損毀。明成化、弘治、嘉靖年間,莘縣知縣賈克中、顧巖、孟隆、楊鵠曾先后重修,王旦墓被以“郊外名墳”列入“莘縣十景”!
[詳細]
116、
沙河崖劉鄧大軍渡黃河指揮部舊址
沙河崖劉鄧大軍渡黃河指揮部舊址位于陽谷縣壽張鎮(zhèn),年代為1947年。2013年10月10日,沙河崖劉鄧大軍渡黃河指揮部舊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17、
臨清河隈張莊明清磚窯遺址
臨清河隈張莊明清磚窯遺址位于臨清市代灣鄉(xiāng)河隈張莊村。年代為明、清。2006年12月7日,臨清河隈張莊明清磚窯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18、
譚氏家廟(含譚家林)
譚氏家廟(含譚家林)位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區(qū)鳳凰街道辦事處譚莊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4年10月,譚氏家廟(含譚家林)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19、
朝城天主教堂
朝城天主教堂位于朝城南街西側(cè),建于民國初,占地40畝,主建筑圣堂面積500平方米,另有1940年由德國修女建造的7間2層樓1座和瓦房10間,是山東省四大修女院之一!
[詳細]
120、
玄帝都(楊氏家廟)
玄帝都(楊氏家廟)位于東昌府區(qū)斗虎屯鎮(zhèn)北楊廟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2014年10月,玄帝都(楊氏家廟)被公布為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最后一頁]
[下一頁]
·
聊城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聊城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聊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聊城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
聊城市A級景區(qū)名錄
·
聊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第一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山東省旅游休閑街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