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鹽城市旅游

鹽城市文物古跡介紹

陳家港烈士陵園
  “淮北鹽場人民烈士紀念塔”由塔基、塔座和塔身組成,塔高近十米。紀念塔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更顯莊嚴、肅穆。塔身東西刻有惠裕宇同志題詞——“光榮烈士永垂不朽”。塔身西側(cè)和背面均有題詞。一九五五年,又配套建成烈士紀念祠堂。祠堂正門懸掛華東區(qū)鹽管局人民鹽警辦事處敬挽的匾額,上 書-“淮北鹽場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原輕工業(yè)部副部長兼鹽務(wù)局局長劉云同志,生前留有遺言也把骨灰存放在淮北烈士陵園。……[詳細]
袁承業(yè)故居
  故居建于清朝末年,為安豐知名人士袁承業(yè)(字伯勤)所建,共三進八間,另有廂房二間。第一進坐東朝西,青磚小瓦,七架梁,鎖殼子結(jié)構(gòu),F(xiàn)前兩進為公房,后一進為私房![詳細]
123、戈湘嵐故居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戈湘嵐故居
  戈湘嵐(1904-1964),名紹荃,別署賞神駿齋生,上海畫院畫師,出生于此,青少年時代在此生活。舊居現(xiàn)存房屋六間,占地面積202平方米![詳細]
124、吳氏家祠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吳氏家祠
  系清代著名詩人吳嘉紀家族祠堂。祠堂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享堂面闊三間10米,進深七檁6米,檐高3米,硬山頂![詳細]
125、東臺東岳宮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臺東岳宮
  東岳宮是古鎮(zhèn)安豐三大道觀之一,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年間,清末由梁垛七大戶捐資重建。東岳宮現(xiàn)存大殿一座,大殿中央供奉東岳大帝,左側(cè)供奉觀世音菩薩,右側(cè)供奉財神菩薩。大殿面闊三間10.2米,進深七檁8.8米,高6.4米,有軒柱礎(chǔ)和梁架,建筑面積86.2平方米![詳細]
126、潘氏回字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潘氏回字樓
  潘氏回字樓位于東臺市區(qū)大王廟西河邊,由東臺著名實業(yè)家潘爾恭于北伐時期建造。潘氏回字樓由四座青磚黛瓦的單體建筑組成四合院式,東西總長29.98米,南北29.6米,中間有240平方米的天井。潘氏回字樓在歷史上曾為私立上海光實中學東臺分校校址,校長為東臺籍著名翻譯家周光熙![詳細]
宋陸忠烈公讀書處碑
  建陽鎮(zhèn)為南宋末年丞相陸秀夫故里,該碑為鄉(xiāng)人于明嘉靖十年(1531)紀念這位民族英雄而立;◢弾r質(zhì),高0.75米,寬0.4米,厚0.15米,碑身中間刻隸書“宋陸忠烈公讀書處”。原立于陸秀夫青少年讀書場所神廟旁,現(xiàn)移入陸秀夫紀念館內(nèi)![詳細]
128、通圣橋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通圣橋
  通圣橋,俗稱廟橋,位于西溪晏溪河邊,是泰山寺配套建筑。據(jù)清嘉慶《東臺縣志》記載,泰山寺(含廟橋)建于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通圣橋為單孔磚拱結(jié)構(gòu),用純青磚砌成,橋面平整寬闊,青磚45度相嵌,成鋸齒型,因而老幼行走都不感到吃勁,橋欄造型純樸,線條優(yōu)美流暢。……[詳細]
129、岡西烈士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岡西烈士墓
  1942年,岡西區(qū)委書記白果及新四軍二十團三營五十余名指戰(zhàn)員,阻擊駐鹽城湖垛鎮(zhèn)日偽軍掃蕩西吉莊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后安葬于此,碑高2.5米,占地面積100平方米![詳細]
130、沈氏大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沈氏大樓
  沈氏大樓系晚清年代徽州茶商方氏所建,民國年間著名大律師沈淦買下此樓院,居住多年,故名沈氏大樓。沈氏大樓以天井為中心,三間兩過廂構(gòu)成長方形雙樓層內(nèi)向四合院,舊城改造中移建,現(xiàn)為周巍峙王昆藝術(shù)館(原沈氏大樓位于東臺市石榴巷1號,現(xiàn)移建到明清街)![詳細]
東臺縣抗日政府成立大會會址
  紅蘭別墅原是東臺城內(nèi)的一所茶館,1940年10月8日東臺城第一次解放,時任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指揮的陳毅將軍來到東臺,在紅蘭別墅蘭花廳召開了一次臺城各界人士會議,陳毅同志發(fā)表了演講,宣布東臺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這次會議實際上也是東臺歷史上第一次統(tǒng)戰(zhàn)會議,為打開東臺抗日民族統(tǒng)戰(zhàn)工作局面奠定了基礎(chǔ),F(xiàn)存的紅蘭別墅蘭花廳廳屋,是一座三開間磚木結(jié)構(gòu)抬梁式建筑,青磚清水作,硬山造。……[詳細]
132、黃逸峰故居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逸峰故居
  黃逸峰(1906-1988)東臺人,社會科學家,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長等職。故居是20 世紀初葉的建筑,一個院落串堂兩進,面闊四間12.6米,進深五檁5.2米,硬山頂。院落結(jié)構(gòu)緊湊,用料考究![詳細]
建湖烈士陵園
  陵園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是為紀念各個歷史時期在建湖縣境內(nèi)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園中豎立一碑,為水泥結(jié)構(gòu),高22米,上有張愛萍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四周辟為花圃。……[詳細]
辛莊烈士紀念碑
  1947年在溝墩、益林戰(zhàn)斗中犧牲的新四軍指戰(zhàn)員53人,安葬于此。墓前建紀念碑,高6米,墓園占地面積150平方米。……[詳細]
鐘莊烈士陵園
  烈士紀念塔內(nèi)安葬在抗日及解放戰(zhàn)爭中于陸莊、草堰口、古基寺戰(zhàn)斗中犧牲的128名指戰(zhàn)員,其中有區(qū)委書記方秉文、營長鄒福初、丁連吉、曾干等。陵園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中間塔高約7米,前有烈士事跡陳列室,四面環(huán)水,門前有橋,墓區(qū)內(nèi)遍植蒼松、翠柏![詳細]
136、朱恕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恕墓
  朱恕,生卒年不詳,字光信,大豐草堰場人。為明代“泰州學派”主要成員之一。該墓于1985年發(fā)現(xiàn),占地約100平方米,封土已夷平。尚存大量石殘碑,高1.5米,寬0.6米左右,碑上刻有“明隱士朱光信之墓”![詳細]
137、繅絲井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繅絲井
  位于漢代西廣福寺后院,相傳為漢曹長者家中井。該井大旱之年不涸,傳說是七仙女當年為幫助董永贖身而替曹長者家織300 匹錦時汲水繅絲的一口井!翱壗z井”昔日有“董井寒泉”之譽,東臺八景之一。清嘉慶《東臺縣志》載:“繅絲井口小而中宏深,味極丹甘,大旱不涸,每至春深,井生草根長丈余,人以為仙跡云!泵饔⒆谔祉樍辏1462)巡宰李誠蒞臨西溪,查看了這個遺跡,并建亭于井旁,興化大學士顧繁在亭上作《繅絲井亭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