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南昌市旅游

南昌市文物古跡介紹

1、滕王閣 AAAAA
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中國江西省南昌市贛江畔。屢毀屢建,今日之滕王閣為1989年重建,與古貌相比更為氣派。滕王閣座落于南昌市西北,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為當(dāng)時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所建。據(jù)記載,李元嬰于永徽三年遷任蘇州刺史,調(diào)任洪州都督時建此閣以為別居。由于李元嬰封號為“滕王”,故名滕王閣。20多年后,當(dāng)時的洪州都督閻公首次重修?⒐ず,閻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記事,途經(jīng)于此的王勃就是于此時寫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閣序》。并由此令滕王閣名揚四海。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贊道:“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鼻宕娙松虚F《憶滕王閣》詩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樓臺收。山水與樓臺,又須文字留!焙髞須v經(jīng)宋、元、明、清,滕王閣歷次興廢,先后修葺達2……[詳細]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李渡燒酒作坊位于江西省南昌進賢縣。該作坊從元代一直持續(xù)到近現(xiàn)代。遺址考古勘探面積1600平方米,2002年考古發(fā)掘面積300平方米。揭露的文化堆積主要為元、明、清遺跡與遺物。其文化堆積的11個層面分為南宋、元、明、清、近代、現(xiàn)代6個時期,未見南宋遺跡,其余5個時期的釀酒遺跡有水井、爐灶、晾堂、酒窖、蒸餾設(shè)施、墻基、水溝、路面、灰坑、磚柱等。水井位于李渡燒酒作坊遺址。遺跡中心部位,始建于元代,后經(jīng)增高,深4.25米,六邊形紅麻石井圈,口徑0.66-0.72米,井臺三合土筑。爐灶始建于明代,紅石與青磚砌,長徑2.80米,短徑1.42米,殘高1.98米,煙道位于頭端兩側(cè);灶前操作坑呈“凹”字形,長2.70米,寬1.60米,深1?84米。晾堂2處,明代晾堂50平方米,清代晾堂40平方米,卵石與三合土……[詳細]
3、繩金塔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繩金塔
  繩金塔座落在南昌市西湖區(qū)繩金塔街東側(cè),原古城進賢門外,始建于唐天佑年間(公園904~907年),相傳建塔前異僧惟一掘地得鐵函一只,內(nèi)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qū)風(fēng)”、“鎮(zhèn)火”、“降蛟”字樣)還有-一個,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繩金塔歷經(jīng)滄桑,屢興屢毀。據(jù)史料記載,歷史上繩金塔多次建筑。第一次重建是在元末明初,當(dāng)時陳友諒與朱元璋大戰(zhàn)南昌,繩金塔毀于兵火之中,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1368年)重建。第二次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因1709年塔體長期失修而“全仆于地,無一瓦一椽存矣”。在巡撫冬國襄的主持下重建,現(xiàn)在的塔體就是哪時所建。此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年(1822年)、同治七年(1868年)多次重修,光緒二十二年(1886……[詳細]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這幢外觀呈銀灰色,座南朝北,樓高四層的回字型建筑,原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風(fēng)格,外觀以具有西洋風(fēng)格的水泥浮雕裝飾門窗,樓內(nèi)有一寬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顯示出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獨特格局。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隨著一聲-響,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起義總指揮賀龍、前敵總指揮葉挺、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朱德、軍事參謀團參謀長劉伯承率領(lǐng)起義軍兩萬余人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派的第一-,它宣告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lǐng)導(dǎo)革命武裝斗爭的開始和人民軍隊的誕生。為了紀念這一偉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館址就設(shè)在當(dāng)時的總指揮部舊址內(nèi)。1927年8月1日凌晨2點,隨著一聲-響,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打……[詳細]
八一廣場
  八一廣場地處南昌八一大道核心地段,原稱人民廣場。八一廣場是南昌的窗口,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這里也是南昌市民活動的中心,每年在這個廣場上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政務(wù)和商務(wù)活動。聳立在廣場中心的紀念塔被譽為英雄城的城徽,1977年8月1日為紀念八一南昌起義五十周年在廣場南端破土興建八一起義紀念塔,1979年1月8日落成。原紀念塔占地1.7公頃,塔高45.5米,由臺基、臺座、塔身及塔頂組成;正面鐫刻著-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九個鎏金大字,塔身基座有27個臺階,意指一九二七年。原紀念塔一九七七年八一起義五十周年時破土興建,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落成。頂部是一只漢陽造-,一面迎風(fēng)飄揚的八一軍旗,正面有南昌起義簡介花崗石碑,其它立面是“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大型花崗石浮雕,塔……[詳細]
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舊址
  位于中山路256號,占地面積4480平方米。原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旅社大樓外觀呈銀灰色,坐南朝北,主體建筑共4層,原含96間房,平臺屋頂?shù)闹醒胗袃蓪有呛鸵桓鞐U。可憑欄鳥瞰南昌全城墻;這座雄偉壯觀的中西合璧建筑物是當(dāng)時南昌首屈一指的建筑。1927年,這里曾是八一起義的總指揮部,由-、賀龍、葉挺、-、-,成功地領(lǐng)導(dǎo)了著名的南昌八一起義,打響了武裝--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創(chuàng)了中國0獨立領(lǐng)導(dǎo)革命武裝斗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新篇章。南昌因此被稱為英雄城。新中國成立之后,1956年,人民政府在此籌建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門首懸掛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鎏金館標,系國務(wù)院副總理陳毅1958年題寫。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主樓的2、3層辟4個陳列室和1個題詞紀念室——《序廳》、《歷史性的決策》、《起義前夜》……[詳細]
7、汪山土庫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汪山土庫
  汪山土庫地處江西省新建縣大塘坪鄉(xiāng)汪山崗,距省城南昌45公里,是清道光初年興建起來的官僚豪門府第。土庫以江南園林建筑、徽派建筑與清朝宮庭建筑相結(jié)合,建筑規(guī)模浩大、氣勢偉絕,在江南乃至全國實屬罕見,在民間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稱。民族英雄林則徐曾在此書下一聯(lián)饋贈:湖山意氣歸詞苑,兄弟文章人選樓。汪山土庫是『三個大紅頂子』,程矞采、程煥采,程楙采為其家族所建的民宅!和羯健皇谴颂幍孛,原名大汪山,『上庫』是『上屋』諧音,為土木建筑物。汪山土庫始建于清道光初年,歷時半個世紀,于清同治年間建成。整座建筑東西長337米,南北深18O米,占地108畝,共建有25棟抬粱穿斗式結(jié)構(gòu)的青磚大瓦房。這些房子的外墻連成一體,具有贛南客家圍屋的特點。青磚黛瓦、封火山墻,天井四水歸堂,墻頭黛瓦壘迭,檐口有句頭滴水,整個墻……[詳細]
羽琌山館和云亭別墅
  羽琌山館和云亭別墅江西省進賢縣架橋鎮(zhèn)撫河北面一公里的艾溪陳家村,發(fā)現(xiàn)了一處讀書與藏書的文化莊園。說出來在江西,甚至在江南、在中國,都有點意思。艾溪陳家村有550年歷史。自明英宗六年(1457)由陳氏始祖肖水公建立“義門世家”坊起,以勤耕苦讀為本,文化昌盛,人才輩出。嘉靖44年,村人陳棟以一甲三名榮登進士(探花)后,陳氏家族發(fā)展很快。明清兩代,全村共出10名進士。因此經(jīng)濟文化齊頭并進,族人競相建房,書生心中隱約埋藏著出人頭地、衣錦還鄉(xiāng)后經(jīng)濟富庶與文化昌明的較量。全村現(xiàn)存46幢近萬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匾額多達23塊,封建社會后期的文化趣味很濃。其中的東莊園“中憲第·云亭別墅”與西莊園“羽王岑山館”建筑群,即為清代后期封建官吏相互攀比留下的建筑藝術(shù)文化遺產(chǎn)!坝瓞O山館”和“云亭別墅”為明清封建官吏莊……[詳細]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區(qū)中心的人民廣場南端。1977年“八一南昌起義起義”五十周年時破土興建,1979年1月8日落成。塔為長方體,總高45.5米。正北面是葉劍英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九個銅胎鎏金大字,下嵌“八一南昌起義簡介”花崗石碑。其他三面是“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大型花崗石浮雕。塔身兩側(cè)各有一片翼墻,嵌有青松和萬年青環(huán)抱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旗徽浮雕。塔頂由直立的花崗石雕“漢陽造”-和用紅色花崗石拼貼的八一軍旗組成。紀念塔造型雄偉挺拔,寓意明快深刻,上下分別設(shè)置的6層燈光和多組投射燈,使夜間塔身顯得明亮通透,昭示人們,八一軍旗永遠鮮紅亮麗。用時參考1小時交通1、2、3、4、6、10、11、13、88、26、202、208、212、215、302、704……[詳細]
10、嵩山巖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嵩山巖塔
  “嵩山巖塔”地處岡上鎮(zhèn)興農(nóng)村圓塘雷家的一個面積約600平方米的竹園內(nèi),四面均為翠竹,西側(cè)約20米處是該竹園主人的住房!搬陨綆r塔”原名“普陀佛塔”(該塔基下刻的“嵩山巖塔引”已非常明確地言明塔名),但因當(dāng)?shù)厝罕娨娝隙嗫谭瘕悺⒎鹈?-,故習(xí)慣地稱其為普陀佛塔。據(jù)刻在塔基部位的“嵩山巖塔引”介紹,該塔是當(dāng)?shù)乩习傩諡榱蓑?qū)邪、鎮(zhèn)邪而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建造并于清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由原位置向東前移數(shù)倍至現(xiàn)位置的。處于塔基部分的“嵩山巖塔引”全文如下:嵩山巖塔引是塔也昉于嘉靖五年揆厥所自大都其間無居人□□條之屬又濯濯然一童山也旅里父老嫌其荒辟謀建是以鎮(zhèn)壓之迄今百余年矣高者平之下者堙之所植之木欲森托處者已成比屋似無煩是塔但以昔人之舊跡在焉因舍舊圖新移前數(shù)武崇擴較前蓋倍亦聊示不忘□爾時……[詳細]
吳氏家廟與崇本學(xué)校
  名稱:吳氏家廟時代:明萬歷至民國初地址:南昌縣崗上鎮(zhèn)蠶石村位于南昌縣崗上鎮(zhèn)蠶石村的吳氏家廟,是崗上鎮(zhèn)蠶石村吳姓村民的祖廟。該建筑為明萬歷年間始建,其中第三進為民國五年(1916年)重修!皡鞘霞覐R”占地面積達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達1538平方米),為抬梁穿斗式木架構(gòu),外墻用青灰色磚砌成。家廟門樓氣勢宏偉,二進“萃渙堂”和三進“崇本堂”莊嚴肅穆,整體為晚清風(fēng)格。該建筑主體基本保持完好,僅鐘樓、鼓樓和兩邊側(cè)房因年久失修而損毀比較嚴重。民國時期,吳英甫在此創(chuàng)辦“崇本小學(xué)”,解放后為“蠶石完小”,文革前轉(zhuǎn)為“崗上中學(xué)”,1990年停辦,現(xiàn)仍為吳姓村民的祖廟!皡鞘霞覐R”為明萬歷年間始建,據(jù)載在清代曾有過一次大修,現(xiàn)建筑的第三進為民國五年(1916年)重修,其它建筑大部為清代建筑或構(gòu)件!皡鞘稀[詳細]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
  南昌市新四軍軍部舊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軍閥張勛的公館,內(nèi)有兩棟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和一棟平房,屬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駐扎于此,完成了組建新四軍的艱巨任務(wù)。由八省紅軍游擊健兒組成的新四軍走出深山老林,路上了北上抗日征途,成為華中抗日的中流砥柱,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建立了不朽功勛。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因其歷史價值重大面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舊址內(nèi)設(shè)有4個展覽:一是新四軍軍部舊址復(fù)原展,展出新四軍領(lǐng)導(dǎo)人葉挺、項英、曾山、黃道、周子昆、鄧子恢、陳丕顯、賴傳珠辦公和居住的房間及他們的生平圖片展。二是《鐵的新四軍》大型展覽,分為四個展廳:鐵流滾滾出深山;群英聚集南昌城;大江南北抗敵寇;鐵軍精神萬代傳。全面、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新四軍從1937年成立至1947年改……[詳細]
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在南昌中山路和勝利路交叉處的洗馬池,有一座灰色五層大樓,原為“江西大旅社”,是當(dāng)時南昌城內(nèi)的大去處,共有96個客房,1927年下旬,賀龍領(lǐng)導(dǎo)的起義部隊到達南昌,包下這個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為書記的0前敵委員會!敖鞔舐眯猩纭背闪四喜艘黄鹆x的總指揮部,1957年,在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上興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紀念館大門臨街而立,門楣上懸掛著陳毅元帥手書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金匾。一樓按原貌恢復(fù)了當(dāng)年曾舉行領(lǐng)導(dǎo)會議的喜慶禮堂。二樓、三樓開辟了四個陳列室,此外,按原貌恢復(fù)了-,林伯渠等起義領(lǐng)導(dǎo)人的居室,以及軍事參謀團、警衛(wèi)連、衛(wèi)生處的部分住房,此外,還展出了當(dāng)年有歷史文物和照片,系統(tǒng)地介紹了南昌起義爆發(fā)的歷史背景詳細經(jīng)過和重大意義,供旅游者參觀。落……[詳細]
鄧小平舊居與勞動車間
  鄧小平同志勞動舊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和新建縣。1969年10月,那是在“十年--”的歲月里,受到錯誤批判的鄧小平和夫人卓琳被秘密送到江西省新建縣,住進了南昌步兵學(xué)校“將軍樓”(現(xiàn)南昌陸軍學(xué)院一號樓)。此后,鄧小平夫婦每天步行20多分鐘,從住地來到當(dāng)時的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參加勞動,用雙腳在本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條小道,被當(dāng)?shù)馗刹咳罕娪H切地稱為“鄧小平小道”。1973年2月,鄧小平恢復(fù)工作后,離開了工作生活3年零4個月的新建縣。2000年10月,鄧小平在新建縣參加勞動的車間,以及坐落在南昌陸軍學(xué)院內(nèi)的鄧小平舊居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主要舊址有“小平樓”、“鄧小平小道”、“小平車間”及“小平廣場”4處。其中,“小平廣場”建在新建縣麻棉廠前的一塊空地上;“鄧小平小道”旁修建了一條參觀道,沿途還有亭……[詳細]
黃秋園居室
  黃秋園居室位于南昌市小桃花巷21號,是南昌市文物保護單位——“黃秋園故居”(即黃秋園紀念館)中的一部分。居室共兩間,保存完整,現(xiàn)處于三層民居中的底層中部,面積37.78平方米。黃秋園居室是著名已故畫家黃秋園先生生前居住和作畫的地方,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黃秋園先生即租住在此,1953年購得此房,當(dāng)時只有一層。1988年黃秋園先生之子黃良楷自籌資金20余萬元,在保留居室的基礎(chǔ)上,將此處翻建成三層的仿民國建筑,并數(shù)次修葺,F(xiàn)黃秋園紀念館占地220平方米,建筑面積450平方米。一層除保留黃秋園居室外,還辟有黃秋園先生遺作陳列室,二層的陳列室展出黃秋園先生遺作和國內(nèi)、外眾多著名書畫家的墨寶,三層系黃良楷家人使用。黃秋園居室是國內(nèi)外研究黃秋園先生及其畫作的主要場所。畫界對黃秋園定評是:善于把握中國畫的某些……[詳細]
16、杏花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杏花樓
  時代:清類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南湖路29號簡介:杏花樓俗稱“水觀音亭”,位于南昌市南湖路29號,地處南昌四湖之一的南湖北側(cè)的湖心島,東、南、西、三面環(huán)水,北側(cè)經(jīng)小石板橋連接與環(huán)湖路和建德觀街相鄰。杏花樓始建于唐,明武宗正德(公元1506—1521)年間,曾為寧王朱權(quán)五世孫朱宸濠之妻婁妃的梳妝臺。明萬歷(公元1573—1620)年間,一度是相國張位(字洪陽)的別墅,始稱“杏花樓”并延續(xù)至今。樓西設(shè)“閑云館”,是文人結(jié)社聚集之地,湯顯祖、劉應(yīng)秋、吳應(yīng)賓等人在此多有吟詠。清時,為祀婁妃而在西側(cè)另建“因是庵”。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重修時改稱“觀音亭”,有巷通廣濟橋,巷口額稱“湖心觀音閣”,俗稱“水觀音亭”(水觀音亭于文革初期毀為平地,不復(fù)存在,杏花樓與之一墻之隔,連為一體,故……[詳細]
羅田世大夫第
  世大夫第古宅位于安義東南約10公里的西山梅嶺之麓、石鼻鎮(zhèn)羅田村委會羅田自然村內(nèi)。由羅田富商黃秀文于清乾隆辛巳年(1762年)創(chuàng)建。2006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幢私宅占地面積44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中有三幢房子,每幢即是單獨的建筑,前后幢又相互依靠,緊貼而建,使之相連接,串在一條軸線上縱向排列著,成為面闊三間進深11間之深。“世大夫第”古宅主體建筑坐東朝西,八字形門。緊靠著這幢建筑的北側(cè)是由四幢古屋組成的縱向排列相串而成的房子,再北側(cè)仍是由四幢古居串成的房子。上述共11幢房屋組合在一塊,外觀上就是一座特大型的房屋。高門大戶,就是這幢古屋的正大門的特點,主屋的正大廳由于跨度大,木架結(jié)構(gòu)上采用了穿斗式與抬梁式結(jié)合,形成一個高曠的大廳堂。在靠近天井的部位還采用了卷棚式,起到擴大空間的作用,……[詳細]
18、青云譜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云譜
  青云譜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區(qū)的南部,因境內(nèi)的“青云譜道院”而得名,有“英雄城南大門”之稱。青云譜為八大山人故居。青云譜原是一處歷史悠久的道院。相傳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周靈王太子晉(字子喬)到此開基煉丹,創(chuàng)建道場,“煉丹成仙”。西漢時南昌縣尉梅福棄官隱居于此,后建梅仙祠。晉朝許遜治水也在此開辟道場,始創(chuàng)“凈明宗教”,易名為“太極觀”,從此正式形成道統(tǒng),屬凈明道派。至東晉大興四年(321年),為道士許遜之“凈明真境”,唐貞觀十二年(641年),刺史周遜奏建,名“天寧觀”。大和五年(831年),改稱“大乙觀”,由道教天師萬元振在此修道,至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敕建為“天寧觀”。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遜又易名為“太乙觀”。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賜名為天寧觀。歷代屢廢屢建。清順治十八年……[詳細]
19、定山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定山橋
  時代:清類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qū)青云譜路簡介:定山橋座落在青云譜梅湖之上,全長16米,寬3.1米,三拱兩墩,均由花崗巖砌筑而成,古樸、簡約、大方。橋面左右各有11根護攔柱,柱頭刻兩道旋紋稍作裝飾,10塊護欄板鑲嵌其中,護欄板下另有同等數(shù)量的橋面護石,部分護石鑿有排水孔,以便橋面積水由孔內(nèi)流入湖中,橋面兩端的護欄柱有云形石鼓撐護,橋面鋪設(shè)花崗巖條石。定山橋由青云譜道院全真周弘謙,彭清源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9月募捐興建,是青云譜道觀的重要附屬建筑,也是連接梅湖兩岸的交通要津,原系南昌城南官馬大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現(xiàn)今為八大山人紀念館(青云譜)與外界聯(lián)系的唯一車輛和人員通道。……[詳細]
20、水南余慶堂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南余慶堂
  時代:清代類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安義縣石鼻鎮(zhèn)羅田村委會水南自然村內(nèi)簡介:水南“余慶堂”位于江西省安義縣石鼻鎮(zhèn)羅田村委會水南自然村內(nèi),創(chuàng)建于清道光二十(1840)年,由富豪黃怡齊精心規(guī)劃構(gòu)筑。因其在江西古重鎮(zhèn)吳城開辦水運木行而發(fā)跡,回家創(chuàng)建了“余慶堂”。余慶堂占地面積1940平方米。主屋由兩幢房屋組成,坐北朝南,磚木、硬山頂穿斗式結(jié)構(gòu),面闊12.9米,進深25.44米,后堂俗稱“閨秀樓”,為堂樓結(jié)構(gòu),樓上設(shè)有回廊,靠臨天井邊沿設(shè)有憑眺雕花欄桿和堂樓花窗。整個“閨秀樓”的木板裝修,雕刻圖案繁多,且紋飾精美,雕工細膩,使整個后堂顯得富麗堂皇,讓人嘆為觀止。2006年12月,公布為江西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