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聊城市 > 莘縣旅游

莘縣文物古跡介紹

莘縣韓氏家族墓地
  韓氏家族墓地位于山東莘縣董杜莊鎮(zhèn)。韓氏家族墓地是唐代魏博節(jié)度使韓允中與其父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韓國昌的家族墓地,當?shù)厝朔Q為“韓王墓”。韓氏先世為河南汝南人,世為魏將,國昌官至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節(jié)度使,乾符元年(874)卒。據(jù)舊唐書記載:“魏博節(jié)度使,治魏州,管魏、貝、博、相、澶、衛(wèi)六州!蔽翰╂(zhèn)為割據(jù)河北的三大強鎮(zhèn)之一。韓允中為顯赫一時的高官,在魏、博之間,方圓百里,集軍、政大權(quán)于一身,號稱土皇帝。韓氏家族墓地原包括:韓國昌、韓允中神道碑2通,碑前有牽馬俑石馬,武士俑,羊,虎,墓表5件石刻。對面原有另外一列石刻與之相對應(yīng),已殘。碑后150米處有韓國昌、韓允中墓,墓內(nèi)石棺高2米有余。神道碑西北300米處.發(fā)現(xiàn)韓氏后代墓葬4座,均為五代時期,其中2座墓中有墓志出土,墓主……[詳細]
孟洼漢墓遺址
  位于朝城鎮(zhèn)孟莊村北的孟洼為漢代東武陽舊城遺址。遺址為一盆地,比四周低近1米。其西部為南北向人行道,路西有磚窯,北部為東西向水渠和人行道,占地面積180萬平方米。遺址南部為一大型漢代壁畫墓(亦稱孟洼漢墓),孟洼漢墓遺址2006年5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進一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2007年4月莘縣文物管理所對漢代壁畫墓開始實施第一期保護工程。孟洼漢墓高10米,邊長75米,占地面積5625平方米。(清代《朝城縣志》、1997年版《莘縣志》均記載此為春秋時期“齊桓公會盟臺”,“霸臺嘯聲”(指孟洼漢墓)被定為原形。但是,經(jīng)考古發(fā)現(xiàn),證實了孟洼漢墓的可靠性,推翻了“會盟臺”之說,起到正史的作用)莘縣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唐代“三彩道士”(國家三級文物)、宋代“三彩枕”(國家二級文物)和漢、……[詳細]
韓王墓石刻群
  位于莘縣董杜莊鎮(zhèn)梁丕營村北200米處,是唐朝魏博節(jié)度使韓允中和其父左散騎常侍韓國昌父子的墓碑,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碑身與碑冠整石雕出,通高6.8米,寬2.13米,厚0.77米,碑文為歐體楷書,約2400字。碑冠為高浮雕蟠龍吸火炬,構(gòu)圖雄渾壯闊,章法勻稱合理,線條遒勁有力,刀法嫻熟而又肯定,氣格恢宏瑰偉。另有一武士牽引石馬,馬身長2.45米,高1.70米,造型渾穆雍容,線條生動流暢,形象逼真?zhèn)魃,充分顯示出上升時期中國中世紀石刻藝術(shù)的雄強和典雅之美。古代石刻群。位于莘縣董杜莊鄉(xiāng)梁丕營村東北。系唐末魏博節(jié)度使韓允中及其父韓國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韓允中墓碑、韓國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馬、武士俑。韓允中墓碑和韓國昌神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司。碑身與碑額為整石雕出,通高……[詳細]
古馬陵之戰(zhàn)遺址
  古馬陵之戰(zhàn)風(fēng)景區(qū),是聊城市文物保護單位,是展示中國古代寶貴的軍事文化遺產(chǎn)的旅游勝地。位于莘縣大張家鎮(zhèn)政府東南 4公里處,大張家鎮(zhèn)馬陵村和櫻桃園鎮(zhèn)道口村之間。馬陵、道口兩村相距6公里,皆順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無一不斜,且拐彎甚多,極為曲致,至今進村后仍極易使人迷失方向,故有“迷魂陣”之稱。元代范縣縣令孟之普的《馬陵道中》一詩中,對遺址作了繪形繪色的記述:“廣衍東原境,勢非峨眉巔。夾堤積沖撞,傾崩成大川。房屋多斜曲,岐路幾回旋。奇哉孫子智,減灶擒龐涓”。公元前341年著名軍事家孫臏就是充分利用了這些有利條件,伏兵于馬陵道旁,一舉打敗了驕縱的魏兵,迫使魏軍主將龐涓自殺于馬陵北一高亢土崗,人稱黃桑崗。相傳當年有一參天黃桑樹,龐涓就是在這棵樹下自刎身亡的。黃桑崗西原有孫臏廟,飛檐斗拱,琉璃……[詳細]
馬陵之戰(zhàn)紀念館
  馬陵之戰(zhàn)紀念館是景區(qū)標志性建筑,館內(nèi)布置了古馬陵之戰(zhàn)的作戰(zhàn)過程,展示孫臏的生平事跡,是國內(nèi)研究孫臏的重要基地。 馬陵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遺址位于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大張家鎮(zhèn)馬陵村和櫻桃園鎮(zhèn)道口村之間。馬陵、道口兩村相距6公里,皆順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無一不斜,且拐彎甚多,極為曲致,至今進村后仍極易使人迷失方向,故有“迷魂陣”之稱。 元代范縣縣令孟之普的《馬陵道中》一詩中,對遺址作了繪形繪色的記述:“廣衍東原境,勢非峨眉巔。夾堤積沖撞,傾崩成大川。房屋多斜曲,岐路幾回旋。奇哉孫子智,減灶擒龐涓”。公元前341年著名軍事家孫臏就是充分利用了這些有利條件,伏兵于馬陵道旁,一舉打敗了驕縱的魏兵,迫使魏軍主將龐涓自殺于馬陵北一高亢土崗,人稱黃桑崗。相傳當年有一參天黃桑樹,龐涓就是在這棵樹下自刎身亡的。黃……[詳細]
西寺烈士陵園
  西寺烈士陵園位于莘縣王奉鎮(zhèn)西寺村。陵園坐北朝南,占地18畝,陵園主體建筑包括正門、兩座紀念堂、廣場、紀念碑和圓拱形的陵墓;園內(nèi)通道兩側(cè)由烈士墓組成,其中日本投誠士兵原廣見的墓碑,上 書“國際友人原廣”七個大字。墓旁四周有松柏圍繞,莊嚴肅穆。紀念堂建造在正門兩旁,形成遙相呼應(yīng)之勢,建筑面積300平方米,為廳堂式混合建筑,門口上懸“西寺抗日烈士紀念館”牌匾。里面陳列著烈士的事跡、遺物等。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陵園的中央,上刻“革命烈士紀念碑”7個大字,金光閃耀。王奉處于冀魯兩省交界處,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朝北抗日根據(jù)地的縱深地區(qū),地形復(fù)雜,葦多林密。加之黨的工作基礎(chǔ)雄厚,成為魯西北和冀南的抗日指揮中心。這里建有炸彈所、后方醫(yī)院、被服廠、造紙廠、印刷廠、鞋廠、糧站、銀行、肥皂廠等,各種軍需物資源源不斷地運……[詳細]
東武陽故城
  東武陽故城位于十八里鋪西段屯村西北,又稱西段屯遺址,現(xiàn)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址為高臺地,高約1.5米,四周為平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從暴露遺跡看,文化堆積深達1米左右,有散布的灰溝坑。據(jù)部分志書記載和史料考證,這里就是漢代的東武陽城。《中國古代地名大詞典》載:東武陽因縣居武水之陽而得名,后漢初平二年,袁紹為表獎曹操封其為東郡太守,治所即東武陽。后來臧洪又為東郡太守,治所也在東武陽。東武陽后魏時改名牙陽縣,唐代名朝城!兜乩碇尽吩唬轰鹚鰱|武陽,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陽縣東南,西北經(jīng)武陽新城東,曹操為東郡所治也。引水自東門石竇,北注于堂池,池南故基尚存。中城內(nèi),有一石臺。大城西門名冰井門,門內(nèi)曲中,冰井猶存。門外有故臺,號武陽臺,幣臺亦有隅雉遺跡。水自城東北,經(jīng)東武陽縣故城南。應(yīng)劭曰:……[詳細]
朝城清真寺
  該寺建于明代永樂年間(1407年)距今達600年之久。寺院由大門、過廳、講堂、水房、住室和禮拜殿組成,一條中軸線,規(guī)模宏偉,布局完整,風(fēng)格獨特。大門面示三進,石木結(jié)構(gòu),大木起脊,重檐歇山,斗拱起架,飛檐翅角,宏偉壯觀,為全省清真寺大門第一例。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對廳和五通德教碑,東側(cè)對廳為二層樓坐東朝西。大殿為主體建筑,由三梁九檀架起,為歇山雙檐磚木結(jié)構(gòu),有彩繪、雕刻,圖象姿態(tài)生動。頂脊飾十二生肖和新月。是伊斯蘭教穆民禮拜圣地,可容納數(shù)百人禮拜,建于高出地面0.8米的高臺上,面闊3間,進深5間,面積218.36平方米。整個大殿由卷棚、串堂殿及后殿組成。卷棚內(nèi)正面懸有“認主獨一”“道之大原”“萬化一元”和側(cè)面有“開元故交”磚墻、硬山。大殿樓頂?shù)脑卵罓顦酥,它代表著剛剛升起的新月。大殿?nèi)是禮拜的……[詳細]
蘇村烈士墓
  蘇村阻擊戰(zhàn)烈士紀念碑位于莘縣張寨鎮(zhèn)蘇村東500米。1941年1月上旬,魯西軍區(qū)司令員兼八路軍115師教導(dǎo)第3旅旅長楊勇指揮部隊發(fā)起潘溪渡戰(zhàn)斗,全殲日軍一個中隊。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日軍7000余人,偽軍3000余人,配汽車300余輛,坦克、裝甲車20余輛,在1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從濟寧、菏澤、臨清、河北大名出動,分6路對以濮縣、范縣、觀城為中心的魯西抗日根據(jù)地進行報復(fù)性“掃蕩”,企圖圍捕魯西軍區(qū)和行署機關(guān)。為了掩護軍區(qū)、行署機關(guān)安全轉(zhuǎn)移,按照軍區(qū)的命令,1月17日,特務(wù)營營部率9、10兩個連進駐蘇村,向朝城方向警戒,構(gòu)筑防御工事。當時蘇村距敵人據(jù)點17公里,有數(shù)百戶人家,村子中間有一條東西向的丁字街,東通朝城、西通馬集,西面的道路已挖成一條半人多深的抗日溝,西南都是開闊的平原,舊有的圍墻只剩下一些土……[詳細]
魯西北革命烈士陵園
  魯西北革命烈士陵園又名丈八烈士陵園,是聊城市文物保護單位,位于莘縣大王寨鄉(xiāng)東丈八村西北隅,距離莘縣縣城約20公里,是聊城市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陵園建于1945年,座北朝南,占地約百畝,是聊城地區(qū)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南北長740米,東西寬170米,占地125,800平方米(188.7畝)。陵園坐北朝南,由門樓、紀念碑、紀念室組成,門樓為古典式建筑。紀念塔高18米,四面八角,樓閣式建筑,建筑面積100平方米。下部是一座高3米,邊長11米的正方形磚臺。二層塔壁鑲嵌著八面石碑,刻有當時冀魯豫邊區(qū)黨、政、軍領(lǐng)導(dǎo)人親書的碑文和為革命犧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錄,其中師級干部3名,團級干部10名,營級干部6名,連級干部9名,排級干部102名,班長和戰(zhàn)士643名。頂尖處是一顆巨型紅五星,用舊……[詳細]
11、燕塔
燕塔
  燕塔位于莘縣城內(nèi),建于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為樓閣式十三層平面八角型磚塔,塔底層?xùn)|西長23米,南北長22米,高40多米。塔有四門,入北門可攀至頂部,南門內(nèi)有一尊石雕女神像。塔內(nèi)藏有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蓮花經(jīng)》,一部寫本《陀羅尼經(jīng)》,一個精致的小銀塔和一具石函(棺)。小銀塔用銀質(zhì)薄片砸合而成,造型優(yōu)美,玲瓏剔透。石函內(nèi)有水,水上漂浮著銀質(zhì)薄片船,水內(nèi)有舍利子。巍峨雄偉的燕塔,歷史上多被用作軍事瞭望臺。原產(chǎn)南非,四肢結(jié)實,采食廣泛,抗病能力強。使用壽命8-10年,性成熟早,繁殖性強,飼料轉(zhuǎn)化率高,生長期日增重250克,成年公母羊體重分別為130公斤和80公斤,是世界上著名肉用山羊良種![詳細]
馬本齋烈士陵園
  馬本齋烈士陵園位于莘縣張魯鎮(zhèn)南1000米。馬本齋,回族,河北獻縣東辛莊(今河北省獻縣本齋回族自治鄉(xiāng)本齋東村)人。盧溝橋事變后,平津淪陷,日軍長驅(qū)南下,大舉進犯華北,面對祖國河山被日軍鐵蹄踐踏,馬本齋毅然組織本村青壯年70余名,高舉抗日大旗,組成了“回民抗日義勇隊”。1938年初馬本齋率隊加入河北游擊軍,編為冀中回民教導(dǎo)隊。同年10月,馬本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回民教導(dǎo)隊隊長、總隊長、八路軍第3縱隊回民支隊司令員,冀魯豫軍區(qū)第3軍分區(qū)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在他的率領(lǐng)下,冀中回民支隊打遍冀中平原,并轉(zhuǎn)戰(zhàn)于冀魯豫邊區(qū),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戰(zhàn)績。在冀中平原的抗日斗爭中,馬本齋率領(lǐng)的回民支隊屢建戰(zhàn)功,被稱為“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1944年初,回民支隊奉命調(diào)往延安。由于長期的戰(zhàn)爭生活,馬本齋操勞過度,積勞……[詳細]
丈八烈士陵園
  又名魯西北烈士陵園,位于大王寨鄉(xiāng)東丈八村西北隅,建于1945年,占地約百畝,是聊城市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南北長240米,東西寬170米。陵園坐北朝南,由門樓、紀念塔、紀念室、烈士墓組成,門樓為古典式建筑。紀念塔高16米,四面八角,樓閣式建筑,建筑面積100平方米。二層塔壁鑲嵌著八面石碑,刻有當時冀魯豫邊區(qū)黨、政、軍領(lǐng)導(dǎo)人親書的碑文和為革命犧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錄,其中師級干部3名,團級干部10名,營級干部6名,連級干部9名,排級干部102名,班長和戰(zhàn)士643名。紀念室中懸掛著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志親筆書寫的挽聯(lián)和部分烈士的照片、事跡。圖片提供:中國優(yōu)秀攝影家王朝瑞……[詳細]
14、莘縣文廟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莘縣文廟
  文廟位于莘縣城內(nèi)東街,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莘縣文廟始建于明洪武三年,系舊時祭祀孔子的場所。文廟原由欞星門、大成殿、啟圣祠、明記堂、敬亭、名宦鄉(xiāng)賢二祠等組成,現(xiàn)僅存大成殿。文廟占地面積2439平方米,大成殿建臺基上,面闊五間,東西闊19米;進深三間,南北長11.8米,單檐歇山頂。殿內(nèi)的檐柱、前金柱、后金柱的直徑均很碩大,金柱高4.4米,前后金柱上擱置著七架梁、五架梁、三架梁。殿內(nèi)的脊檁枋下釘一塊木板,木板上有題記:“大明弘治十二年歲次己未秋七月吉旦提調(diào)官知縣孟□門主□桂……”。在殿內(nèi)前上金檁枋下釘?shù)哪景迳线有二則題記,分別是:“大明崇禎六年歲次癸酉中秋吉旦……”和“大清乾隆貳拾年歲次乙亥陸月吉旦文教郎知莘縣事儒學(xué)……!贝蟪傻畹哪局土杭茱L(fēng)格古樸,有元末明初的特征,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文廟內(nèi)……[詳細]
15、秦皇堤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皇堤
  秦皇堤俗稱秦堤,歷經(jīng)2000余年,其位置西起莘縣觀城鎮(zhèn)郭海和櫻桃園鎮(zhèn)田河之間,向東依次經(jīng)過莘縣櫻桃園鎮(zhèn)、古城鎮(zhèn)、朝城,與金錢河平行,一堤一河,成為莘縣和陽谷的自然縣界。據(jù)《莘縣水利志》載,東漢永平12(公元69年)王景、王吳奉詔治河時筑成黃河北堤。五代時期周顯德三年(公965年),自滑縣向東北修堤,將馬陵堤與子路堤接連起來元,直到陽谷的張秋鎮(zhèn),俗稱“新金堤”,后簡稱“金堤”。目前能展現(xiàn)原貌的遺址只有長約4000余米。2008年莘縣人民政府將秦皇堤遺址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并立碑建亭。……[詳細]
莘縣相莊遺址
  莘縣相莊遺址位于莘縣莘城鎮(zhèn)相莊村東,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莘縣相莊遺址為唐代古文化遺址,面積為120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0.5 -3米,遺存埋藏較為豐富,遺址先后出土各類文物60余件。出土的器物中有銅佛、陶器、三彩器。銅佛,做工精細,人物造型生動、形象,充分反映了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技術(shù)。三彩器有:陶狗、陶兔、彩釉飾珠,做工精細,動物造型栩栩如生,釉色純正。彩釉飾珠雖小,但做工精美,幾種釉色的搭配合理。……[詳細]
馬陵道古戰(zhàn)場
  馬陵道古戰(zhàn)場位于莘縣大張家鎮(zhèn)馬陵村,東至范縣縣城十里,南瀕金堤河,東、西均為開闊地帶。相傳,此處原有土山兩座,其間一條狹窄崎嶇的通道,掩沒在古木叢林之中,地勢十分險要,為戰(zhàn)國時期魏國到齊國的必由之路,F(xiàn)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341年,魏將龐涓討伐韓國,韓國向鄰邦齊國求救。齊國國君任命田忌、田嬰為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孫臏用“減灶”之計誘引魏國太子申和龐涓等人進入地勢復(fù)雜、易攻難守的馬陵道,被埋伏在馬陵道之中的孫臏兵士,萬弩齊發(fā),大敗魏軍,太子申被擄獲,龐涓自殺。這次戰(zhàn)役成了古代軍事家孫武六世孫孫臏的成名之戰(zhàn),成為世界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之一。元代范縣縣令孟之普的《馬陵道中》詩對遺址作了繪形繪色的記述:“廣衍東原境,勢非峨眉巔。夾堤積沖撞,傾崩成大川。房屋多斜曲,岐路幾回旋。……[詳細]
18、王旦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旦墓
  王旦墓位于莘縣東魯街道辦事處群賢堡村,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父王祜、祖父王徹、曾祖父王言的遺骨均葬于此。群賢堡村的東北方曾有規(guī);趾甑耐醯┠购腿碧,占地數(shù)十畝。地上有數(shù)量可觀的石刻群。元代中期和明代初期,王旦墓遭損毀。明成化、弘治、嘉靖年間,莘縣知縣賈克中、顧巖、孟隆、楊鵠曾先后重修,王旦墓被以“郊外名墳”列入“莘縣十景”。……[詳細]
朝城天主教堂
  朝城天主教堂位于朝城南街西側(cè),建于民國初,占地40畝,主建筑圣堂面積500平方米,另有1940年由德國修女建造的7間2層樓1座和瓦房10間,是山東省四大修女院之一![詳細]
20、張莊古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莊古墓
  張莊古墓位于莘縣十八里鋪鎮(zhèn)。年代為東周。 2013年,張莊古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