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寧市 > 曲阜市旅游

曲阜市文物古跡介紹

孔廟、孔林、孔府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為護衛(wèi)孔廟而建。明故城內(nèi)分布著孔廟、孔府、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跡,集中體現(xiàn)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墻大部分被拆除?赘,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廟東側(cè),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愿的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衍圣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赘嫉240畝,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進庭院,三路布局:東路即東學,建一貫堂、慕恩堂、孔氏家廟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詳細]
曲阜孔廟
  孔廟(本廟)位于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nèi),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guī)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廟-(北孔)位于東經(jīng)116°58’30”----北緯35°36’42”。曲阜孔廟(ConfuciusTemple)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據(jù)稱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后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擴建成現(xiàn)代規(guī)模。廟內(nèi)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御碑亭”13座,擁有各種建筑100余座,460余間,占地面積約95000平方米的龐大建筑群。孔廟內(nèi)的圣跡殿、十三……[詳細]
3、孔林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林
  介紹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鬃幼溆隰敯Ч(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魯城北泗上。其后代從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孔林內(nèi)古樹已達萬余株。自漢代以后,歷代統(tǒng)治者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以至開成現(xiàn)在規(guī)模,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圍林墻5.6公里,墻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說:“這孔林為孔子墓葬所在地,位于曲阜市城北1.5公里處。墓園古柏參天,周以圍墻,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園內(nèi)有清代建筑的觀樓和享殿,和宋代雕刻的石人、石獸等。自孔子以后,孔氏歷代子孫亦多從葬于此。用時參考2-3小時交通公交:乘2、3、5路公交車在孔府南門下即到(5路沿途會經(jīng)過顏廟……[詳細]
4、孔府 AAAA
孔府
  曲阜位于山東中部。公元前11世紀即春秋戰(zhàn)國時期魯國的都城,也是儒家學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鄉(xiāng),他曾在此著書講學!扒甓Y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譽全球,是與孔子的名字緊密相連的。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中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tǒng)文化,并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tǒng)稱“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guī)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舉世聞名?讖R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478年,當年規(guī)模很小,僅就孔子故……[詳細]
5、尼山孔廟和書院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尼山孔廟和書院
  尼山孔廟和書院位于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約28公里處的尼山東麓。尼山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為避圣諱,故名尼山。其山并不高大,海拔約340米,風景秀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因中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出生于此,所以尼山名揚海內(nèi)外。相傳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和母親顏征在登尼山祈禱而生孔子,后世以建廟奉祀。此廟初名為叔梁紇廟。唐《括地志》載:“叔梁紇廟亦名尼丘山祠,在兗州泗水縣五十里尼丘山東址”。五代后周顯德(公元954—960年)間,兗州太守趙侯于尼山再建廟奉祀,宋仁宗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孔子四十六代孫、襲封文宣公孔宗愿“作新宮廟、有殿、有寢、有講堂、有學舍(原在廟西側(cè),現(xiàn)已不存)、有祭田”,已成為主祀孔子的廟宇。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以維修孔廟羨錢四千余……[詳細]
6、孔子六藝城 AAAA
孔子六藝城
  孔子六藝城位于城南春秋路東首。以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當年教授的“六藝”(禮、岳、射、御、書、數(shù))為主線,以弘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宗旨,運用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建造的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大型文化旅游城,現(xiàn)為國家4A級景區(qū)。六藝城建于1992年,占地13公頃,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城內(nèi)既有風景秀麗的園林造型,又有場面博大、文化涵概豐富的室內(nèi)景點,還有精妙絕倫、豐富多彩的游樂設施,更有古樸典雅、功能齊備的宮廷建筑和別具一格的古樂舞表演。城中主要景觀有八處,分別是:孔子列國行、禮廳、書廳、御廳、樂廳、射廳、數(shù)廳等,使游客在寓教于樂中汲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感受現(xiàn)代藝術的精湛美妙?鬃恿嚦俏挥谇肥心闲聟^(qū)春秋路15號,他以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一生……[詳細]
7、曲阜尼山 AAAA
曲阜尼山
  介紹山位于曲阜城東南30公里處,本名尼丘山?鬃痈改浮岸\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諱稱為尼山。尼山對于了解孔子也很重要,而且這里可游覽的地方也不少,有人說應當與三孔并列,改三孔為四孔,這說法不無道理?季磕嵘剿悦暡蝗缛字,多半因為這里離城近50里,交通又不甚方便。尼山為孔子出生地,東臨沂河,山上有孔子廟、尼山神廟、尼山書院,三級建筑組成一個群體,看起來很有氣勢?鬃訌R內(nèi)東南角有一座高高的觀川亭,傳說是孔子臨川慨嘆的地點,那一嘆,聲聞千古: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山東麓有孔子出生的山洞──夫子洞。為紀念孔子,北魏時建廟奉祀,歷代重修,現(xiàn)存尼山書院占地25畝,周圍數(shù)百畝古柏,景色幽美。古有文德林、坤靈洞、中和壑等八景,現(xiàn)又添尼山水庫,碧波蕩漾,與日俱增增秀色。地址:山東……[詳細]
曲阜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山原名龍門山,位于曲阜城東北方向21.5公里的曲(阜)泗(水)寧(陽)三縣交界處,因兩山對峙,形如石門,故名。石門山由八個山頭組成,突兀的褐色巖石,古建筑的凌空飛檐點綴其中,宛若一幅充滿神韻的畫卷。早在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李白和杜甫曾在石門峰臺設宴話別;被此山二十四景所吸引的清代著名戲劇家孔尚任,疊石結(jié),先后兩次在此隱居22年,并醞釀了不朽之作《桃花扇》,F(xiàn)已被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F(xiàn)有孔子系易處、李杜宴別處、秋水亭、孔尚任隱居處等遺跡。元代山上曾建道鳳,明初改為玉泉寺,現(xiàn)有千佛殿、藏經(jīng)閣等建筑,塑有三世佛、十八羅漢等神像。石門山,有冰雪澗、藤花幄等二十四景,尤以石門月霽著稱。山峰峻秀,洞壑深幽,林木蔥蘢,風光秀麗,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石門山森林公園位于曲阜城東北30公里處,西距1……[詳細]
9、曲阜周公廟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曲阜周公廟
  周公廟在曲阜城的東北隅,離孔廟約千米之遙,是為紀念西周政治家周公的廟宇,因古代帝王曾封周公為元圣,故亦稱元圣廟。周公廟歷經(jīng)宋、元、明、清6次修建,方具今天之規(guī)模。占地為75畝,各類殿、亭、門、坊計有57間,三進院落。廟內(nèi)古樹庇蔭,松柏掩映,一派寧靜肅穆氣氛。欞星門內(nèi)左右兩側(cè)各立石牌坊一座。東坊額刻“經(jīng)天緯地”,西坊匾書“制禮作樂”,表示對周公功績的贊頌。元圣殿是周公廟的中心建筑。大殿寬五間,進深三間,綠瓦彩繪。殿內(nèi)正中的周公像是按帝王規(guī)格塑制,正襟端坐,手執(zhí)圭板,頭戴掛有玉串的王冠,目光凝視,面部神態(tài)嚴肅而不滯板。兩旁粗柱上懸掛著清乾隆帝手書的楹聯(lián):官禮功成宗國馨香傳永世圖書象演尼山繞緒本先型這副楹聯(lián)道出了這位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制禮作樂”的首創(chuàng)精神。順便提一下,魯國故城遺址就是現(xiàn)今周公廟所在……[詳細]
10、曲阜少昊陵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曲阜少昊陵
  少昊陵是我國古代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座落在曲阜城東4公里的舊縣村東北,是我國著名的古帝陵之一。據(jù)記載,黃帝之子少昊建都窮桑,后徙曲阜,在位84年,壽百歲而終,葬于魯故城東門之外的壽丘。陵闊28.5米,高8.73米,頂立12米,狀如金字塔,是北宋時用石塊疊砌的。陵占地25畝,檜柏森森,芳草如茵,并建有圍墻、享殿、宮門、石坊等。少昊陵與壽丘為鄰,是我國著名古陵之一,是黃帝之子、上古五帝之一的少昊墓葬處。隨著后世對少昊祭典的升級,少昊陵幾經(jīng)擴建、重修。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大修,疊石固之;宋政和元年(1111年)用一萬塊石塊修砌。占地8公頃,現(xiàn)存古建筑17間,明清石碑20塊,古樹3991棵。陵前石坊建于清乾隆三年,墳后有殿5間,兩旁各有配殿3間。殿后的陵墓底大口小,呈陵臺型,狀如金字塔,陵闊……[詳細]
11、顏廟(復圣廟)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顏廟(復圣廟)
  顏廟,又稱復圣廟,為祭祀顏回的祠廟,F(xiàn)存為元代始建,明代重建。五進院落,F(xiàn)存元、明、清建筑25座。顏廟位于山東省曲阜城北門內(nèi),與孔府后花園隔街遙對,是祭祀顏回的祠廟。顏回字子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家境清貧,卻潛心好學,一直受到孔子稱贊,說他好學“不遷怒,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者回也”。顏回亦以德行而著稱于孔門弟子中。唐太宗貞觀二年尊顏回為“先師”,唐玄宗時追封為“充國公”,元代時又加封為“充國復圣公”,至此顏回便被尊稱為“復圣”,顏廟亦被稱為“復圣廟”了。顏廟分五進院落,占地85畝。殿、堂、亭、庫、門坊等有159間。廟內(nèi)主要有復圣門、歸仁門、仰圣門、陋巷井、樂亭、復圣殿以及碑亭等建筑、均始建于元代。復圣門里有陋巷井,外圍有八角露天方亭。井北有明代樹立的“……[詳細]
12、曲阜大成殿
曲阜大成殿
  孔廟主體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場所。大成殿唐代時稱文宣王殿,為五間,于宋天禧二年大修時,移今址并增擴為七間。宋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趙佶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語義,贊揚孔子思想集古圣賢之大成,下詔更名為大成殿,后毀于火,F(xiàn)存這座大成殿為清代雍正年間重建,殿高24.8米,闊45.8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黃瓦飛甍,雕梁畫棟,氣勢雄偉,八斗藻井飾以金龍和璽彩圖,雙重飛檐正中豎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書大成殿三個貼金大字。大成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天貺殿并稱為東方三大殿。價值高歷史長的是大成殿。大成殿四周廊下環(huán)立28根石雕龍柱,均以整石刻成,高6米,徑長0.8米,為明代弘治年間徽州工匠刻制。大成殿兩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石柱均為云龍淺雕。最為引人矚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龍柱,每柱二……[詳細]
曲阜魯國故城遺址
  曲阜魯國故城遺址位于山東省曲阜市內(nèi)及其外圍地區(qū)。魯國故城是周代魯國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諸侯國中延續(xù)時間最長的都城。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魯,是為“魯公”。成王時周公之子伯禽代父就封,在這里建立了都城,自此至魯頃公-止,共歷三十四代,建都時間達873年。西漢的三百余年間,這里繼續(xù)是魯國的封地。故城從西周到漢代共經(jīng)過八次大規(guī)模的興建修葺,后為縣治。宋代遷縣治于壽丘,城逐漸毀廢。1940年日本人曾對故城遺址進行過勘查和小規(guī)模的發(fā)掘。1977年~1978年山東省博物館又進行全面勘查和發(fā)掘,揭示了故城的概貌。故城周長11.9公里,城垣東西長3.7公里,南北寬2.7公里,城的四周圍有城壕;東、西、北三面各辟城門3座,南面辟城門2座,門道寬7~15米。今日的曲阜市位于魯國故城的西南角,面積僅占故城面積……[詳細]
14、孔子生跡園
孔子生跡園
  孔子生跡園坐落在曲阜孔林南100米處,占地12000平方米,本園集中展示了有關孔子和孔子文化的實物與資料。本園主要陳列內(nèi)容有:孔子生平園、孔子釣魚處、孔子家譜、孔子古居、孔子古跡陳列館、名人與曲阜長廊等,本園宗旨是營造兩千多年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古代環(huán)境與復原孔子、講訴孔子的故事,介紹孔子偉跡。在孔子生跡園內(nèi)有“孔子生平園”不但能看到孔子從小到老的形象變化而且展示了孔子一生中最重大事件,讓人看到產(chǎn)生一個偉人的全過程。人物都是仿真塑像其冠、幘、衣、裳、襦、屢等以及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銅器、陶瓷、石器、如鼎、爵、壺、卣、鬲、編鐘、石磬等也是仿真之作!翱鬃庸啪印蓖ㄟ^參考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史料及考古報告,在線孔子中年時期家居狀態(tài)和生活環(huán)境,古居的形式一堂兩房,會客房為中,左為寢房,右為廚房,房內(nèi)物品布置也按照古……[詳細]
15、萬仞宮墻
萬仞宮墻
  還未到孔廟,你就會看到高大莊嚴、一色黃瓦紅垣的宮墻,南門外有仰圣門,上面鐫刻著“萬仞宮墻“四個蒼勁有力的朱紅色大字。關于這四個字,還有一段古老而又生動的掌故呢!《倫語》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貢曾在朝廷鋪佐魯君。有一次,魯國大夫叔孫武叔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子貢比孔子強些。”在場的子貢就打了個比喻說:“人的學問好比宮墻,我的這道墻不過肩頭,人們一眼就可以看見墻內(nèi)的一切;我的老師孔子的那道墻有數(shù)仞高,如果找不到他的門,就無法看到墻內(nèi)宗廟的雄偉和房舍的多姿多彩!笔鍖O武叔聽了這番話,頓時為自己的淺薄感到無地自容。 古時七尺或八尺叫作一仞,后人覺得“夫子之墻數(shù)仞”不足以表達出對孔子的敬仰,于是明胡纘宗題寫了“萬仞宮墻”鑲在仰圣門上。清乾隆皇帝為表示對孔子的尊崇,又換上了自己御筆書寫的“萬仞宮……[詳細]
16、鳧村古村落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鳧村古村落
  鳧村古村落(1)位置:曲阜市小雪街道鳧村。(2)保護范圍:古村落寨墻外東、西、南、北各5米。孟子故宅北墻外20米,南墻外50米,東墻外90米。(3)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至104國道,西、南、北各100米。曲阜小雪街道的鳧村,位于曲阜城南12.5公里,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也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的誕生地。鳧村作為孟子誕生地,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村落,因“亞圣”孟子的母親在白馬河畔洗衣,見鳧鳥落于水,視為吉祥物,故取名為鳧村。孟子故宅坐落在村內(nèi)東西大街路北,西靠白馬河,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懊献庸收遍T前現(xiàn)存古老的石板路,向東150米處有“孟子故里”木質(zhì)牌坊1座。該坊四柱三間三樓式,中間平身科斗拱四攢,五彩雙昂,……[詳細]
17、景靈宮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靈宮碑
  景靈宮位于山東省曲阜市城東四公里的舊縣村北邊吳陵南約五十米的交阜平原上。宋代的曲阜又進入一個光環(huán)有加的時期,除對孔子及其后裔一再加封外,沉睡了四千年的黃帝出生地遺址也被宋朝統(tǒng)治者重視起來。真宗妥協(xié)于燕遼以后,總想以華夏民族的文化優(yōu)勢震懾北方,故有儒釋道三家并重之舉,封泰山、尊孔子、容釋家,潛心向道,數(shù)度“天書”之能事,夢見神人而尊黃帝為趙氏始祖,故于大中祥符五年召集群臣審定,下詔京城與曲阜壽丘各修建景靈宮,京城景靈宮奉祀黃帝及趙氏先皇諸“神仙”,曲阜景靈宮祭祀始祖黃帝及圣母。景靈宮在宋仁宗天圣年間遭火災,旋即修復。宋徽宗政和年間,金世宗大定年間,蒙古(公元1250年),元順帝至正七年(公元1347)多次重修。此后再沒有關于景靈宮的記載,大約在元代末期或明代初期景靈宮被毀,現(xiàn)存遺址已埋在地下,……[詳細]
18、景靈宮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靈宮遺址
  景靈宮遺址位于曲阜市書院街道。年代為宋。景靈宮遺址位于曲阜市城東-里的舊縣村東部。始建于宋代。宋真宗帝“推本世系,遂祖軒轅”,以軒轅皇帝為趙姓始祖。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閏十月,詔曲阜縣更名為仙源縣,將縣城遷往壽丘之西,又興建了景靈宮奉祀黃帝。宋真宗妥協(xié)于燕遼以后,總想以華夏民族的文化優(yōu)勢震懾北方,故有儒釋道三家并重之舉,封泰山、尊孔子、容釋家,潛心向道,數(shù)度行“天書”之能事,夢見神人而尊黃帝為趙氏始祖!端问贰ぶ尽ざY七·吉禮七》載:帝(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五年十月語輔臣曰:“朕夢先降神人傳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趙某授汝天書,令再見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砣,復夢神人傳天尊言:‘吾坐西,斜設六位以候!侨,即于延恩殿設道場。五鼓一籌,先聞異香,頃之,黃光滿殿,蔽燈燭,睹靈仙儀衛(wèi)……[詳細]
梁公林墓群
  梁公林,亦稱啟圣王林,位于曲阜城東13公里處,北靠327國道,南倚防山,北臨泗水,是孔子父親叔梁紇同母親顏征在的墓地。孔子3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葬于防山之陰,24歲時母親顏征在去世,將父母合葬。父以子貴,金代封叔梁紇為齊國公,元代封啟圣王,因此梁公林又稱“啟圣王林”。林園歷年增擴,周圍石徹林墻,古柏森森,享殿3間,殿后有內(nèi)梁公林墻,中間為叔梁和顏征在合墓,墓碑篆文“圣考公齊國公墓”,墓前有石人、石獸。還有孟皮墓在其側(cè),碑書“圣兄伯尼墓”,F(xiàn)占地20余畝,古柏如虬,老楷成蔭,并有享殿、林門等建筑?鬃3歲時父親叔梁紇去世,葬于防山之陰,24歲時母親顏征在去世,將父母合葬。當時的社會風俗,夫婦不合葬,孔子將父母葬于一處,并于墓上封土,開夫婦合葬、墓而墳的先河。經(jīng)歷代多次修造,形成現(xiàn)有規(guī)模,林地南……[詳細]
董大城古城遺址
  曲阜城北15公里的董大城村,周有一土城,相傳原有外大、內(nèi)小兩城,現(xiàn)存為小城。城呈長方形,東墻長292米,西墻282米,南墻426米,北墻432米,墻寬約10米,四面各開一門,城內(nèi)面積約0.126平方公里。目前尚未在古籍中發(fā)現(xiàn)關于該城的記載,1980年濟寧市文物普查隊對其進行了調(diào)查和開方試掘。城下半部夯土層10~12厘米,夯窩直徑4~5厘米,上部夯層14~16厘米,夯窩6~7厘米。距城基1米高處,橫列一層圓木,木直徑10~12厘米,木與木間隔50厘米左右。在城東北角還發(fā)掘出四具人體骨架,自城根基向上疊壓排列,骨架間以大小不一的數(shù)塊板瓦相隔。骨架東西向,仰身直肢,未發(fā)現(xiàn)隨葬品,初判為筑城進行奠基禮時實行人祭的犧牲品。在城內(nèi)外經(jīng)常發(fā)掘出戰(zhàn)國時期的三棱銅鏃,宋代崇寧銅錢,1921年還曾出土銅鼎三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