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草庵位于無錫市錫惠公園內(nèi)的惠山頭茅峰章家塢山腰,占地約十畝。元至正十年(1350)僧月川在此始建茅庵;忍草庵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僧道林復構(gòu)草庵,初名“草庵”。明天啟元年(1621),僧人洪恩根據(jù)唐代宋之問《游法門寺》中“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詩句,在“草庵”前加了一個“忍”字,改名為“忍草庵”?滴蹰g及咸豐十年(1860)該庵兩遭火焚。無錫人顧貞觀(1637-1714)清代文學家,集資修葺。顧貞觀,字梁汾,康熙十一年(1672)舉人,官至內(nèi)閣中書,是清代初期的大詞人,與陳維菘、朱彝尊并稱為“詞家三絕”。庵之名跡,首推貫華閣,間后有松苓泉。該閣為僧有叔始建于康熙初。貫華閣矗立在……[詳細] |
竹爐山房石刻位于無錫市錫惠公園竹爐山房第二進“秋雨堂”內(nèi)。明洪武二十八年,惠山寺高僧普真(性海)請湖州竹工編制竹爐,煮二泉水泡茶,并請王紱繪圖,王達撰文,名流唱詠,裝幀成卷。隆慶間,竹爐及圖卷移至惠山寺彌陀殿。萬歷二十三年(1595),殿毀于火,鄒迪光重建,更名竹爐山房。后竹爐圖卷漸增新篇,至清乾隆時,成海內(nèi)珍品。弘歷南巡,數(shù)次借閱并作題詠。1779年圖卷焚毀。又乾隆帝仿王紱筆意親補竹爐首圖,命人補繪補寫全部圖詠,賜內(nèi)廷收藏王紱《溪山漁映圖》,又命將歷次幸惠山御制詩,摹鐫刻碑,于山房右側(cè)建寶翰閣一并收藏。按竹爐圖卷摹刻的碑石則嵌于山房內(nèi)之秋雨堂。咸豐十年(1860),惠山寺毀于兵火,竹爐及圖卷……[詳細] |
榮宗銓,字德生,無錫市郊區(qū)榮墓鎮(zhèn)人,我國近代著名的實業(yè)家。早年經(jīng)營錢莊業(yè),1901年開始與胞兄榮宗敬在無錫、上海、漢口等地開設(shè)保興(茂新)、福新面粉廠和申新紡織廠等。建國后歷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蘇南行政公署副主席等職。榮德生墓位于無錫市西郊梅園果場西的孔山里。墓冢背靠孔山,正對梅園,占地115.6平方米,平鋪青磚地面,四周設(shè)有青磚圍墻,墻基用毛石水泥嵌縫,新墻及左右高1.4米,后墻高1.9米,墓墩直徑2.5米。墓墩前有金山石祭臺。墓碑高1.2米,寬0.5米,厚0.17米,上刻“榮德生先生之墓”,右邊鐫有“一九五三年春”,左邊鐫有“安吉吳東邁拜題”!拔母-”中該墓遭到破壞,19……[詳細] |
茹經(jīng)堂(唐文治先生紀念館)座落于太湖之濱的茹經(jīng)堂,由太湖黿頭渚風景區(qū)負責管理。茹經(jīng)堂由交通大學張廷金、胡端行等人發(fā)起,為慶祝唐文治老校長70壽辰而于1934年募款建造的紀念性別墅建筑,以唐文治的號命名為“茹經(jīng)堂”,1935年正式落成。198年,對茹經(jīng)堂進行整修,重修后的茹經(jīng)堂內(nèi)設(shè)“唐文治先生紀念館”和著名社會教育家、唐文治先生長媳“余慶棠先生紀念室”。紀念館和紀念室內(nèi)分別陳列唐文治、余慶棠二先生的生平、手跡、照片、著作、用品等,以及錢偉長、周谷城、陸定一、鄧穎超等社會名流的墨寶。另外,還設(shè)有“交大專柜”,放置唐文治與交通大學的照片與文獻資料。1986年,茹經(jīng)堂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20……[詳細] |
西水仙廟位于無錫市西門外西水墩,四面臨水。原系明代太子太保秦金的別墅,后邑人在別墅廢墟上建廟。初祀明嘉靖年間抗倭殉難的何五路等三十六位忠義之士,后祀明天啟年間無錫知縣劉五緯。劉五緯,四川萬縣人,明天啟元年至四年(1621一1624),任無錫知縣,因治理水利有功,百姓受益非淺。邑人銘其功績,于清順治初在此建劉侯廟以祀之,并稱其為“水仙”。廟于清咸豐十年(1860)遭毀,同治年間(1862-1874)由漁民集資重建,光緒十五年(1889),由米商集資又重修了工字形大殿、內(nèi)外戲臺、大后宮、前進偏殿、娘娘殿和東西轅門等。建筑面積11300平方米,占地面積達13600平方米。1986年7月,由無錫市人民……[詳細] |
三韁老屋--許叔微故居舊址,又名梅梁小隱。位于無錫市東南部的小墅灣,是南宋名醫(yī)進士許叔微的故居。許叔微,字知可,號百沙,又號近泉,生卒年不詳。紹興五年(l135年),中進士第五名,官翰林學士,曾力主抗金復國。后見宋高宗偏安江南,無意大舉,親奸害忠,喪權(quán)辱國,加上大勢已去,便告歸于此。曾手植韁樹三株而得三韁老屋之名,許氏精通歧黃,潛心醫(yī)學,醫(yī)術(shù)遠近聞名,且不收分文。有《類證普濟本事方》、《傷寒歌》二卷、《仲景脈法》三十六圖等著作,其中《類證普濟本事方》十卷收入《四庫全書》。故居原有建筑三十余間,由于年代久遠,現(xiàn)僅存-進二院。1982年地方政府進行了修繕。1983年11月11日,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公……[詳細] |
趙翼墓,在無錫市馬山桃塢鵓鴣山麓,清嘉慶二十年(1815)建。趙翼,字耘松,號甌北,詩人、史學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進士,曾任廣西鎮(zhèn)安知府,貴州西兵備道。后辭官歸故里陽湖(今江蘇武進),主講揚州安定書院5年,其余三十多年在家專門從事著述。趙翼在史學上成就顯著,著有《廿二史劄記》、《陔余叢考》、《陸放翁年譜》等!敦ザ吩洝吠ㄟ^對史書著作沿革的探索,評價其得失,并提出若干問題,從原書排列史實,考核比較,提出己見,為清代一部重要的史學著作。趙翼墓的墓碑為其子廷俊、廷英、廷彥及孫、重孫立,碑上鐫刻趙的官銜為:“清誥授中憲大夫、賜進士及第、翰林院編修、貴州貴西兵備道,庚午科重赴庶鳴筵宴、晉加三……[詳細] |
顧可久祠位于無錫市惠山史家弄內(nèi)。顧可久,號洞陽,無錫人。明正德九年(1514)進士,官至廣東按察司副使。為官耿直敢諫,曾兩次遭廷杖,是明代有名的剛直之臣。明隆慶四年(1570)他的學生海瑞任應天巡撫時,為追懷老師,奏請檄建此祠。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毀于火,二十八年重建。乾隆二年(1737)和六十年(1795)曾兩次重修。此祠現(xiàn)存建筑,自前至后為大門、前庭院、四面牌坊(僅存四柱)、享堂、后庭院、祠樓。祠樓西北還有“拜石山房”’一幢,山房前有以形取名的湖石“丈人峰”一塊,高達4米,聳立在庭中,此石是當時江南園林中罕見的奇石之一。1986年7月,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周仲卿、周錫慶舊宅位于濱湖區(qū)太湖街道錫南路6號,年代為民國。周仲卿、周錫慶舊宅為無錫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謝氏舊宅位于濱湖區(qū)江南大學南大門內(nèi),年代為清。謝氏舊宅為無錫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徐夢影故居位于濱湖區(qū)榮巷街道徐巷,年代為清。徐夢影故居為無錫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邵寶墓位于元錫市惠山繡嶺桃花岑塢(今屬郊區(qū)山北鄉(xiāng))。明嘉靖六年(1527)建,清嘉慶元年(1796)、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整,1985年,市文管會重修。邵寶(1460-1527),字國賢,號泉齋,別號二泉居士,無錫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曾在惠山創(chuàng)建尚德書院、二泉書院,其著有《漕政舉要》、《學史簡要》《容春堂集》等。重修后的邵寶墓,封土墩前立青石墓碑,上刻“明邵寶之墓”,碑前設(shè)青石祭臺。墓旁尚有邵寶為其母過氏墓前所立的四面碑一座,碑文系明內(nèi)閣大士王鏊所撰書,可惜字跡已模糊。1983年11月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開化方泉古井位于濱湖區(qū)雪浪街道南方泉,年代為清。開化方泉古井為無錫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高攀龍墓在無錫市西郊青山上。高攀龍,系明末東林黨領(lǐng)袖之一。字云從,更字存之,別號景逸,無錫人。萬歷進士,官至左都御史,因反對閹黨被革職回鄉(xiāng),與顧憲成等人在東林書院講學。天啟六年(1626),魏忠賢派人前往逮捕,投水而死。高攀龍投水自沉后,被草草埋在無錫西郊橫山附近。崇禎年間東林冤案平反后,在原址重建墓地。清順治三年(1646)二月遷葬于璨山東南麓,1966年墓遭掘毀。1985年,在青山之巔重建墓地,占地490平方米。墓門向北,前有石級、祭臺,墓園四周有磚砌墓墻,內(nèi)有石圍封土墓墩,直徑2.9米,高1.8米。墓前立青石墓碑,上鐫“明高攀龍之墓”![詳細] |
丁氏景廬位于濱湖區(qū)梁清路326號,年代為民國。丁氏景廬為無錫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馬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無錫馬山古竹之南的塔山上。建于1976中1月,4月22日正式落成。碑高9.9米,磚石混凝土結(jié)構(gòu),碑基呈六角形,上鐫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舒同體金色大字,蔚為壯觀。馬山一稱馬跡政山,抗日戰(zhàn)爭中,日寇曾兩次大規(guī)模侵犯馬跡山,1938年,日寇血洗馬山,殘殺1500余人,其中馬山人民999人;1943年日寇再次偷襲馬山,我新四軍和馬山人民奮起反抗,同數(shù)倍于我的敵人殊死戰(zhàn)斗,同仇敵愾,終于取得了反掃蕩戰(zhàn)斗的勝利,但我30余名指戰(zhàn)員光榮犧牲。為紀念革命先烈光輝業(yè)績,抗戰(zhàn)勝利后,我馬山區(qū)政府建造了太湖陣亡將士紀念塔。1945年,被國民黨反動派拆毀。解放戰(zhàn)爭中,又有一批革命志士在此遭……[詳細] |
高子止水即高攀龍投水自沉處。位于無錫市城內(nèi)水曲巷后,原無錫市江南中學老校址內(nèi)。解放前,止水池、祠均廢。文革期間,再次遭到破壞。l978年經(jīng)在原址上重新清理整修,使原池恢復舊貌。l957年8月16日無錫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明天啟六年(1626),魏忠賢竊國亂政、矯旨逮系迫害東林黨人,遣派心腹來江南緝捕,同年3月14日,已被削籍歸里都寮院左都御史、東林黨領(lǐng)袖高攀龍自度難免,深夜急寫《遺哀》一則及《別友柬》一通,置于桌上,凌晨赴后園,效屈原之志投池以終,享年65歲。清順治十-七年(1660),高攀龍從子高世秦在高攀龍投水捐軀池上茸屋三楹,名曰:止水祠,成為祭祀高攀龍專祠。解放前,止水……[詳細] |
秦氏章慶堂景福樓始建于清雍正四年,建筑結(jié)構(gòu)為平面呈回字形的轉(zhuǎn)盤樓,是江南特有的傳統(tǒng)建筑形式,并且是無錫現(xiàn)存最早的轉(zhuǎn)盤樓,牡丹書院、舊方書屋為章慶堂內(nèi)典型江南民間傳統(tǒng)建筑![詳細] |
聽松石床位于無錫市錫惠公園內(nèi)。又名聽松石、偃人石,橫臥在原惠山寺大殿月臺東北之聽松亭內(nèi)。石長1.99米,寬0.87米,高0.56米,天然、堅韌、褐色、平坦,又一端起翹若枕,可供人偃仰。石旁原有兩棵六朝古松,唐末詩人皮日休有“松子聲聲打石床”之句![詳細] |
臥云石位于無錫市錫惠公園內(nèi)。在惠山春申澗中流,為略呈長方形的天然巨石,長1.95米,寬1.15米,高1.07米。上鐫刻楷書“臥云”二字,落款“二泉山人”,即明正德時南京禮部尚書邵寶所書。邵寶與惠山寺詩僧圓顯友善。圓顯,俗姓陳,號臥云,博通梵典,曾主持惠山寺五年,輯《惠山記》二十卷,邵寶校訂。邵寶在《聞莫南沙宿知微房奉憶》詩中,有句“臥字在南巖石,好謂知微莫遺苔”,證實“臥云”二字為邵寶以圓顯之號所題,意非色相,而寓禪機。1956年、石畔澗旁建三角亭,為雨后觀賞澗流漱石佳處。1983年11月21日,由無錫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