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廟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獲嘉縣城東三公里。因武王伐紂牧野大戰(zhàn)前八百諸侯于此設壇誓師而得名,F(xiàn)存山門、二門、拜殿、武王大殿、東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諸侯飲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歷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宮、鐘鼓樓、太公校閱臺、夷齊叩馬處、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遺跡![詳細] |
齊州故城,時代為北朝,現(xiàn)存城垣東西長458米,南北寬419米,總面積191902平方米,該城位于獲嘉縣縣城西南12.5公里,張巨鄉(xiāng)楊洼村正北0.5公里,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從歷次的調(diào)查看,現(xiàn)存城墻的斷層均系夯筑而成,并在夯層內(nèi)采集到大量的陶片,主要器形有:陶罐、陶盆、陶缸、板瓦、筒瓦、漢五銖錢等。陶質(zhì)均為泥質(zhì)。陶色為灰色和紅色。主要紋飾有:粗細繩紋、藍紋、弦紋、素面等。其制作工藝主要為手制、輪制和模制。該城址是豫北地區(qū)現(xiàn)存唯一的一座南北朝時城址,且現(xiàn)存四面城墻較為完整,如能進一步的科學發(fā)掘和開發(fā)利用,將是豫北地區(qū)一顆耀眼的明珠![詳細] |
同盟山遺址該山(壇)為昔年周武王率師伐紂,在商郊牧野舉行戰(zhàn)前誓師的盟臺,史料記載為諸侯兵捧土封之,即《尚書·牧誓》所載的牧誓之所,也是武王軍舉行牧野大戰(zhàn)現(xiàn)存于地表的唯一物證。其文化層豐富,考為龍山文化至商周文化遺址,屬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爸T侯演武場”、“諸侯井”、“周武王飲馬池”、“姜太公校閱臺”等古跡遺存與該山(壇)相依相連,交織形成了追溯牧野戰(zhàn)景、尋古探幽的千古景觀![詳細] |
寂照寺位于獲嘉縣中和鎮(zhèn)后寺村。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建獲嘉縣名寺之一。寂照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獲嘉城隍廟位于獲嘉縣城關鎮(zhèn)四街村。年代為明。 獲嘉城隍廟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獲嘉文廟位于獲嘉縣城關鎮(zhèn)二街村。年代為元。 獲嘉文廟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獲嘉劉伶墓位于獲嘉縣亢村鎮(zhèn)劉固堤村。年代為魏、晉、明。 2016年1月22日獲嘉劉伶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中和鎮(zhèn)天主教堂位于獲嘉縣中和鎮(zhèn)東街村。年代為1902年。 中和鎮(zhèn)天主教堂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渡河詞碑”位于河南省獲嘉縣亢村鎮(zhèn)西街村,是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該碑立于明代,刻行書9行共169字,分別為詞和作者落款。碑文是明朝夏言隨嘉靖帝南巡時所寫,記載了嘉靖帝南巡渡河之事,借用《詞》的形式,描繪了河山和當時盛況。渡河詞碑,時代為明,該碑園首龜趺,通高4.18米,長方型,碑身高3.45米,寬1.32米,厚0.66米,駝碑之龜高0.73米。該碑位于獲嘉縣縣城南17.5公里?捍彐(zhèn)西街村中路北沿。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該碑滿字九行,行書,字大10至15厘米,共169字。其三分之二是一首詞,三分之一是作者釋文和落款,為明內(nèi)閣首輔夏言在嘉靖已亥(……[詳細] |
天主堂位于獲嘉縣中和鎮(zhèn)東街村,座北朝南,面積為3600平方米。1844年中法簽定的《黃埔條約》,開始以不平等的形式賦予天主教在華傳播的特權。雖經(jīng)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但在二十世紀初又有較大發(fā)展。教徒遍布各地。據(jù)民國《獲嘉縣志》卷九《宗教》記載“天主教、羅馬派耶教之舊教也,元代傳入中國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修武縣教徒傳入獲嘉,就縣南中和鎮(zhèn)設立天主堂一所。教士費清霖系意大利國人,縣紳南王官營楊守貞時首先奉教,信道極篤,遺經(jīng)傳播,縣南一帶奉天主教者約二千人”。該教堂對研究帝國主義侵華史有重要參考價值。1987年被獲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存有教堂、神父臥室、修女樓三座建筑,多年來……[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