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開封市 > 龍亭區(qū)旅游

龍亭區(qū)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劉少奇在開封陳列館(劉少奇主席逝世處)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北土街10號院,處于開封城區(qū)內中心地段,與劉清霞故居隔街相望。始建于1928年,初為“同合裕銀號”。1933年銀號倒閉,改為-河南省銀行,后改為河南農工銀行,日偽時期在此設偽市政府,日本投降后仍歸河南省銀行。開封第一次解放時,曾為我冀南中州銀行駐汴聯合辦事處。解放后為開封市人民政府所在地。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劉少奇同志被秘密送到開封“監(jiān)護”,1969年11月12日在這里蒙冤逝世。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以后,開封及外地來汴的廣大黨員干部、人民群眾強烈要求瞻仰劉少奇逝世處,緬懷一代偉人。1993年8月,開封市委決定將劉少奇主席逝世處辟為劉……[詳細]
  開封府文廟最早是元代至元年間(1264-1294年)的汴梁路學。是利用北宋太學的舊址改建的。北宋太學的舊址原在內城朱雀門外附近,有北宋嘉祐年間所刻的全部儒家必讀的石經,用篆楷兩體書寫,世稱二體石經。金代貞祐年間(1213-1216年),為抵御蒙古,金人將內城擴大,太學剛在拆遷的范圍。金人在匆忙中將太學遷移東南城下,石經亦隨之遷移。金亡以后,元人即以其地改建為汴梁路學。那時石經堆積如山尚未樹立起來。元代中期,曾整理石經,發(fā)現已殘缺不全,就予以修復,李師圣撰《修復汴梁石經記》敘述了這次修復的經過。元代晚期,汴梁遭受水患,學宮受水淹圯,石經再次受到沖擊而殘缺。明永樂五年(1407年),稱開封府儒學,……[詳細]
  鐵犀牛在開封北門外2公里的辛莊回龍廟內,是明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于謙所鑄造。由于當時黃河水患連連,故鑄此物鎮(zhèn)水。明末的水災,將廟宇沖毀,鐵犀牛亦遭淹沒,一直到清順治年間人們才將它挖出?滴跞(1691年)重修廟宇,名鐵犀牛鎮(zhèn)河廟,將鐵犀牛置于廟內。鐵犀牛高約2米,背上鑄有文字,落款“正統(tǒng)十一年歲在丙寅五月吉日浙人于謙識”。鐵犀牛,高2米,圍長2.5米,周身烏黑,頭頂生角,雙目炯炯。當時于謙將它放置的位置是面南朝北,希望試戴守護開封城。背上刻有于謙所書《鎮(zhèn)河鐵犀銘》。鐵犀銘全文為:百煉玄金,溶為直液。變幻靈犀,雄威赫奕。填堤提防,波濤永息,安若泰山,固若磐石。水怪潛行,馮夷絕跡。城府堅完……[詳細]
  宗公祠位于開封市西門大街北側,為留念北宋名將宗澤而建(一說為留念宋國公馮勝而建,稱宋公祠)。關于該祠,清朝《祥符縣志》中多有紀錄,F存為清朝修建,有拜殿、大殿及配房等。拜殿為卷棚歇山式,大殿及配房為硬山式。此中拜殿與大殿屋面勾聯搭而成,使整座院落形成了富有變化的屋面方式。宗公祠修建翼角挺拔,檐部施有單翹三踩斗拱,全體作風乖巧奇麗,修建結構方式頗具古意,反應了河南處所修建襲古的作風。出格珍貴的是修建構件上尚保留有珍貴的現代河南處所彩繪,這些都使得宗公祠具有極高的史書、藝術、迷信價直。清初順治年間《祥符縣志》“宗公祠”條目紀錄:“二月十六,八月十六日祭在縣治東南祀宋東京留守宗澤、贈觀文殿學士,謚忠……[詳細]
  開封府文廟欞星門原在文廟內,現已臨街,并因路面抬升而略顯低矮。其建筑結構為抬梁式,以四根通天柱支撐,柱頂飾石雕走獸。柱間朱扉三座,中間一座略高,門上各施斗栱,頂為綠琉璃筒瓦,并有脊獸。門前還有石獅一對,亦是文廟原物。1991年,欞星門被公布為開封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8日,被列入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開封北清真寺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順河回族區(qū)鐵塔四街和內環(huán)東路北段的交叉口附近,俗稱北大寺。是開封市區(qū)內最具歷史、最富盛名的四所清真寺之一。其余三所分別為開封東大寺、善義堂清真寺、文殊寺。也是回族人口眾多的開封古城中的清真寺十三坊之一。北清真寺大殿左角門有石刻一方,篆書“龍馬負圖處”五字,下款“嘉·二年三月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包拯”正書。此碑為清乾隆五十年(1785),河南布政使江蘭在開封市郊黑崗口黃河大堤下掘出。出土后曾建祠蓋亭進行收藏。后祠亭圮廢,碑遷入寺內。是包拯為數不多的存世遺跡之一。寺中亦存有宋、清碑刻,其中刻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阿拉伯文《可蘭-碑》,是研究伊斯蘭教的珍貴資料。20……[詳細]
  河南省立第一工業(yè)學校舊址時代:近代地址:開封市龍亭區(qū)北道門街文保碑上寫著現存辦公樓一座、配樓兩座、圖書室及土丘。楊靖宇將軍曾在此校就讀。……[詳細]
  【中共豫陜區(qū)黨委機關舊址】在開封市西大街3號。為二層樓閣式建筑,上下共8間,有樓梯可登二樓,典雅的木格門具有清代風格,二樓有走廊欄桿,憑欄可俯瞰鬧市。1925年5月,中國共產黨豫陜區(qū)委在鄭州成立,王若飛任書記,黃平方為副書記。負責工運工作的先后是王荷波、張昆弟、李震瀛;負責組織工作的是張景增,負責宣傳工作的是馮品毅,負責青年運動的是李求實。區(qū)委成立不久,即從鄭州遷到開封西大街這所樓房。1925年9月1日,在豫陜區(qū)委的領導下,由肖楚女士主辦的《中州評論》正式出版。這個時期,由于我黨和國民二軍有-關系,豫陜區(qū)委機關可進行半公開活動。在王若飛領導下,機關人員積極活動,發(fā)展了許多黨、團員,做了大量的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