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雅書院舊址位于廣州市西村西增路。是兩廣總督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一所高等學府。以城西源頭鄉(xiāng)為院址,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籌建,清光緒十四年建成。同年6月開學,招收廣東、廣西兩省的貢生、監(jiān)生各100名。集中住宿,學制3年。廣雅書院坐北向南,四周設有護院河,占地面積達12萬平方米。在中軸線上有院門、山長樓、禮堂、無邪堂、冠冕樓;兩側設東齋和西齋,分別為學生住宿用;還有清佳堂、嶺南祠、蓮韜館等。光緒二十七年清政府下令廢書院后,廣雅書院改為兩廣大學堂;光緒二十九年又改為兩廣高等學堂。民國后改為省立第一中學。民國24年(1935年)改為廣雅中學。由于數(shù)歷兵燹,大部分建筑皆被破壞,現(xiàn)只保留山長樓和冠冕樓。濂溪……[詳細] |
通福橋(五眼橋),位于石圍塘街五眼橋村,橫跨秀水涌,橋長44.6米,寬2.9米,是一座五孔石拱橋,廣東人稱孔為眼,故又稱五眼橋。橋的造型和結構別具特色,寬孔薄殼,五孔以中間一孔最寬,其余四孔稍窄,兩邊對稱。橋兩頭為臺階式,石級坡度小,便于轎馬上落。橋于明朝萬歷四十年(1612年)由戶部尚書李待問(南海人,明朝萬歷1604年升為進士,官至都御史,后因母病辭官歸鄉(xiāng))捐建。歷史上,該橋為省佛大道第一橋,是交通要道。清朝嘉慶年間,該橋曾重修,并保存至今。人們?yōu)榱思o念李待問,習稱李公橋,又因其五孔造型,俗稱為五眼橋(廣州方言稱孔為眼)。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南?h志》刻本卷二建置志橋梁一目載:“……[詳細] |
錦綸會館又名錦綸堂,現(xiàn)位于中國廣州市荔灣區(qū)康王南路康王路隧道北出口的西測,原位于下九路西來新街,是一座清朝的祠堂式建筑。錦綸會館始建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道光24年(1844年)重修。會館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92平方米,是一座祠堂式的三進深磚木結構的建筑,其鍋耳屋的外觀具有濃厚的嶺南建筑特色,館內保留有不少木雕、磚雕、陶塑、碑刻等。錦綸會館原是廣州絲織行業(yè)股東公會,1949年后改為民宅,其房屋結構基本保持完好,成為廣州保存下來的唯一近代專業(yè)會館。館內完整保留了二十一方歷史碑刻,是研究清代資本主義萌芽和廣州商貿發(fā)展的重要實證。2001年建設康王路時,為保護這座古建筑,對其進行整體平移。工……[詳細] |
中國致公黨中央黨部舊址位于廣州市荔灣區(qū)多寶路221號、223號,可惜作為辦公地主體的223號,因興建地鐵于1996年被整體拆除。221號是一棟五層的洋樓。不足100平方米的一樓店面曾經是一家名為“潮寶小食店”的店鋪,以出品一碗碗帶蔥花香的熱氣騰騰的魚蛋粉和牛腩面,為附近市民所熟悉。2015年,這棟老房子搭起了圍蔽進行修繕,隨著施工圍蔽的拆除,一棟修葺一新的民國洋樓重新出現(xiàn)。與此同時,221號房間復原為60多年前致公黨中央黨部從香港遷回內地的辦公之地。1999年7月,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廣東郵務管理局舊址,即廣東郵務管理局大樓是一幢近代西方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該樓坐落于沿江西路43號,由英國建筑師丹備設計,1916年落成開業(yè)。該樓平面略呈梯形,坐北向南,面積1740平方米,南主樓三層,北副樓二層,均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南立面以希臘愛奧尼式巨柱通貫二三層,造型優(yōu)美典雅。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粵海關是我國政府最早設立的海關。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廣州設立粵海海關作為管理對外貿易的行政管理機構,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粵海關稅務司在現(xiàn)關址正式建立公署。粵海關大樓(俗稱大鐘樓)就位于廣州沿江西路。它原建于1860年,是兩層簡陋的樓房。1872年,樓房因被白蟻蛀蝕改建。1899年又遭火災毀壞重建。民國元年12月9日,又遭大火,樓層嚴重受損,已難修補。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粵海關大樓工程在現(xiàn)址奠基,民國五年落成。1913年政府重建,于1916年秋建成;浐jP大樓由英國建筑師戴衛(wèi)德•迪克設計,建成一座白色古羅馬風格的建筑,成為近代西方新古典主義建筑代表作之一……[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