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南京市 > 玄武區(qū)旅游

玄武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中山陵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北依青山,南臨平川,依山就勢,氣勢雄偉,使人有仰止崇高之感。孫中山先生1925年逝世于北京,臨終時他希望將遺體葬于南京鐘山,故死后其靈柩暫厝于北京香山碧云寺內(nèi),為了尊重他的遺愿,于翌年3月12日在他逝世一周年之日,在鐘山開始建墓,至1929年春落成,同年6月1日就將其靈柩從北京移葬于此。中山陵的設計頗具匠心,整個陵園像一座震民覺醒的大鐘,門前廣場南面石臺上的銅鼎,似鐘頂?shù)膾煦^,半月形的廣場,如鐘頂圓弧,兩側(cè)圍墻似鐘形的兩邊,漫長的墓道如系錘的繩子,墓室的圓頂似鐘錘。這是象征著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于民主革命,喚起民眾-壓……[詳細]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陵墓,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區(qū)建筑規(guī)模最大的帝王陵寢,陵垣周長達22.5公里。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第27屆會議決定,將明孝陵與北京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朱元璋的陵墓花了十七年時間建成,F(xiàn)存的僅為陵園最后部分。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筑的神道;神道上立有石獸、石人,陵園的宜城有遂逍可登其頂,頂?shù)恼杏惺獭按松矫魈嬷埂,二是陵寢主體建筑,即是朱元璋葬地。門內(nèi)四方城有朱棣為其父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明孝陵布局宏雄,規(guī)制嚴謹,陵神道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并影響了明清兩代,現(xiàn)存下馬坊……[詳細]
  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年曾是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朝為江寧織造署、江南總督署、兩江總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均以此為“行宮”。1853年3月太平軍占領(lǐng)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興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太平天國天朝宮殿(天王府)。清軍攻破南京后,焚毀宮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兩江總督署。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劉坤一、沈葆楨、左宗棠、張之洞、端方等均任過兩江總督。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fā)后,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此處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并組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的國家政權(quán)──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4月,臨時政府結(jié)束,在這里成立了以黃興為留守的……[詳細]
  梅園新村紀念館位于南京市漢府街18一1號,從-向東步行數(shù)百米即達。該館由漢府街18一1號的新館址和梅園新村17號、30號、35號4處組成。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為首的0代表團曾在此辦公和居住。梅園新村紀念館位于漢府街,解放前是中國0代表團在南京的辦公原址。0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由0代表團辦事處舊址、國共南京談判史料陳列館、-銅像、-圖書館等組成,這里依舊保持著民國時期近現(xiàn)代歷史的遺跡和風貌。其中,舊址梅園新村30號、35號、17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共南京談判史陳列室,運用聲、光、電等現(xiàn)代化的陳列展示手段,展出大量珍貴歷史照片和文獻、文物。-圖書館是全國第一家-圖書資料研……[詳細]
  在中山東路和黃埔路交叉口的東北一側(cè),有一處占地56000多平方;米的寬敞院落。據(jù)《明史》記載,這里曾經(jīng)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西花園舊址。當年朱元璋征集30萬兵工興建明故宮,此為存放食品和水的倉庫,又名“西苑水晶臺”。如今水晶臺已是蕩然無存,透過鑄鐵雕花的鐵圍欄,院落里翠綠的草坪上,自西向東呈“品”字形橫亙著三幢古色古香坐北朝南的巨大宮殿。這組建筑就是民國時期國民黨勵志社總部的所在地。勵志社創(chuàng)立于1929年左右,是蔣介石效仿日、美軍隊建立的一個軍官俱樂部性質(zhì)組織勵志社在當時被戲稱為是“尖、卡、斌”機構(gòu),為什么呢?因為勵志社雖不是國民黨正式黨政機構(gòu),卻在全國各地都有分支,不大不小是為“尖”;它只是個后勤……[詳細]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最著名的天文臺之一。紫金山天文臺建成于1934年9月,臺位于紫金山第三峰上,處于中山陵園風景區(qū)內(nèi)。它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綜合性的現(xiàn)代天文學研究機構(gòu)。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至今已有68年的歷史。紫金山天文臺的建成標志著我國現(xiàn)代天文學研究的開始。中國現(xiàn)代天文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和天文臺站大多從這里誕生、組建和拓展。由于其在中國天文事業(yè)建立與發(fā)展中做出的特殊貢獻,被譽為“中國現(xiàn)代天文學的搖籃”。幾十年來,出色地完成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測軌預報方案的制定等一系列重要任務,尤其是于1994年7月對蘇梅克維9號彗星與木星碰撞事件進行了預報,受到國……[詳細]
  中央研究院舊址,原國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6月-1949年4月)是民國最高學術(shù)研究機構(gòu),直隸于國民政府。1928年6月中央研究院成立后,陸續(xù)按學科分科設置各研究所,到1937年抗戰(zhàn)發(fā)生時為止,已設立物理、化學、工程、地質(zhì)、天文、氣象、歷史語言、心理、社會科學及動植物等十個研究所,F(xiàn)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江蘇省科技廳所在地?傓k事處大樓坐北朝南,是一座仿明清宮殿式的建筑。大門兩側(cè)及圍墻東側(cè)共建有三座方形攢尖頂警衛(wèi)室,其風格與大樓一致。大樓建于1947年,由基泰工程司楊廷寶建筑師設計,新金記康號營造廠建造。大樓高三層,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單檐歇山頂,屋面覆蓋綠色琉璃筒瓦,梁枋……[詳細]
  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批1982年2月太平天國天王府1853年南京市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長江路292號。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一帶在明朝時曾為漢王府,清朝時為兩江總督衙門所在地。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占南京,之后就定都于南京,改稱天京,并在兩江總督府衙舊址的基礎(chǔ)上,修建宮室,作為天王洪秀全的王府。1951年,在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一百周年之際,由郭沫若題寫碑文的“太平天國起義一百周年紀念碑”,立于天王府的照壁前,供游人緬懷憑吊。太平天國天王府是太平天國的宏偉建筑,規(guī)模極大,周圍十余里,重墻兩道,每道圍墻都高達二丈多高。建筑分外城、內(nèi)城兩部分,兩城分別名為“-”和“金龍城”。-的正……[詳細]
  導游應天府的正南門——中華門,古稱聚寶門,是南京城墻上最大的一座城門,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城堡。甕城工程雄偉,結(jié)構(gòu)復雜,城分兩層,門有四重,建有27個藏兵洞,能藏兵3000。它是我國最大的甕城,現(xiàn)設有甕城歷史陳列室。南京城墻全長33.5公里,高度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墻,每磚側(cè)石均有造磚者的府縣官衙和年月日,規(guī)格一致,筑成時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十分堅固,屹立數(shù)百年,巍然無恙。城墻上有碉堡2000座,城門24個。保存比較好的有城南中華門、西北挹江門、城東北玄武門、城東的中山門等。交通游2、游4、2、16、26、33、49、88、101、102、1……[詳細]
  國立美術(shù)陳列館舊址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長江路266號,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今江蘇省美術(shù)館的前身,于1936年建成,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美術(shù)館,它代表著中國美術(shù)館事業(yè)正式開始,1960年更名為江蘇省美術(shù)館并沿用至今。國立美術(shù)陳列館曾經(jīng)舉辦過很多影響力很大的展覽,包括好幾屆全國美展以及各種國畫、油畫、版畫的大展。1937年舉辦的“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美術(shù)展覽”,從南京圖書館保存至今的《第二次全國美術(shù)展覽專集》看,該展籌備會委員和審查委員藝術(shù)身份之顯赫,參展藝術(shù)家作品分量之重,展覽規(guī)模之大,在整個20世紀,沒有一次美展能夠超越。2018年11月24日,國立美術(shù)陳列館舊址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chǎn)項目”……[詳細]
  南京廖仲愷何香凝墓位于鐘山南麓天堡城下,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qū)。明孝陵以西,面臨前湖,環(huán)境幽美,建筑雄偉。這座墓葬原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它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廖仲愷(1877-1925年),字恩煦,廣東惠陽人,同盟會的骨干, 孫中山先生的親密故友。在中國0提出組織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后,他協(xié)助孫中山改組-。孫中山逝世后,他堅持“ 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三大政策,為-右派所不容,1925年8月20日在廣州-中央黨部門前被刺遇難, 1926年6月,其靈柩由夫人何香凝女士運來南京,9月于此舉行國葬。 何香凝(1878-1972年),廖仲愷夫人,廣東南海人,生于香港,早年留學日本。1……[詳細]
  南京明城墻東傍鐘山,南憑秦淮,西據(jù)石頭(即清涼山、石頭城),北控后湖(即玄武湖),自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八月開工興建,至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十二月完成,歷時二十年零四個月之久。南京明城墻,從內(nèi)到外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墻構(gòu)成。目前,人們習慣所稱的“南京城墻”,實際上是南京明城墻的京城。南京城墻長達35.267公里,高度一般在14米至21米之間,最高處達25米,可謂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城垣。南京城墻用巨大的條石砌基,用巨磚砌筑墻身,以糯米汁拌石灰漿作粘合劑,十分堅固。沿城有垛口(雉堞)13616個、窠棚(堡壘)200座,均為御敵之用。沿城-尚有數(shù)十米寬的護城河,可謂“金城湯池……[詳細]
  北極閣是南京城內(nèi)的一座丘陵,又名欽天山,位于鼓樓東面,北依臺城、玄武湖,西連鼓樓崗,東連覆舟山,因劉宋時山上建立日觀臺而得名。北極閣是南京城內(nèi)的一座丘陵,又名欽天山,位于鼓樓東面,北依臺城、玄武湖,西連鼓樓崗,東連覆舟山,因劉宋時山上建立日觀臺而得名。古名“雞鳴山”,因形似雞籠又名“雞籠山”,明時“國朝于山巔置儀表,以測玄緯,名觀象臺,更名欽天山”。南朝時為皇家苑囿。明洪武十八年復建觀象臺。清康熙七年,清皇室將觀象臺天文儀器全部運至北京,建“萬壽閣”、“御碑亭”。1927年,竺可楨籌建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同年在此建立中國近現(xiàn)代第一個國家氣象臺——北極閣氣象臺;為中國近現(xiàn)代氣象發(fā)祥地。1948……[詳細]
  鐘山建筑遺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紫金山主峰頭陀嶺南麓。鐘山建筑遺址是一處南朝祭壇遺址,包括一號壇、二號壇及附屬建筑遺存,南北長300多米,占地兩萬多平方米。該遺址1999年被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被認為是劉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所建的國家北郊壇遺存。2000年,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中山陵園管理局的配合下,對六朝時代大型祭壇中的2號祭壇進行考古發(fā)掘。在發(fā)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處祭壇附屬建筑遺存。2號壇位于1號壇的北面,地處鐘山主峰南坡一突出于主山體的山嘴尖部,其東、西兩側(cè)為峽谷所環(huán)抱,谷水匯聚于山前形成小湖。兩壇相距約10米,2號壇高出1號壇23.18米,兩處祭壇均作南北走向,平面為方形。新發(fā)現(xiàn)的附屬建……[詳細]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筑群,位于現(xiàn)今南京市玄武區(qū)黃埔路,為一處西方古典建筑風格的建筑群。最初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駐地,1946年后為國民政府國防部駐地,F(xiàn)為南京軍區(qū)司令部所在地。該建筑群由張謹農(nóng)等設計,楊仁記營造廠建造,占地面積23499.8平方米。自1928年至1933年,建造了大量的校舍,計有西式平房62幢,西式洋樓17幢,共1075間,形成以西式建筑為主調(diào)的建筑群。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央大學舊址分散于現(xiàn)南京、重慶、成都等地。1928年5月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設文、理、法、工、農(nóng)、醫(yī)、教育七個學院,學科設置之全和學校規(guī)模之大為全國各高校之冠。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中央大學遷至重慶松林坡,借用重慶大學校址辦學,后又在的柏溪建設了,抗戰(zhàn)勝利后。1949年8月8日,南京解放,由于南京不再是首都,接管委員會將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定名南京大學,沿用至今![詳細]
  靈谷寺在鐘山東南麓,中山陵以東,相距約1.5公里。其前身名開善寺,建于獨龍阜上,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為安葬名僧寶志的遺骨所建,寺內(nèi)不有寶公塔。至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為在獨龍阜上建造明孝陵,遂將寺和塔遷移至此,并改名靈谷禪寺。????靈谷寺原有規(guī)模很大,殿宇眾多,至清咸豐年間一場大火,只剩一座無梁殿,該殿因全用磚砌,不用木料而幸免于難。至同治年間重修,規(guī)模大為縮小,現(xiàn)僅有大雄寶殿、觀音殿、無梁殿、玄奘紀念堂及藏經(jīng)樓、法堂、祖堂等建筑,紀念堂內(nèi)供玄奘像,像前有玄奘頂骨紀念塔,兩側(cè)陳列玄奘譯撰的佛經(jīng)317冊。后院為花園,名“深松覺苑”,建有松風閣,景色幽麗。????1928年-政府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