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表約2.5米發(fā)現(xiàn)該墓群,占地面積約,占地面積約120平方米,墓向東南,成扇形內(nèi)分布4座墓,為土坑豎穴,其中3座為夫妻合葬,另為單棺葬。木棺長2.5-2.6米,寬0.75米,高0.8米,棺前均置一陶罐,上覆蓋大碗,棺內(nèi)頭兩側(cè)置白瓷盤、碟、腰部有小陶酒壺、足部放白瓷缽或灰黑色盆。隨葬品多為唇口白瓷碗、白釉瓷缽、灰陶盆,……[詳細] |
1998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占地面積約1萬多平方米,其西端近200平方米被挖為魚塘,沿塘邊可見多口棺木殘疾。溝邊、農(nóng)田中可采集到青釉瓷罐、碗、醬釉壺的殘片以及“開元通寶”“宋元通寶”錢幣等![詳細] |
距地表0.5米,發(fā)掘唐墓,面積約8萬平方米,高出地面近1米,搶救性發(fā)掘唐墓4座,均為凸字形券頂磚室墓,長2.45-2.15米,寬1.43-1.1米,其中有2座為夫妻合葬墓;宋墓8座,其中3座為夫婦合葬墓,均為磚室墓,有長方形或凸字形,長2.55-2.1米,寬1.45-1.15米左右。還發(fā)現(xiàn)宋井4口,用弧形榫卯磚砌成,口……[詳細] |
1986年,在距地表約1.5米黃土層內(nèi)發(fā)現(xiàn)印紋硬陶缽、灰陶碗、酒杯、罐等共9件,及少量銅錢,皆銹蝕難辨字形。器物出土時呈“一”字形排列,因棺木伸入鄰屋地下,不便清理,故墓葬情況不明![詳細] |
1996年修筑公路取土時挖毀豎穴土坑木棺墓1座,形制具體情況不詳。出土漢代釉陶壺、罐、銅鏡等。……[詳細] |
墩呈臺狀,高1米,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20世紀70年代以來,村民挖土,先后發(fā)現(xiàn)土坑豎穴木棺墓9座,均為單棺葬,棺用整段楠木刳鑿制成,長約2.6米,寬約0.8米,方形,粗約6厘米,高0.4米。棺底四角伸出木腳,方形,粗約0.6米,高0.4米。出土時大部分棺板塌陷,隨葬品棺內(nèi)外皆有,棺前置釉陶壺、罐5只,擺成梅花形圖案……[詳細] |
分布在走馬溝(小河)東岸,這里是縣境最高地區(qū),古為射陽湖東大堤,后為淮安府至鹽城縣的驛道。建南村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先后發(fā)現(xiàn)土坑木棺墓10多座![詳細] |
墩存高0.8米左右,面積約150平方米。1975年清理豎穴土坑木棺墓1座,棺長約2.3米,寬0.85米,高0.82米。清理隸書“別部司馬”瓦鈕銅印1顆,印高1.7米,長2.3米,厚0.8米,以及釉陶壺、灰陶罐等![詳細] |
1977年發(fā)現(xiàn)豎穴土坑木槨墓1座,遭破壞,形制具體情況不明。出土泥質(zhì)灰陶繩紋罐、帶蓋三獸足陶鼎等![詳細] |
村民在墩東部挖毀豎穴楠木棺一具,墩呈臺形,高0.7米,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1958年,村民挖毀土坑木棺一具,隨葬品有釉陶壺、罐、鐵劍、“五銖”錢等![詳細] |
董家墩在上岡鎮(zhèn)西北1.2公里,墩存高約0.8米,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呈臺形,其中心部位曾發(fā)掘石槨墓1座,長3米,寬0.82米,高1.3米。用長0.8米,寬0.75米,厚0.15米的成型塊石砌成。槨頂鋪2塊長1.5米,寬0.8米,厚0.15米的巨石,槨前石門兩扇,有門窠凹槽,內(nèi)西北角有“四銖”“半兩”銅錢10000……[詳細] |
上岡鎮(zhèn)草堰口鎮(zhèn)的漢墓分布在古東沙崗、中沙崗上(俗稱頭道崗、二條崗)南北走向,皆為古海岸沙丘貝殼堆集而成,相距3公里。這里地勢高爽,故先民選為殯葬的地方,上述三村先后出土6座漢墓![詳細] |
上岡鎮(zhèn)岡北村舊有三里庵小廟,后廟毀,墩存,殘高0.7米,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1996年冬,村民賣土,挖毀兩座豎穴楠木棺墓,其中一座墓下面鋪三根圓形楠木,長4米,直徑30厘米,上鋪棺板,棺內(nèi)出土100多件陶制人馬俑,陶人高13厘米,馬俑高約15厘米,長約20厘米,均隨泥土運入窯廠軋碎。另一墓出土釉陶壺、罐、銅鏡、五……[詳細] |
墩高0.8米左右,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1991年村民挖毀三具豎穴土坑槨墓,具體情況不詳,出土釉陶壺、罐、劍、銅鏡等。……[詳細] |
位于清嘉慶九年(1804)新興場鹽課司署,由新興場鎮(zhèn)北遷至上岡鎮(zhèn)。建署房九十九間半,有壁、門、樓、堂、廊、舍規(guī)模較大。清光緒《鹽城縣志》載,道光年間(1821-1850)所轄南十灶北七灶。鼎盛時,歲供鹽22萬桶,每桶200斤。該署建筑后被拆毀,改為鎮(zhèn)南中學操場,僅存“兩淮鹽運使司告示牌”,現(xiàn)存縣博物館![詳細] |
清初在草堰口設小關(guān)營,建都司署,常駐官兵300人,坐馬70余匹,北與廟灣營,南與鹽城營對哨,備海防,受狼山總兵節(jié)制,今鎮(zhèn)政府大院即其營盤遺址![詳細] |
墩為四方形,寬闊均3.3丈,高1.8丈,墩四周遍植笆籬、柳草、防風卷墩土倒塌。近年村民賣沙,墩已毀![詳細] |
明代中期境內(nèi)西塘河淤塞,上游高寶興泰諸縣積水受澇,萬歷二十年興化縣令歐陽東風,督率數(shù)萬民工疏浚西塘河,竣工時于該河東巖堆土筑高臺,上建水神廟。今高臺已被夷平,上建神臺公路大橋![詳細] |
嘉靖三十八年(1559)朝廷派通政使唐順之巡視鹽城,在今范公堤一線增兵設烽堠(烽火墩)用于防倭寇登陸時報警,墩殘高0.7米,底徑9米。距此墩北約1000米,也有一烽火墩,殘高0.6米,底徑約8米![詳細] |
大團口為古鹽阜區(qū)域三大?谥唬牒?谝延偃。殘存河寬約50米,深3米,長10余公里!犊讜肪砣d:“沙溝港迤東海岸有洋麻港”,大團口古名沙溝港![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