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區(qū)AAAA 門源油菜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門源縣,是青海省及西北地區(qū)的主要油料產(chǎn)區(qū),由此,這里的油菜花也成為了一種美麗而蔚為壯觀的人造景觀。另外,這里油菜花的種植范圍是,它西起浩門河畔的青石嘴,東到大通河畔的玉隆灘,北到與甘肅省交界的冷龍嶺,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綿延數(shù)十公里。夏日時節(jié),走進青海門源回族自治縣,恰如走進一幅渾然天成的油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是全國最大的油菜花海,是中國北方小油菜的發(fā)源地,也是我國重要的蜂產(chǎn)品生產(chǎn)基地,連片種植面積達30余萬畝。每年用青稞和油菜布局種植的“大地藝術(shù)”景觀,成為展現(xiàn)花海奇觀的窗口,廣泛受到游客青睞。由此百里油菜花海景區(qū)先后獲“中國最美油菜花海”、“中國最……[詳細] |
旱臺民兵連連史館AA 門源縣泉口鎮(zhèn)旱臺民兵連連史館位于旱臺村魯青園廣場,按照“尊重歷史、把握重點、凸顯特色”原則,通過走訪老兵、尋找實物、查閱文獻等舉措,深入挖掘整理旱臺民兵連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時期形成的黨性教育資源及精神內(nèi)涵,并充分展示。連史館展廳面積185平方米,采用視頻、展板、沙盤等多種形式再現(xiàn)當時的行軍路線、剿匪情況等革命活動事跡,從不同歷史時期展示了旱臺民兵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戰(zhàn)斗史、發(fā)展史和奮斗史,同時也展現(xiàn)了泉口人民不畏艱難、戰(zhàn)天斗地、爭站排頭的時代風采。此外,還把教育基地延伸到魯青緣文化廣場,通過開展民兵訓練體驗課堂等活動,讓黨員群眾在日常生活、休閑活動中接受紅色教育。旱臺民兵連,始建于195……[詳細] |
魚兒山地處冷龍嶺、達坂山和浩門河匯合的獨特風景線上,位于仙米國家森林公園入口處,麻當峽口的風景帶上。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清泉溪流,高山峽谷,蒼松翠柏,山水動靜都薈藝在這里,多樣的地貌景致,豐富的民風民俗,構(gòu)成了多姿多彩的山水生態(tài)園,園內(nèi)風景美不勝收。……[詳細] |
三道峽由馬蓮灘向北折,就會到達珠固峽內(nèi)最著名的“小三峽”。這小三峽,便是藏族史籍中所稱的由“猛虎、蒼龍、羅剎和金剛”共同把持的通向東!笆ゾ场钡娜狸P隘。三道峽谷層層環(huán)列屏障,來自東海的河流從刀劈般的峽谷中奪路而出,透出一股誘人探究的神秘,引出一段久遠的藏族神話,F(xiàn)在,就讓我們的心隨這清流安靜下來,懷一種崇敬走進“三峽”,走進神話和傳說的故事里。格薩爾藏劍洞位于東海大峽谷景區(qū)頭道峽的峭壁上。這一峭壁以青藏高原上罕見的奇跡和鬼斧神工的內(nèi)涵,令人震嘆不已。左邊的山峰,形如雄峙的猛虎,有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虎威霸氣。右邊的山鋒,如千仞鐵壁、萬仗銅墻,使人忘而怯步,無路可奪。這里便是“猛虎守衛(wèi)”的大門![詳細] |
仙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青海省森林面積最大的林區(qū)-仙米林場。1996年青海省林業(yè)局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2003年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仙米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東北部,距門源縣首府浩門鎮(zhèn)30公里,距省府西寧市108公里。北與甘肅省肅南縣西營河林場接壤,東與甘肅省天?h毗鄰,南與青海省互助縣北山國家森林公園相連,西與本縣東川鎮(zhèn)連接,縱貫本縣東川、仙米、珠固三個鄉(xiāng)鎮(zhèn)。公園坐落于絲綢古道輔道上,地理位置獨特、夏季氣候宜人、自然生態(tài)優(yōu)美;園區(qū)內(nèi)民族文化燦爛、歷史遺存豐厚、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具有得天獨厚的森林旅游優(yōu)勢。全園面積達14.8萬公頃,物種繁多,公園分為崗隆石窟、杜……[詳細] |
浩門古城浩門古城距門源縣城東南三華里,該城南沿高崖,北倚高梁,東西皆為深溝,居高臨下,氣勢磅礴。城北背依巍巍祁連山,山勢嶙峋,狀如舒展巨經(jīng)長卷。城墻距浩門河北岸約一華里,高出河床80余米,呈長方形,東西260米,南北240米,底寬4.5米,頂寬4米。僅開南門一座,門寬18米,東西均為封閉城墻,并掘有護城壕,以深壕為塹。城內(nèi)曾有東西南丁字形三條大街,巷道里開,井然有序。城門又隔河相對翠松蔚然的青山,與城呈現(xiàn)為照壁之形,名為照壁山,其形如桃,桃峰直刺云天,橫斷成壁。壁面遍布云杉,間有灌木叢生,常年碧翠,景色十分壯觀,沿南城墻腳,有清泉數(shù)處,泉水突涌,清澈明凈,其味甘美,飲之可口。浩門古城為宋神宗熙……[詳細] |
五色湖圣境東海由上下兩座相連的湖組成,靜靜地安臥在海拔4100米的白圪塔山的懷抱里。這是門源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融雪山、湖泊、原始森林、珍禽異獸、鬼斧神工的溶洞為一體的清幽秀麗的五色湖,在圪塔山巔,由108處泉眼神奇地匯聚成一大一小兩個姐妹湖,湖的東面和西面兩座白色的山峰,一座恰似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一座像慈眉善目的菩薩,分守著姐妹湖,湖色因山體和天象的不同靈動地變幻成五色,傳說中,月牙形的上湖,是勝樂天王的化身,橢圓形的下湖是吉祥天女的化身。崇高的天王、天女,春風化雨,護佑、恩澤著華熱藏區(qū)。藏族高僧東科·多居加措為走進圣地的朝拜者們留下了這樣的祝贊詞:“誰能心中一憶念,既賜殊勝和共同。對一切……[詳細] |
崗什卡雪峰崗什卡高聳于冷龍山,而崗什卡則是冷龍山的最高峰,海拔為5254.5米。雪峰離縣城西北部40公里。崗什卡,門源大地上最凝重最奇雄的詩篇,它被譽為環(huán)西寧夏都第一峰。他傲立天表,顯示出男性般雄渾的身軀,在神奇的自然界和信徒們的心靈散發(fā)出巨大的磁力。崗什卡主峰山體平緩的上部,由第三系砂巖和礫巖組成?瓷先,它質(zhì)地堅硬的水平紋理巖層,構(gòu)成十分誘人的塔式階梯。那寶塔堅實地嵌入它雄渾的身軀。在那塔頂,萬年澆鑄的晶瑩透明的冰川上恒有的銀光如創(chuàng)世之初,空濛中掛著剔透發(fā)亮的冰凌山洞,挺立著透明的冰塔、冰筍、冰菇。四季纏繞的云霧,穿透冰塔林打著呼嘯的長風,不期而至的一次次降雪,和它聳峙大地之巔,迎接著最早……[詳細] |
永安古城永安古城在門源縣城西南方向,距浩門鎮(zhèn)50公里。永安古城始建于1725年,這一年是清朝雍正三年,是清代著名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所建。該城南北為438米,東西為353米,城墻高7.3米,厚6.7米,有腰樓2座,炮臺8座,城下壕溝深1.6米,東西兩門原各建有門樓,永安河經(jīng)城西由北向南流。從城東南看去是九道嶺,嶺上有伊斯蘭教拱北;城西是西鳳山,山頭有烽火臺,山中有山洞5個,俗稱仙人洞,相傳是當年道人們的修身之地。城北所依的,就是疊云翠嶂,蒼茫無際的祁連山。從1725年到1928年的200多年間,這里商賈云集,成為繁華的商貿(mào)重鎮(zhèn)。清光緒年間,門源屬大通縣,當時有個縣令叫賈勛,他最喜歡五言詩,有一次……[詳細] |
皇城草原皇城草原,就是《后漢書》稱為“錦地千里”,當代旅游界權(quán)威評為全國六大最美草原之一的祁連山金牧場。正如天空沒有痕跡,鳥兒卻曾經(jīng)飛過。大草原歲歲新綠,祁連山大草原在人們的記憶中永不磨滅。在這片曾經(jīng)山上風吹蒼狼大纛,山下群馬嘶鳴嘯嘯的穹廬山河,古老的西羌人留下了駐牧扎營的煙跡。匈奴右賢王為失去這塊水草豐美草場,發(fā)出了“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千古嘆息。大月氏人在這里吹奏過尖厲的鷹笛。吐蕃人在這塊營地上栽種下火種。吐谷渾王妃弦化公主在天高氣涼的夏季,用穹廬支起了避暑的夏宮。蒙古闊端王曾經(jīng)建起了自認為金湯永固的皇城……草場移牧,一次次烈火風暴后,在一年年春風里又綠了這片草場。唯有名傳千古的……[詳細] |
崗龍石窟門源縣克圖東崗龍溝的崗龍石窟是青海境內(nèi)保存較為完整的為數(shù)不多的石窟之一。雕鑿于晉代(“崗龍”藏語,意為雪溝,因溝內(nèi)冬季積雪不易消融而得名)。石窟開鑿在南北長100米,高50米的紅砂石崖上,由一尊佛像和一座石塔組成。石塔由蓮共座,覆缽式塔身十三天相輪和日月塔剎構(gòu)成,塔身腹部開鑿有眼光門,其內(nèi)供奉用紅泥制作的許多泥佛像。這是一座典型的-塔,塔身通高6米,座寬2米,石塔左側(cè)鑿有一尊釋迦牟尼佛,高1.2米,寬1.8米,右側(cè)鑿有較小佛像一尊,在塔的北側(cè)還有一座高石崖,崖面上刻有藏文-,六字真言和小塔、小佛像及漢文“寶塔建在戊寅年”等文字。這些石崖上刻制成的佛像。-記錄著這個地區(qū)歷代藏族人對自己信……[詳細] |
大坂山你聽過“走門源,過大坂”這句俗話嗎?在過去,大坂山是去門源的必經(jīng)之路。那時侯的大坂山山高路險,司機們說:“大坂山,鬼門關,汽車冰面上走,老鷹在車輪下旋,死霧纏山眼不見,一不小心滾下山,跌到山底要半年”。為解決這一問題,1995年8月18日總投資1.56億元的大坂山隧道正式開工,經(jīng)過三年零三個月的艱苦施工,于1998年11月28日勝利貫通。隧道位于國道227線(西寧至張掖)104公里至109公里的大坂山越嶺地段。該隧道建成后,避開了大坂山頂積雪嚴重地段,縮短里程5.2公里,天塹變通途,寧張公路從此也四季暢通。而現(xiàn)在翻越大坂山不僅變得簡單容易,而且成了一件賞心悅目的的事。登高才能望遠,而看祁……[詳細] |
仙米寺仙米寺是門源地區(qū)最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距浩門鎮(zhèn)十五余公里,雄距群山之首的冷龍嶺和聞名于世的祁連山脈環(huán)抱寺院四周,環(huán)境十分幽靜。整個寺院依山而建,由低到高,依次而上。從下仰望,高低錯落,猶如樓臺亭閣,蔚為壯觀。由大經(jīng)堂、小經(jīng)堂、佛殿、僧舍、花園等組成了別具一格的建筑群。仙米寺,本名“顯明寺”。16、珠固寺:珠固寺是門源古老的藏傳佛教寺院之一,位于珠固峽解放村,環(huán)山面水,風景秀麗,順治元年(1644年)由西藏哲蚌寺郭莽扎倉的-贊布端智嘉措主持修建,依山就勢,高低錯落在月牙形的山坡上,前面是一座白底金頂?shù)乃髮ΨQ排列著大經(jīng)堂、切拉院、0殿、抓卡山神廟、茶房、探花佛及其余9處-府邸。重檐歇山……[詳細] |
時代:宋門源古城城垣呈長方形,東西長約360米,南北寬約300米,殘高11.7米,底寬30米,頂寬5—8米,夯土層厚10—12厘米,城墻有馬面,寬12米,有甕城呈半圓形,城門一南向。靠近城墻,原有城壕,均填平且建有民房。目前城內(nèi)無任何建筑物。舊時房舍早已蕩然無存,唯破碎瓦片俯拾即是。根據(jù)《西寧府新志、地理、山川》及《大通縣志、建置沿革》記載,門源古城建于宋代,被命名為大通城,浩門河并因城名而改為大通河,具體筑城年代當在1099年宋軍收復河湟地區(qū)至1125年西夏攻占門源期間。關于古城被毀的原因,民間有駱駝客屠城的傳說。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墻西北角豎有青海省人民政府的石刻保護標志。2013年5月……[詳細] |
大通河又稱浩門河,湟水支流,位于青海省東北部,宋代在河畔筑大通城后改為現(xiàn)名。大通河在祁連、剛察縣邊界稱默勒河,在門源縣境內(nèi)稱浩門河,系黃河水系湟水的一級支流。發(fā)源于天峻縣托勒山的木里山泉,以大氣降水和冰川消融為主要補給來源,奔流與走廊南山與冷龍嶺和大通山與達坂山之間的走廊之間,經(jīng)祁連、剛察、海晏、門源、互助、天祝、永登等縣,至民和享堂注入湟水,呈西北—東南走向。大通河流域上游沼澤較多,海拔高,下流農(nóng)田較多,是青藏高原上的絕美風景![詳細] |
聚陽溝景區(qū)位于仙米國家級森林公園內(nèi),海拔2600米,距縣城45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與崗隆石、仙米寺共同組成了仙米藏區(qū)最吸引人的旅游精品線路。春季杜鵑盛開,夏日林海疊翠,秋天色彩斑,隆冬銀裝素真。已開發(fā)景點有達摩圣湖、達摩禪音瀑布、棧道、石刻、塔群、香卡寺等,遠期開發(fā)景點有金雕山、藏佛洞、辯經(jīng)臺、三省石、火燒坡、石門瀑布等,濃郁的藏傳佛教文化、豐富的地方文化與神秘的歷史傳說交織在一起,是旅游、探險、宿營、美食的最佳去處![詳細] |
海圓山觀景臺,位于青海省門源縣青石咀鎮(zhèn)北1公里處,是觀賞門源百里花海最佳之處。門源盆地夏似春。金色的七月,菜花盛開的時節(jié),逐花釀蜜的養(yǎng)蜂人,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云集到這里。田邊路旁,排滿了蜂箱,蜜蜂在花間奔忙,淺琥珀色的蜜汁,在蜂農(nóng)搖動下流淌。七月的浩門川,是花的海洋,也是歌和舞的海洋。每年縣上都要舉辦隆重熱烈的油菜花節(jié),以花為媒,文化與經(jīng)貿(mào)對唱。……[詳細] |
仙米峽位于門源縣城東40公里處,和祝固峽相連,長約40公里,峽中大通河水蜿蜒急流而下,濤聲不絕于耳;兩岸峭壁聳立,松柏樺樹遮天蔽日;林間鳥聲鳴囀、鹿獐隱沒。夏季綠-滴,山澗小溪潺潺,野花競艷,清香撲鼻;秋季層林盡染,紅黃綠色班駁相雜,美侖無比;冬季漫山遍野銀妝素裹,分外妖嬈。微風起時,松濤之聲猶如千軍萬馬奔涌而至,震人心扉![詳細] |
水電走廓作為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浩門河,貫穿全境178公里,蘊藏水電裝機容量38萬千瓦,正在建設中的13座梯級水電站形成高峽平湖,依托優(yōu)勢資源開發(fā)建設的水電走廓捷報頻傳,方興未艾,東旭水電站、雪龍灘水電站、寺溝水電站、久治水電站、石頭峽水電站![詳細] |
駱駝曲流浩門河東流至珠固鄉(xiāng)初麻口,突破一石山堵截,使河水急轉(zhuǎn)南流,此山上部似駝峰,中部似駝項,上下部似駝頭,是駱駝臥伏之狀。河水折繞而流,故稱“駱駝曲流”![詳細] |
冷龍嶺冷龍嶺位于門源縣城東北,頂峰冰川,積雪終年不消。每當夕陽西下,晚霞輕飛,山頂晶瑩白雪,熠熠閃光,時呈殷紅淡紫,淺黛深藍。猶如玉龍遨游花錦叢中,變化無常,故稱“冷龍夕照”。冷龍嶺山體高大、厚重、峰巒疊嶂。巍然屹立的崗什卡峰是冷龍嶺之首,海拔高度為5254.5米,劍峰摩天,時而藍天白云,銀光熠熠,時而狂飚大作,天昏地暗,有時雪崩暴發(fā),龍吟虎嘯,飛雪漫卷,令人膽寒心驚,真是瞬息萬變,玄奧莫測。它集現(xiàn)代冰川的壯觀和完整的植被帶為一體,是科學考察,登山探險和旅游觀光的理想之地。明洪武年間西平侯沐英,西征將軍鄧愈,曾追羌至此。另有史冊記述,公元345年,酒泉太守馬岌對前涼張俊說:“酒泉南山即昆侖,昔……[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