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清遠市旅游

清遠市旅游景點

1、南崗千年瑤寨 A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1
南崗千年瑤寨
  南崗瑤寨位于連南縣城20公里的南崗鎮(zhèn),它是一個比較古老的瑤寨。寨中街道橫直有序,民居古樸整齊,整個寨子的格局十分完美,因而有“大哥排”、“首領(lǐng)排”之稱。寨旁的千頃梯田由山腳向山脊層層延伸,景象很動人。這里一向是攝影愛好者和畫家們采風(fēng)的勝地。南崗千年瑤寨位于連南縣城西南,海拔803米,鼎盛時有民居700多幢、1000多戶、7000多人,被稱譽為首領(lǐng)排。此寨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歷史。據(jù)專家考證,南崗千年瑤寨是全國乃至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保存最為完好的瑤族山寨,整個千年瑤寨占地面積129畝,景區(qū)占地面積250畝,F(xiàn)居住在山寨的瑤民主要有鄧、唐、盤、房四個氏族,F(xiàn)古寨只剩下幾十戶,百多人居住了和保留了368幢明清時期的古宅及寨門、寨墻、石板道等。走進古寨,仿佛進入歷史的時光隧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讓人感受到瑤族歷史的悠久和傳統(tǒng)文化的古典美...古寨外的石墻口,幾棵古老的松柏樹依偎著,仿佛是古寨的最后守護者,跨入石墻口,頓有仿如隔世的感覺。千百年前瑤家濃郁的風(fēng)情畫面一下子……[詳細]
2、燕喜山
推薦2
燕喜山
  燕喜山座落在市區(qū)巾峰山腳下,山內(nèi)古樹蒼蒼郁郁,奇泉怪石眾多,亭臺樓閣遍布,摩崖石刻隨處可見。從連州市區(qū)番禺路連州中學(xué)進入燕喜山,只見一座牌坊高6米,寬6.5米,青磚黃瓦,古色古香,橫批有草書“燕喜”二字,上有一對聯(lián)“吏部文章高北斗,連州水石冠南陬”。這是連州人引以為自豪的經(jīng)典名句。正門外側(cè)各有一耳門,耳門上有唐朝吏部韓愈草書“鳶飛”、“鵬搏”。跨過牌坊,回頭一望,橫梁上有“引人入勝”,也有一對聯(lián):“天澤涌泉流入與雙清尋活水,巾峰垂地脈境緣一覽小群山”。沿著古樸莊重的青石板路往北走數(shù)十米,便是鐵城亭。亭雖不大,卻很有紀念意義。1938年秋,日本侵略廣州,國民黨省政府遷往連州,省政府主席吳鐵城在燕喜山向全省人民發(fā)出抗日號召,并題寫“多難興邦”,勉勵民眾,抗擊日寇。次年,州民為紀念吳鐵城這一盛舉,興建了鐵城亭,并把“多難興邦”石碑置于亭中。與鐵城亭相望的是流杯亭,始建于北宋元祜六年,鄉(xiāng)紳們利用天澤泉的溪流,在亭前的草坪上開鑿了一條婉蜒曲折,形似酒杯的淺渠,泉水從淺渠中平緩流過,官吏文人圍在池邊……[詳細]
推薦3
連南三排瑤寨
  三排瑤寨是一個集中反映排瑤族源歷史、文化藝術(shù)、生活習(xí)俗、居住建筑、服飾特色、民間歌舞、體育娛樂等民族風(fēng)情最為豐富、最為全面的旅游景區(qū)。從縣城出發(fā),驅(qū)車盤山而上,沿路綠樹成蔭、山景如畫,不時還能見到穿著傳統(tǒng)民族服裝的瑤胞在趕路。三排瑤寨建在一個高坡上,一排接一排的房屋依山勢逐級而上。寨內(nèi)有小禮堂,瑤胞會為到來的客人表演瑤族歌舞。寨中還有一個長達2米多的腰形長鼓,鼓聲非常洪亮。瑤寨的對面是一個大山谷,谷中群峰突兀,尤如千軍萬馬,面對山谷時有站在司令臺上點兵閱將的感覺,所以這個景點的名稱叫“萬山朝王”。這里有可供游客參觀的瑤族傳統(tǒng)蒸釀酒坊,游客可品嘗到濃香的瑤族米酒,有民間工藝品制作工場,有古樸別致的民居--吊腳樓,有凌空高掛、宛如蛛網(wǎng)縱橫交錯的瑤族“自來水管”--竹排水管,有古老的土法榨油場--榨油坊,有色彩斑斕的瑤族服飾,精巧的瑤族婦女刺繡等。地址: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zhèn)類型:表演民俗村古鎮(zhèn)古村游玩時間:建議1天電話:0763-8515138‎開放時間:9:00-18:00……[詳細]
推薦4
油嶺民俗瑤寨(千戶瑤寨)
  清遠連南瑤族自治縣油嶺千戶瑤寨秀美的風(fēng)光,濃郁的風(fēng)情,擁有兩個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瑤族耍歌堂和瑤族長鼓舞,擁有一個國家級授予的民間歌王和一個省級授予的民間鼓王,令世人矚目。踏入油嶺,看舞聽歌,風(fēng)情萬種入畫來。1998年,油嶺村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稱號。油嶺千戶瑤寨,位于連南(廣東西北部)縣城之西南,座落于約800米高的半山坡上,吊腳樓依山而建,聚居著世界唯一的連南“八排瑤”,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油嶺瑤寨歷史悠久,最多時有房屋近900幢,1000多戶,5000多人,素有“千戶瑤寨”之稱。民居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一律為青磚或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整座寨子橫1300多米,縱900多米,是連南八排瑤風(fēng)情中最豐富、最生動、歷史文化保存最完整且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老瑤寨,是攝影、繪畫和觀光旅游的好地方。油嶺千戶瑤寨始建于唐,擴建于宋,鼎盛于明清,最多時有房屋近900幢,占地近400畝,1000多戶,7000多人,素有“千戶瑤寨”之稱,村落現(xiàn)占地225畝。歷史上,油嶺千年瑤寨曾居過過“陳、何、……[詳細]
推薦5
馬頭石大屋村
  馬頭石大屋村(又稱“九廳十八井”)位于清城區(qū)石角鎮(zhèn)馬頭石大屋村,始建于清嘉慶二年(1797)。相傳鐘姓太公子奇的兒子鐘聲亮暴富后,先后用了十八年的時間將宅院興建起來。建筑坐北向南,廣五路三進帶后樓,青云巷相隔。前院左有門樓,前有池塘和地堂,存有旗桿夾二對,上陰刻“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鄉(xiāng)試第九名鐘得鰲”、“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鄉(xiāng)試第三十九名鐘俊彪”?偯骈78.26米,總進深80.60米,建筑占地面積6181平方米。硬山頂,鑊耳封火山墻。大院從東面門樓進入,中路面闊五間三進,東西路各由三組三間兩廊民居和兩橫屋(各10間)組成。后樓兩層,每層一廳十八房,前有通道梯級,相傳可跑馬上落,所以又稱“跑馬樓”。大屋中為宗祠形制,余為民居,整座宅院結(jié)構(gòu)采用中軸線對稱分布,廳與庭院相互結(jié)合構(gòu)成大型建筑群,為清遠地區(qū)所少見,是一處歷史較為悠久、密集式布局的古村落,類似粵東地區(qū)“百鳥朝凰”的布局形式,亦是清遠地區(qū)古代民居中具有明顯南方風(fēng)格的一個實例。村落承載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有:醒獅、粵劇、粵……[詳細]
推薦6
石泉古村落
  石泉村位于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江鎮(zhèn)政府聯(lián)紅村委會。清朝時期,村民為避匪禍,在石泉山上筑有山寨,因該村位于石泉山山寨的腳下,故稱“寨腳”。全村面積約1.5平方千米,有340戶,1427人。以漢族陳、梁、褟、李等姓氏為主。寨腳村背靠石泉山,村前是三江河。現(xiàn)存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明清時期的門樓、民居、古井和三棵數(shù)百年的古榕、民國二十七年(1938)廣東省國民政府機關(guān)遷來三江,駐扎在寨腳的辦公舊址和時任省主席吳鐵城“義憤難容”題刻。據(jù)資料記載,1983年至1985年,在石泉山上采集到的石器有石斧、有肩石錛、石鏃、石鑿、石磨輪、石環(huán)、礪石,陶器有豆、甕、罐、碗、陶紡輪,印紋硬陶紋飾有回字紋、方格紋、夔紋、菱形紋、云雷紋等,當(dāng)時經(jīng)省專家初步判斷,應(yīng)屬新石器時代晚期。分布面積約30000平方米。遺址對研究連南古人類歷史發(fā)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明洪武年間(1368—1398),寨腳村屬連縣高良堡。清朝時期,寨腳村屬連縣高良上水堡。民國二十年(1931)至建國后的1951年9月,寨腳村屬連縣高良上鄉(xiāng)。195……[詳細]
7、文心逕村
推薦7
文心逕村
  文心逕村位于清新縣浸潭鎮(zhèn)大樹墩村委會文心逕村,相傳為南宋狀元鄒應(yīng)龍后裔聚居地,村域面積0.21平方公里。村邊山勢連綿起伏,蜿蜒而上,在蒼松翠柏中節(jié)節(jié)朝擁,好像一條民間傳說中的蟠龍。半山腰上有一尊奇石,外形酷似一條蛟龍,羅山河似巨龍繞村而過。發(fā)源于大羅山的羅山河,氣勢磅礴,昂首向東,“龍尾”位置上并排矗立著將軍廟和觀音廟,后“龍爪”位置上并排矗立著羅山祖廟和馮陳公殿,前“龍爪”位置上并排矗立著社軍廟和五佛祖廟,最令人稱奇的是,在羅山河與龍須帶河交匯處附近的“龍頭”位置上,赫然矗立著一座龍頭廟!廟門面向大羅山下的文心逕村,活像一條正欲騰云駕霧,飛向天際的巨龍,回首向大羅山和文心逕村道別。羅山河猶如一條奔騰的巨龍,由西往東飛奔而來,而文心逕村正好處在“蛟龍”的心臟位置。據(jù)當(dāng)?shù)剜u氏老人介紹,該村曾有好幾姓人家居住過,但都以家族衰敗而遷徙。為什么鄒氏族人能在這里根深葉茂呢?老人說是因為該村的山和水都酷似蟠龍,南宋狀元應(yīng)龍公的后人憑著祖先的神明“應(yīng)龍而生”。據(jù)悉,文心逕村原名叫“麻心逕”,因為山上盛……[詳細]
推薦8
白米埔村
  白米埔村位于清新縣三坑鎮(zhèn)白米埔村委會,村域面積3.24平方公里。現(xiàn)存建筑有朱氏大宗祠、迎祥門門樓及民居。清乾隆年間,朱姓族人為祀奉先人而建朱氏大宗祠。宗祠坐西南向東北,三間五進,總面闊13.33米,總進深56.3米,占地面積748.8平方米。宗祠前為地坪水塘,地坪現(xiàn)存有“乾隆甲寅恩科亞元升授廣西撫標右營游府朱獻彰立”旗桿夾石一通和立有“光緒甲辰恩科聯(lián)捷進士殿試一甲第二名欽點榜眼及第授職編修臣朱汝珍立”的旗桿夾石一對。建筑為硬山頂,灰塑博古脊,前四進為鍋耳山墻。頭門冬官第面闊三間,進深九架6.3米,前設(shè)雙步廊,以柁墩、斗拱承托前廊梁架,梁架柁墩上雕瑞獸花卉博古,步架間有鰲魚托腳,木蝦公梁上雕刻精美的花卉,上施異形瑞獸斗拱隔架,檐下灰塑蓮花錦紋圖案;內(nèi)置屏門,上懸紅底金字“冬官第”木匾;次間設(shè)包臺。第二進為敦倫堂,面闊三間,進深十一架7米,以瓜柱承托檁條,軒廊步架間有鰲魚托腳,步梁、柁墩雕刻精美花鳥人物,石前檐柱和金柱。明間枋子、柁峰上雕刻瑞獸花鳥及卷云紋,七踩斗拱;梁上懸紅底金字“敦倫堂”……[詳細]
9、下逕古村
推薦9
下逕古村
  下逕村位于清新縣浸潭鎮(zhèn)六甲洞村委會下逕村,村域面積0.19平方公里。從村道走進下逕村,仿佛進入了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村莊三面環(huán)山,聚氣藏風(fēng)。村后,一座突屹高矗的山峰,好似一部正在閱讀的巨型天書,打開的書頁恰到好處,猶如一道天然屏障,抵擋了冬天的寒潮。東面奇峰擎天,直插云霄,早晨托起一輪明月。西面山嶺坡度平緩,長滿郁郁蔥蔥的樹木,遮擋著斜陽的酷熱。惟有南面山坳,是一馬平川,南風(fēng)徐來,一派綠野仙蹤。現(xiàn)存建筑有福清鄒祖祠及民居。福清鄒祖祠為凹門斗式門面,素面門枕石,木門框,門額懸掛“福清鄒祖祠”木匾,墻上彩繪花鳥圖案;內(nèi)置屏門,屏門上 書“椿萱并茂”四字。民居為懸山頂,磚木結(jié)構(gòu),石砌巷道。民居前有地堂和半月形的風(fēng)水塘,兩對年代久遠的旗桿夾石豎立在地堂中央,村民說,從前每逢年過節(jié),村里便豎起族旗,舞動醒獅,隆重拜祭祖先。下逕村“英清古道”上,英清古道是歷史上英商和清商交流貿(mào)易的重要通道,下逕村便自然成為商販路途上休息歇腳的理想驛站![詳細]
推薦10
豐陽古村
  豐陽古村建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豐陽全村姓吳,始祖吳敬元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末年的征南元帥。南唐后主李煜派遣吳敬元大元帥統(tǒng)領(lǐng)一支大軍向南進發(fā),開辟抵抗宋軍的根據(jù)地?墒遣坏揭荒陼r光,南唐即被宋軍滅了。失去了國家的征南統(tǒng)帥吳敬元只好棄甲隱居于此,繁衍了今日的豐陽村吳氏。到北宋年間,其孫子吳世范卻高中了朝廷的進士,官至太子中丞,河南御史,朝散大夫。豐陽古村現(xiàn)在還遺存著豐富的宋代人文景觀和完好的明、清建筑。當(dāng)?shù)厝擞谩耙婚g古廟、兩條古街、三間祠堂、四座門樓”來總結(jié)豐陽古村的建筑,包含了豐陽古村的全部內(nèi)涵,體現(xiàn)了豐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耙婚g古廟”指的是豐溪古廟。豐溪古廟始建于北宋末年,為二進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抬梁式結(jié)構(gòu),古廟前有一棵可蔭蔽數(shù)百人的千年古榕,古廟對面建有古戲臺!皟蓷l古街”指的兩條均用鵝卵石鋪砌的、貫穿古村的古道。兩條古道長約一公里,分別呈南北和東西走向,兩旁店鋪林立,在民國時仍然熱鬧非凡、人聲鼎沸!叭g祠堂”分別是吳氏宗祠、學(xué)忠公祠、勝求公祠。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吳氏宗祠……[詳細]


全部清遠市景點>>>

全部清遠市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