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樂山市 > 犍為縣

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概況

[移動版]

犍為縣位于岷江下游、川西平原西南邊緣、樂(山)宜(賓)涼(山)自(貢)四市州交匯處,是成渝經(jīng)濟區(qū)、攀西經(jīng)濟區(qū)輻射的重要節(jié)點,樂山南翼城市群中心。全縣轄30個鄉(xiāng)鎮(zhèn)347個行政村41個社區(qū)476個居民小組2896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1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萬畝、林地60萬畝、其他農(nóng)用地48萬畝,總人口57萬,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43.2萬。近年來,犍為縣城市區(qū)域不斷擴大,城市面貌變化明顯,縣城建成區(qū)面積達7平方公里,先后創(chuàng)建成全國產(chǎn)糧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整合涉農(nóng)投資試點縣、中央財政小型農(nóng)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全國首批綠色能源示范縣、全國“兩基”工作先進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中國桫欏之鄉(xiāng)、中國茉莉之鄉(xiāng)以及全省擴權強縣試點縣,縣城玉津鎮(zhèn)被國家發(fā)改委列為全國改革和發(fā)展試點城鎮(zhèn)。

犍為縣地處岷江江中下游,位于四川省樂山市東南部,地理坐標東經(jīng)103o43’35”~104oll’48”,北緯29oOl’02”~29o27’47”?h東北與榮縣交界,東南與宜賓縣為鄰,兩南與沐川縣相交,兩北與五通橋區(qū)、井研縣毗連?h城玉津鎮(zhèn)在岷江兩岸,中心位置東經(jīng)103o56’47”,北緯29o12’43”,距樂山市58千米,距成都市183千米,由國道213線連接;江水環(huán)流其東北面,城南為平壩,城西為丘陵。

縣境的地質構造,屬川中臺拱威遠窟窿構造西部(威西地區(qū))及沐川—馬邊弧形褶束,地質構造簡單,斷裂稀少,以東北向或近東西向的平緩褶皺(背斜、間斜)構造為主,褶皺兩翼地層形狀平緩,巖層傾角6°—20°?h境內按地質特征差異,以岷江為界,大致劃分為東西兩部:河東屬威遠窟窿構造西部鐵山背斜;河西屬沐川—馬邊弧形褶束。

河東鐵山背斜從羅城西延壽保,南延定文,直趨伏龍,蜿蜒玉屏,成一弧形脊背,形成淺中丘地形。巖層傾角4°—15°。地層分布以株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和侏羅系下統(tǒng)自流井組為主。

龍孔向斜呈東南向,東起紀家鄉(xiāng),南到孝姑鄉(xiāng)止,形成中丘中谷地形。巖層傾角6°至20°。向斜軸部地層以白堊系夾關─灌口組為主。兩翼有株羅系上統(tǒng)蓬萊鎮(zhèn)組和遂寧組分布。

柏棵──榨鼓向斜呈北北東向。北東起自榮縣縣境,經(jīng)公平到田壩,經(jīng)榨鼓到九井鄉(xiāng)止,形成單斜中立中谷地形。巖層傾角10°至25°。向斜軸部地層以株羅系中統(tǒng)上、下沙溪廟組為主,四周依次有遂寧組、蓬萊鎮(zhèn)組分布。

河西屬沐川──馬邊弧形褶束。從馬邊分南北兩系經(jīng)沐川進入縣境。北系介入羅葉溪和馬邊河之間,包括菜子壩、馬廟等鄉(xiāng)。斷層交錯,溝深壁峭,多形成坪狀低山地形。巖層傾角10°至30°。地層分布以三迭系上統(tǒng)須家河組為主,次為三迭系中統(tǒng)雷口坡組。南系介于馬邊河大龍溪之間,包括同興、雙溪等鄉(xiāng)。分布地層以須家河組為主,自流井組零星出露于上,巖層傾角10°至20°。(見下頁地層系統(tǒng)簡表)

縣境地形東北、西南高、東、南低。東北部的鐵山海拔723米,西南部的梁家山海拔1047米,東部的龍孔鄉(xiāng)海拔358米,南部新民鄉(xiāng)的板板橋海拔305米,呈起伏不平的丘陵、低山地形。岷江、馬邊河流經(jīng)縣境,形成沿河兩岸的沖積平壩。地形特點是平壩、丘陵、山地皆具,以丘陵為主。

根據(jù)地表形態(tài)特征、地形類型成因、海拔高度等,又可分為6個小地貌單元。

緩丘寬谷。面積53萬余畝,分布于鐵山以西、岷江以北的羅城、敖家、壽保、定文、下渡、岷東、舞雩等鄉(xiāng)。海拔400至470米,相對高度10至30米,谷寬50至150米。谷底平坦,比降較小,地勢開闊,田地塊大,光照較好,土壤熟化度較高,是糧食、蠶桑、水果的重要產(chǎn)區(qū)。

單斜低丘中谷。面積29.8萬余畝,主要分布于縣境岷江以東鐵山背斜一帶的五聯(lián)、青獅、金井、共同、紀家、新盛、玉屏、伏龍、下渡等鄉(xiāng)。海拔430至550米,相對高度30至80米,谷寬50-80米,多由上沙溪廟組地層組成,地勢起伏大,坡長陡,谷寬沖長,比降較大,旱地水土流失嚴重。

饅頭狀中丘中谷。面積30.6萬余畝,分布于縣境東部的龍孔、大興、四聯(lián)、公平、龍華等鄉(xiāng)。由灌口一夾關組磚紅棕紅色砂巖夾薄層泥巖組成。巖層近于水平,丘頂圓滑,梯臺明顯。海拔高度450至660米,相對高度50至100米。旱地小塊,多梯臺地,谷寬沖長,田塊較大,比降較小,是糧食、花生和用材林主要產(chǎn)區(qū)之一。

單斜中丘中谷。面積41萬余畝,分布于白果至榨鼓向斜一帶的田壩、鐵爐、榨鼓、龍溪、九井、四平等鄉(xiāng),多由上沙溪廟組和遂寧組厚泥巖組成。因地質作用的不同形成的地形單面山居多,土壤沖刷嚴重。海拔425至597米,相對高度90-100米,是糧食、經(jīng)濟作物的主產(chǎn)區(qū)。

坪狀低山峽谷。面積39萬余畝,分布于馬廟、菜子壩、同興、新政、泉水等鄉(xiāng),屬須家河組地層發(fā)育而來。海拔500至800米,相對高度100至200米。其特點是山高、嶺平、谷峽、田地塊小,是用材林、毛竹林、茶葉生產(chǎn)的主要地區(qū)。

近代河沖(洪)積平壩。面積12.45萬畝,分布于岷江、馬邊河河谷地帶的石溪、塘壩、安樂、洛江、南岸、下渡、孝姑、新民等鄉(xiāng)。岷江兩岸有:石馬壩、鎮(zhèn)江壩、叉魚壩、芙蓉壩、黃旗壩、南門壩、高家營、丁家壩、虎吼壩、望鹿壩等;馬邊河河谷地帶有:老鴉壩、洛江壩、康家壩、南岸沱等,其中以石馬壩、黃旗壩、高家營、丁家壩、洛江壩較為開闊。海拔308至360米,相對高度10至20米。大地形開闊平坦,小地形起伏較多,是糧、油、蔗、煙、茉莉花的主產(chǎn)區(qū),也是良種繁育主要基地。

縣境還多溶洞,僅泉水鄉(xiāng)就有10多處,較大的有泉水鄉(xiāng)黑咡凼洞、羊角洞、響水洞、女兒洞。金井鄉(xiāng)的飛鼠洞。壽保鄉(xiāng)的干溶洞。其中黑咡凼洞溶洞最大,洞內鐘乳石甚多,十分壯觀。此外,鐵爐、紀家、青獅等鄉(xiāng)均發(fā)現(xiàn)有溶洞。

今犍為縣地,秦時屬蜀郡。自漢至隋,大部分時間隸于犍為郡。

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開“西南夷”,置犍為郡?ぶ梧垼ń褓F州省遵義市西)。元光五年(前130年),郡治移南廣(今云南省鹽津縣東)。漢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移治僰道(今宜賓市),后移至武陽(今彭山縣境)。犍為郡初領縣十二,即僰道、江陽、武陽、南安、資中、符縣、牛鞞、南廣、朱提、存阝馬阝、堂瑯、漢陽(見《華陽國志》、《漢書·地理志》)。今犍為縣地當時隸于南安縣(治所今樂山市市中區(qū))。

南齊時,犍為郡治由武陽遷僰道,仍轄南安、冶官等縣(見《齊書》)。今犍為縣地屬南安、冶官等地。至永元二年(500年),廢冶官縣,縣地仍屬南安。

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改僰道為戎州(治所今宜賓市),轄今犍為縣地(見《梁書·地理志》)。

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在原南安縣境設置沉犀郡,立武陽縣(見《北周書》)。這是今縣境置縣政權的開始。郡、縣治均在今犍為縣境(見《隋書》、《太平寰宇記》、《元和郡縣圖志》)。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北周所置沉犀郡,改武陽縣為犍為縣,屬戎州,這是今縣境稱犍為縣之始?h治所在今治東南十五里。據(jù)《元和志》載:“西北至(嘉)州一百五十六里”,“大江、在縣西十步”,“大鹿山,在縣北一里”,“沉犀故城,在縣東南三里”。據(jù)此,當在今河口對岸之寶乘寺地帶,現(xiàn)為孝姑鄉(xiāng)永平村境。煬帝大業(yè)十一年(615年),治所未變,并分出北部縣地設置玉津縣,以江有璧玉津得名。治所在縣北九十里之冠英場(見《清一統(tǒng)志》)。同年,復置冶官縣,今縣地東北部屬之。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犍為縣屬戎州,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改屬嘉州。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嘉州為犍為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犍為郡復為嘉州,犍為縣均先后隸之,治所未變(《舊唐書·地理志》)。乾元元年之后,再無犍為郡,只有犍為縣了。

后蜀明德三年(936年),鐵山僚族攻城,犍為縣治由岷江東岸遷至西岸。“縣南臨大江”,“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其地當在今犍為治所(見《寰宇記》、《清一統(tǒng)志》)。

北宋初,犍為縣仍隸嘉州。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廢玉津縣為鎮(zhèn),并入犍為縣。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縣治所移懲非鎮(zhèn)(見《宋史·地理志》),其地即今清溪鎮(zhèn)。南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犍為縣屬嘉定府。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嘉定府置總管府。屬四川行中書省。領縣七,犍為即其一。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嘉定府為嘉定府路,省冶官縣元代犍為縣治《元史·地理志》失載,但據(jù)《明史·地理志》所記可以推知,縣治在玉津鎮(zhèn)(今五通區(qū)冠英鄉(xiāng))。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改嘉定府路為嘉定府。洪武九年(1376年),降嘉定府為州,直隸四川布政使司,領縣六,犍為即其一。洪武中,縣治從玉津鎮(zhèn)(在今五通區(qū)冠英鄉(xiāng))遷懲非鎮(zhèn)(見《明史·地理志》)。后又移治今縣城玉津鎮(zhèn)。

清初,州縣依舊。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為府。犍為縣屬嘉定府,治所未變。

民國元年,廢道制,府、州、廳由省直轄。置縣公署,設縣知事。犍為縣仍屬嘉定府,縣治在今玉津鎮(zhèn)。

民國2年,劃全省為七道。將府、州、廳一律改稱為縣,以道轄縣。犍為縣屬上川南道。

民國3年,改上川南道為建昌道,犍為縣屬建昌道。

民國19年,撤銷道制,以省轄縣,犍為縣直屬四川省。

民國24年,劃全省為18個行政督察區(qū),另設西康行政督察區(qū)。犍為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qū)。直至民國38年,犍為隸屬未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將四川劃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個行政公署,行署下設專區(qū),犍為縣屬川南行政公署樂山專區(qū)。

1953年撤銷行署,成立四川省,省以下仍設專區(qū)。犍為縣屬樂山專區(qū)。

1968年,專區(qū)改稱地區(qū),犍為縣屬樂山地區(qū)。

1985年5月,撤銷樂山地區(qū),改為樂山市,犍為縣屬樂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