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一詞,最早見于《尚書.禹貢》“。
唐堯稱“華封”;周屬豫州。
春秋屬晉,晉置陰晉邑。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453),韓、趙、魏三分晉地后屬魏。
以魏長城(市區(qū)西約1公里處)為界,東屬魏,西屬秦。
秦惠文王六年(前332)秦魏戰(zhàn)爭魏敗,獻(xiàn)河西包括陰晉于秦,秦改陰晉為寧秦并置縣,屬內(nèi)史管轄。
漢高祖八年(前199),以地處華山之北為由更名為華陰縣,屬京兆尹。
王莽新政時改名華壇縣,東漢復(fù)名華陰縣,建武十五年(39)華陰縣改屬弘農(nóng)郡(郡治在今河南靈寶一帶)。
前秦時在敷水河西(今敷水鎮(zhèn))附近置敷西縣。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在鄭縣設(shè)華山郡后,華陰改屬華山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華陰縣移治臨晉(今大荔縣城),轄地歸敷西縣;孝昌二年(526)還治舊址,屬華山郡。
隋開皇三年(583)廢華山郡,華陰縣直屬華州。
隋初廢敷西縣入華陰縣,屬京兆郡。
唐垂拱元年(685)因避武則天祖諱改稱仙掌縣,屬華州,神龍元年(705)復(fù)名華陰縣。
歷宋、元、明未變。
清雍正十三年(1735)屬同州府。
1914年屬關(guān)中道。
1928年屬省轄,1939年由第八行政督察區(qū)(大荔)管轄,1948年改由第二督察區(qū)(華縣)管轄。
1949年5月,華陰縣解放,屬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渭南分區(qū),1950年屬陜西省渭南專區(qū)。
1956年屬省直轄。
1958年撤銷華陰縣并入渭南縣,1961年復(fù)設(shè)華陰縣,屬渭南地區(qū)管轄,1990年撤銷縣制改設(shè)華陰市(縣級)。
1994年渭南地改市,華陰市由省直轄,地級渭南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