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樓村坐落于汶河西南岸,萊蕪最西南端。清朝康熙十五年(1677年)王姓由王小莊遷此建村。王氏兩兄弟開山鑿石,修建草房兩間,因建房勢較高,形近小樓,故起名曰王家樓。
據(jù)《萊蕪縣志》載,王家樓村清末屬萊蕪縣圣井保。民國初年屬第五區(qū),1945年屬萊蕪縣圣井鄉(xiāng)。1958年圣井區(qū)分為牛泉、圣井兩個鄉(xiāng),王家樓屬圣井鄉(xiāng)。同年10月,鄉(xiāng)改為人民公社,翌年圣井鄉(xiāng)并入牛泉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牛泉辦事處。1985年改為牛泉鎮(zhèn),1982年王家樓改為“鳳儀莊”,隸屬牛泉鎮(zhèn)至今。
王家樓村建村時只有王姓,其后陸續(xù)遷來張、李、吳等姓。族姓之間友好相處,相依為命,在貧瘠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民國初年,村中有一秀才叫李和成,家境貧寒。他為了讓孩子讀書識字,騰出自己的兩間房子當學堂,教徒弟們讀《百家姓》、《三字經(jīng)》。他教書不分貧賤富貴,一視同仁。只有在月底年末之時收取一點谷物,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實在無谷物可交者,也就作罷。在他的精心教誨下,村0現(xiàn)了遠近聞名的中藥先生李和慶,出類拔萃的書法家李見可。人們敬重這位“王家樓的文化先軀”,他死后人們?yōu)樗麡浔,以啟迪后人?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不足300人的村莊,為國捐軀的烈士有3人。他們離開了親人,把熱血灑在抗日戰(zhàn)場上。有84歲的殘疾軍人李建甲,在淮海戰(zhàn)役中,為了保護炊事班的戰(zhàn)士,被敵人的飛機炸去了左腿,現(xiàn)在仍然拄著雙拐,勞作不輟。已故老人張乃恒,曾任兒童團長,給八路軍站崗放哨,后任民兵連長,帶領村民打擊-反動派,打土豪分田地。由于叛徒出賣,他被-反動派逮捕。敵人把全村的青壯年都關押起來,讓張乃恒供出誰是民兵和0員,張乃恒強忍敵人的嚴刑拷問,寧死不屈,只字不吐,表現(xiàn)出革命戰(zhàn)士的堅強風范。
著名的萊蕪戰(zhàn)役中,王家樓村的民兵積極支前,踴躍為解放軍運送彈藥和軍需物資,許多人累病途中。婦女們自動組織起來,日夜做軍鞋,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前線將士的心意。
解放后,王家樓村的人民和全國人民一道組織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954年冬,王家樓村的人民組織互助組,辦農(nóng)業(yè)合作社,按“地四勞六”的分配制度,提高農(nóng)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1968年大早,村民奮起抗旱,在村西、村北打大口井兩眼,直徑5米,深20米,緩解了旱情。社長李見庭帶頭從離村二里外的原古井開辟一條水渠,一直延伸到村中,方便了村民飲水。1973年,村民在村西建起二級揚水站把水引至村東,使水澆地增加到200余畝。自古靠天吃飯的農(nóng)民,看到汩汩流水乖乖地流到大田,喜上眉梢。1974年,村民們修公路40多華里,接通了與周圍各村的交通,實現(xiàn)了人們夢寐以求的四通八達。在村東修暗水池一座,使全村人吃上了自來水,徹底改變了王家樓村吃水困難的歷史。
王家樓村民歷來重視文化教育,“耕讀繼世”是人們的老傳統(tǒng)。1984年春,全村村民每人捐資25元,蓋起了8間寬敞明亮的教室,投資5000余元購置教學儀器,使孩子們告別了黑屋子、土臺子。后生們也大長志氣,孜孜不倦,奮力拼搏,學業(yè)有成。現(xiàn)有2人已大學本科畢業(yè),12人?飘厴I(yè),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現(xiàn)代化建設努力工作。
自建國以來,王家樓村人才輩出。1960年至1968年,李和敏同志任山東省宣傳部組織委員,李和昌同志曾任萊蕪稅務局副局長。他們?yōu)辄h的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
時代在發(fā)展,歷史在前進。王家樓村的人民也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進入輝煌的21世紀,展現(xiàn)在面前的是一條通往幸福繁榮的陽光大道。
*數(shù)據(jù)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