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萊蕪區(qū) > 牛泉鎮(zhèn) > 北白塔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牛泉鎮(zhèn)北白塔村概況

[移動版]

北白塔村位于萊城西南約30公里處,地處丘陵。總面積為5平方公里,耕地800余畝,200戶人家,670口人。該村南鄰中白塔,北靠南徐冶、省莊,東至蒲洼,西與店子村接壤。

據(jù)村碑記載,明朝初年,由羅姓建村,因位于村南、中兩白塔村以北,故名北白塔。

相傳,早年有仙人在此處夜間修塔,塔呈白色,修塔時被一早起拾糞的老者驚動,因之塔未建成。塔址因介于兩村之間,村在塔北,故名北白塔。全村有花、王、李、張、韓、卜、徐、孫、趙、馬、呂、亓12姓氏。

據(jù)《牛泉史志》記載,北白塔村自1956年至1958年隸屬萊蕪縣圣井鄉(xiāng),1959年圣井并入牛泉公社,屬牛泉人民公社。1985年人民公社撤銷,北白塔村屬圣井鄉(xiāng)省莊管區(qū)。2001年合鄉(xiāng)并鎮(zhèn),北白塔村屬牛泉鎮(zhèn)省莊管區(qū)。

北白塔村山青水秀,山高峪深,有石橋名泉,環(huán)境優(yōu)美。村東500米處有一山,俗稱大頂子。大頂子西坡洼地早年有送子娘娘廟,距廟不遠處有一條山峪,名叫羅家峪,是因羅姓在此居住而得名,殘存下來的石槽、石碾仍在原處。

村東南約3華里處有一座重崖山,高聳入云,山崖重疊,筆直陡峭。山頂有一座廟宇,叫泰山奶奶廟,傳說泰山奶奶曾在此山頂歇腳。不久前,村民們自愿出資重修此廟,目前已整修完畢,裝飾美觀大方,每年春天,很多村民前來觀光旅游,欣賞自然之美。

村東門外有一座青龍橋,溝深30余米,兩側(cè)是陡峭的石壁,橋下巖石直立,橋面用三塊條石砌成。每年大雨過后,洪水傾瀉而下,經(jīng)過石橋形成瀑布,撞擊溝底,濺起霧狀的水花,足有數(shù)十米高,因溝形蜿蜒似龍,洪水盤旋而下,故名青龍橋。

村西不遠處有一神泉,名-泉,泉水從巖石縫中流出,水量充沛,水質(zhì)很好,可謂礦泉水。每年正月十六日,來取水的人絡繹不絕,傳說用此泉水煮飯可延年益壽,可惜因鉆深井而截流。

民國初年,村民為防“光棍”偷襲,積極出力、投資,修筑圍墻數(shù)百米,確保村民安居樂業(yè)。清朝年間曾出過秀才韓保敘。村莊戶劇團從清朝至“文革”前,曾多次到外地巡回演出,演出劇種有古裝戲,也有現(xiàn)代劇,曾獲得過牛泉公社的表彰。

北白塔村首屆支部建于1946年,王玉春任指導員,解放前就有黨員17名。這些同志組織領導群眾完成了土地改革、合作化等各項使命。王學富、李學儉兩同志積極參加革命斗爭,為新中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解放后,村民為改變山村面貌付出了很大代價。趙蘭秋、王學茂、花玉論、卜令文、李連舉、王承倫、趙國昌等人,帶領村民興修水利,以身作則,可謂功不可沒。王玉才同志在人力打深井的過程中,不幸被石頭砸傷頭部,失去了一只眼睛,在治療期間,始終掛念著工程的進展,村民無不敬佩。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北白塔村干群一心,落實農(nóng)田承包責任制,有6戶村民于1983年3月搬進了半山腰的羅家峪,他們以畜牧業(yè)和林果業(yè)為主,養(yǎng)羊30余只,林果樹種植面積達到300多畝,每年純收入上萬元。村民張秀武帶領家人進山默默地整地、挖穴、施肥,又從半山腰引來泉水,澆灌果樹。進山后的第5年就收了一萬多斤蘋果,收入可觀。效益高了,家里富了,新建了5間新瓦房。北白塔村民,靠山吃山,年年開荒植樹,山場不斷綠化,人均經(jīng)濟樹108棵,年產(chǎn)干鮮果品81.5萬公斤,總收入130多萬元。村民們決心在一兩年內(nèi),把北山的水引至南山,讓所有的果樹都能澆上水。

為了進一步搞活經(jīng)濟,提高農(nóng)民收入,村兩委發(fā)動村民及在外地的干部職工,自覺捐資,興修水利,修橋鋪路,修繕學校,捐資者32人,村委將他們的名字刻于奉獻碑上,讓這種奉獻精神永垂青史。

*數(shù)據(jù)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