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洼子村位于萊城東南6公里處,新甫河東岸,南與北王莊村相鄰,西面是西、孟二山,北靠南十里河,東隔嶺與對仙門相望,地處丘嶺,耕地292畝,162戶,528口人。
據董氏族碑記載,明末董姓由谷堆山村和官廠村遷此建村,因村小,地勢低洼,曾名小洼莊,后演變成小洼子。至清代,陸續(xù)有張、吳、尚、李姓陸續(xù)遷來居住。
明清時期,小洼子村屬東鄉(xiāng)故事保管轄;民國初年,取消鄉(xiāng)保建制,全縣劃為10個區(qū),小洼子屬汶南區(qū)管轄;1941年萊蕪劃為三縣,小洼屬新甫縣汶南區(qū);1951年3月各區(qū)由地名改為數字稱呼,汶南為第六區(qū);1955年10月取消,小洼子仍屬汶南區(qū)管轄;1958年屬南冶人民公社管轄;1959年2月撤銷南冶人民公社劃歸高莊人民公社;1960年4月撤銷高莊人民公社劃為顏莊人民公社管轄;1964年5月成立高莊人民公社,小洼子村屬高莊人民公社吳家?guī)X管區(qū)管轄;1984年4月撤銷公社和管理區(qū),為譚家樓(小鄉(xiāng))管轄;1985年撤處并鄉(xiāng),全市分為28個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高莊,南冶各自為鎮(zhèn),小洼屬南冶鎮(zhèn)管轄;2001年12月撤銷南冶鎮(zhèn)和高莊鎮(zhèn),成立高莊街道辦事處,小洼子村屬高莊街道辦事處管轄。
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小洼子村許多人投身革命,有的去前線奮勇殺敵,有的在村里與敵人暗暗作斗爭,先后有5人為國家的解放和民族的獨立英勇身。
清朝,小洼子人生活十分貧窮,十年九旱,全村只有20多戶人家,百余口人?谷諔(zhàn)爭時,全村發(fā)展到30來戶,不足200口人,生活依然貧困。值旱年,飲水都困難。全村只有兩眼水井,打水時排號,有時去3公里以外的任家洼或沙王莊去挑水。村民-外出逃荒。當時到山西省的有8戶,去東北的有3戶,到東山的2戶,賣兒女的4戶。解放后,在毛主席0的領導下,積極生產,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外出逃荒的回了家,全村發(fā)展到100多戶,300余口人。農業(yè)合作化時期,全村人口增到400多口人,由初級社走向與南十里河、北十里河三個村組成的高級社。分社后,村民在支部組織下,興修水利,打井6眼,解決了全村吃水難,擴大了水澆田40畝。隨后又打井2眼,擴大水澆面積140畝。1992年又打機井1眼,修河橋兩座,2000年又興修水利,治理河道。積極發(fā)展個體私營經濟,商品零售、石料加工,運輸、維修等項目,收入十分可觀。特別鄂老路通車后,交通更加便利,個體私營經濟發(fā)展更加迅速,人民生活水平隨之提高,F在電話、彩電、摩托車進入尋常百姓家,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幸福。
解放后,小洼子村與南、北十里河二村為一處小學,至今未變。1996年修建幼兒園一座,使孩子從小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從1977年至今大中專畢業(yè)生達40多人。
小洼子村在黨的領導下已經步入小康,正在走向美好的明天。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