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山東省 > 濟南市 > 鋼城區(qū) > 汶源街道 > 龍鞏峪村

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qū)汶源街道龍鞏峪村概況

[移動版]

龍鞏峪村位于黃莊鎮(zhèn)政府東5公里處。東與淄博市沂源縣張莊鄉(xiāng)交界,北同沂源縣徐家莊鄉(xiāng)接壤,西至本鎮(zhèn)上歷山村,南與霞峰相鄰。地處汶河、沂河的分水嶺,F有人口924人,總面積7 .5平方公里。

村碑記載,龍鞏峪,明洪武年間董姓建村,原名星龍莊,因在山峪中,村南有條天然拱型暗溝名曰龍拱溝,被洪水沖開改稱龍拱峪,后諧音龍鞏峪。傳說是因為連續(xù)發(fā)生水災,村人把“拱”字改“鞏”字!拔母铩逼陂g,因“龍”字為“四舊”,上級曾給改名東風大隊。1978年重稱龍鞏峪村。由龍鞏峪、南坪、南橫3個自然村組成,龍鞏峪村,其中“南坪”、“南橫”兩個自然村位于龍鞏峪村南,因1970年建東風水庫時移民遷來此地形成村落,以地而得名。

據清宣統(tǒng)年間《蒙陰縣志》記載:明末清初屬蒙陰縣瞻岱鄉(xiāng)舜圣社;清宣統(tǒng)年間屬蒙陰縣北一區(qū)西舜圣社;隨后黃莊鎮(zhèn)先后歸屬于萊蕪、新泰、新蒙、博萊縣;1945年7月劃歸沂源縣;1991年劃歸萊蕪市;1993年萊蕪市鋼城區(qū)建立時隸屬鋼城區(qū)黃莊鎮(zhèn)至今。

修建東風水庫占去良田200余畝,土地瘠薄,荒山面積大,但交通便利,省道韓萊公路從村中通過。村南河邊還有神泉一處。自建村以來,只有董、劉兩姓。村人有勤勞節(jié)儉、艱苦創(chuàng)業(yè)、安守本分、樂于耕作的傳統(tǒng)。

龍鞏峪村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1940年建立黨組織,最早的黨員有董可成、劉敬宗、董可池、董及元等。龍鞏峪村是黃莊鎮(zhèn)建立黨組織較早的村。大動參時村中先后有30余人參軍。其中1945年前參軍的有4人。在解放戰(zhàn)爭中有6人為國捐軀,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南下4人。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有4人,其中劉敬吉為正團級,在湖北離休。村人參軍參戰(zhàn)、保家衛(wèi)國、報效祖國的革命熱情可見一斑。

1943年11月,-軍隊吳化文部四師到龍鞏峪村強行要糧要錢,沒有達到目的,將時任村負責人的劉敬忠同志抓走,綁在村東10余里路的松崮頂上達20余天,差點凍死在山上,以此脅迫村里交糧。劉敬忠自1944年8月離開家鄉(xiāng)參加當時新蒙縣減租減息工作隊,建國前曾任區(qū)財政助理、縣財政科會計股長等職,建國后歷任蒙陰縣財政局長、郯城縣財政局長。他對工作認真負責,作風正派,一身正氣。1972年從郯城縣離休回家。

村南有山泉,人稱神泉,在神泉上邊的山坡上立著一塊“英名猶存”的石碑。解放戰(zhàn)爭中,第十八集團軍魯中軍區(qū)第四團全體指戰(zhàn)員,為第三次討吳(吳化文)戰(zhàn)役黃莊戰(zhàn)斗中殉國的17名烈士立碑,以表示悼念。其中最小的一名革命烈士年齡只有17歲,是沂水縣人,名叫楊成德。

龍鞏峪人一貫崇尚文明,重視教育。1942年建村辦學校,一至四年級復式班,房義柏為校長兼老師。1983年舉全村之力,集資在村西韓萊路北新建學校一處,當時是比較先進的。村里從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先后有20余人考入大中專院校。第一個本科畢業(yè)生是董土利,山東大學化學系畢業(yè)。龍鞏峪村自古以來就有玩雜耍的習俗。舞獅子、踩高蹺、跑旱船、耍大刀等活動,當時在蒙陰小有名氣,每年接受各村邀請,從正月初開始,挨村演出,直到二月春耕。自古以來龍鞏峪村有唱大戲的習慣,從唱歷史劇到現代樣板戲,是黃莊鎮(zhèn)很有名氣的莊戶劇團之一。但由于種種原因,至20世紀80年代中斷。

龍鞏峪村四面環(huán)山,土地貧瘠,解放前,大部分土地屬少數富人家所有,村民靠租種富人家的土地或扛長工、打短工度日,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饑寒交迫的生活。自1947年解放后,實行減租減息,可村民生活仍無保障。直到建國后,實行土地改革,才人人有地種。但由于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也只能是半年糠菜半年糧。1952年在黨和政府的引導下,成立了互助組;1953年成立了初級農業(yè)合作社。當時稱東西兩社,分別由董科池、董科貴任社長。1954年秋二社合一,成立了高級農業(yè)合作社。1958年9月過渡到人民公社。自1958年便開始產業(yè)結構調整,成為黃莊鎮(zhèn)乃至沂源縣有名的林果村。1958年當時的村支部書記董科學帶領全村人民從沂源縣荊山園藝場引進優(yōu)質果樹(桃、蘋果、梨、花椒)分四大片栽植,當時的林果是村集體經濟的支柱。當時全鎮(zhèn)沒有能與之相比的。1988年被評為山東省蘋果樹樣板園,并頒發(fā)匾牌。

由于龍鞏峪屬于庫區(qū),良田全部被淹,剩下的全是山嶺薄地,面對山高路陡、嚴重缺水的現實條件,村民不等不靠,修水庫,建攔水壩,建電灌站,修水渠,改河造田,修路,在山上開穴種樹,大大地改善了生產條件,使村民生活得以改善。

由于本地水、土條件適合桃樹的生長,生產的桃子個頭大、色澤好、味道正,加上便利的交通,給蜜桃的銷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吸引了省內外客商,逐步形成了黃桃的集散市場,同時吸引四周村莊果農前來賣桃。龍鞏峪桃批發(fā)市場成了價格合理、信譽良好的市場之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土地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村民由年年吃國家統(tǒng)銷糧到糧食基本自給。部分村民承包集體的老式蘋果園,成了當時經濟收入比較高的。到80年代中后期,這種“吃飯沒問題,花錢沒著落”狀況漸漸滿足不了人民現實生活的需求。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領導下,在市場經濟的引導下,引種黃金蜜桃一舉成功后,桃子銷售成為該村經濟支柱,村民總收入的90%來自果品銷售,每年從“四月半”開始到中華壽桃上市,一直持續(xù)5個月之久。主導品種有(早、晚)黃金、(早、中、晚)蟠桃、雨花露、煙臺蜜桃、秋桃、寒露蜜等。全村果樹總面積600畝,總收入120萬元。

改革開放以后,村0現好多能工巧匠和有頭腦的經濟能人。最有代表性的是黃莊建材批發(fā)部經理董昌利,靠自己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精心經營,逐步發(fā)展建材批發(fā)銷售生意,憑著良好的信譽,越干越紅火,現在已建成了產權屬于自己的二層樓房搞經營。

2002年春在新一屆村兩委領導下,修環(huán)村經濟路10余公里,徹底改變了北部山區(qū)肩挑人抬的生產條件。

勤勞樸實的龍鞏峪村人,在從糧農轉為果農的過程中,生活也由貧窮逐步走向富裕。家家都裝上了電話,是本鎮(zhèn)較早的電話村之一。現在,韓萊路北8座二層小樓拔地而起。

龍鞏峪人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將在文明、富裕,奔向小康的路上邁出新步伐。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