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跡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跡篇

紅軍長征過石廂子舊址
  紅軍長征過石廂子遺跡位于敘永縣石廂子彝族鄉(xiāng)居委會。遺跡分布在長100米的石壩街村街道上,是敘永縣一處非常重要的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1935年2月1日,紅一軍團二師率先進入縣境,先后與川軍展開數(shù)次激戰(zhàn),3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洛浦、博古等率部抵達石廂子宿營。次日,留石廂子過春節(jié),開會過年,石廂子會議完成了博古交權與洛浦的重大事件,歷史意義極為重大。在此期間紅軍還在石廂子開展革命活動:開設了石廂子紅軍造幣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銀行兌換處、中央紅軍電臺機構、中央紅軍沒收委員會等機構并開展工作。紅軍在此宿營三天,于1935年2月5日離開,前往云南扎西。此為紅軍一渡赤水期間在敘永境內最為重要的活動,其間留…[詳細]
劉志洲山宋金交戰(zhàn)戰(zhàn)場遺跡
  劉志洲山宋金交戰(zhàn)戰(zhàn)場遺跡位于連云港市海州區(qū)錦屏鎮(zhèn)崗嘴村和酒店村之間的劉志洲山、夾山、啞吧山。遺址有船畫石刻7處,刻船20艘,船的尺寸在30—300厘米之間;有巨石壘成的戍守城垣,殘長約500米,寬4.7米,殘高約2米,并有馬面。另外在夾山、劉志洲山北坡還有當年士兵留下的“招信軍”、“招信前部”、“蘇總管”、“安淮軍”、“金人”、“金國”及人物、動物、建筑、鐘形畫像等眾多石刻。其中文字字徑約6—15厘米,字體有楷書、行書;畫像尺寸在15—100厘米之間。從劉志洲山巖畫的船的形制、夾山戍守城垣、啞吧山炮臺以及眾多石刻等大量宋金遺跡來看,劉志洲山即為宋金對峙時期雙方交戰(zhàn)的戰(zhàn)場,船畫石刻可能與《宋史》…[詳細]
三內丸山遺跡
  三內丸山遺跡是一處位于日本本州島青森市西南部的一個繩文時代的村落遺跡,坐落在沖館川右岸的海拔約20米的河岸臺地上,2000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特別史跡,對研究本州島繩文時代的文化生活傳統(tǒng)以及該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繩文時代是指公元前一萬四千年以前到公元前三百年前后這一段時期,是日本舊石器時代的后期。三內丸山遺跡是約5500年前到4000年前的一個村落遺跡,自1992年被發(fā)現(xiàn)以來,已經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小型堅穴住居遺跡、大型堅穴住居遺跡、墓穴、掘立柱建筑遺跡、大型掘立柱建筑遺跡、儲藏穴、道路遺跡等諸多遺跡,基本上涵蓋了小村莊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日本最大規(guī)模的繩文時代的村落遺跡。此外,三內丸山…[詳細]
三道溝遼代重要遺跡區(qū)
  三道溝遼代重要遺跡區(qū),位于北鎮(zhèn)市富屯街道辦事處當?shù)厝朔Q三道溝的山谷及駱駝山及鏵子山之上。是為遼代顯陵范圍內的主要墓葬區(qū)及建筑遺址,遺物分布區(qū)域,為北鎮(zhèn)境內的重點文物保護區(qū)域之一。三道溝為西北向東南走向,東西長6公里,南北寬3公里,分布面積18平方公里。自1980年以來,經考古調查,在其范圍內先后發(fā)現(xiàn)有新立遼代建筑遺址、駱駝山遺址、偏坡寺遺址、新立石刻、偏臉地遺址、滴水寺遺址、劉家園子遺址、小石棚遺址、櫻桃溝東坡遺址、洪家墓等墓葬遺址10余處,其中發(fā)現(xiàn)遼墓2處,建筑址及石刻9處。特別是偏坡寺遺址發(fā)現(xiàn)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用石砌筑的城墻達750米,經專家考證為遼代顯陵之主陵區(qū)所在地,而新立遼代建筑遺址…[詳細]
汝州羅圈冰磧地層(冰川遺跡)
  羅圈冰磧地層是蔣姑山地質公園主要組成部分,位于平頂山汝州市蟒川鄉(xiāng)羅圈村,是世界四大冰川遺址之一,屬元古代震旦系,為地質學中一個獨立的地層單元。羅圈冰磧地層厚度大,總厚度達306米,東西寬2公里,南北長2公里,出露較完整。巖性可分為3個層段:其下部為淡黃、灰黃色厚層狀泥鈣質膠結的冰磧礫巖,中部為淺黃色夾紫色含冰磧礫石的砂質頁巖;上部為雜色砂質頁巖與細砂巖互層。冰磧地層的形成是冰川生成、動移、沉積的結果,冰川遺跡記錄了汝州大地的滄桑變化。冰磧地層自50年代以來引起了國內外地質學界的關注。1958年地質學家在這里考察后,首先提出了冰磧成因的觀點;1959年中科院地質學家劉長安、林尉興對該處冰磧地層進…[詳細]
塔拉科塔潘歷史遺跡區(qū)
  塔拉科塔潘城建立于16世界中期,位于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是西班牙建立的一個內河港口城市。該城古老的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至今仍可以看到寬闊的街道、風格迥異的帶柱廓房屋以及公共場地和私人庭院中的參天古樹。塔拉科塔潘的都市的布局和建筑風格描述了西班牙和加勒比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塔拉科塔潘的街道筆直、干凈。這里的房屋不是很高,但是顏色很鮮艷,彩虹的赤橙黃綠青藍紫都包含在內,門大都為拱形。這些漂亮的建筑一行行,一排排,組成了很有輪廓的格子狀。這些色彩各異的房屋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等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此欣賞。Historic Monuments Zone of Tlacotalpan 必去理由:最色彩…[詳細]
二道溝遼代重點遺跡區(qū)
  二道溝遼代重要遺跡區(qū),位于北鎮(zhèn)市富屯鄉(xiāng)當?shù)厝朔Q二道溝的溝谷及醫(yī)巫閭山絕頂?shù)奈魃街。是為遼代乾陵范圍內的主要墓葬及建筑遺跡遺物分布區(qū)域,是北鎮(zhèn)境內重點文物保護區(qū)域之一。二道溝為西北向東南走向,東西長10公里,南北寬3公里,分布面積30平方公里。自1956年以來,經考古調查,在其范圍內先后發(fā)現(xiàn)有龍崗子墓群、孫屯墓群、琉璃寺廟址、琉璃寺西山遺址、望海堂遺址、石橋子遺址、龍崗子東坡遺址、龍崗子南山遺址、龍崗子西坡遺址、龍崗子西南山遺址、慈圣寺廟址等達11處,其中發(fā)現(xiàn)遼代墓葬10處,建筑址9處,疑似墓葬3處。特別是在琉璃寺廟址發(fā)現(xiàn)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用石砌筑城墻達530米。經專家考證為遼代乾陵之主陵區(qū)所…[詳細]
阿馬薩斯考古遺跡
  阿馬薩斯考古遺跡(Amathous Archaeological Site)坐落于利馬索爾東11千米處,為古代城市王國塞浦路斯遺址之一,據(jù)希臘神話對描述,當年特修斯(Theseus)為了保護懷孕的阿里阿德涅在這里與人身牛頭怪物(Minotaur)激戰(zhàn)。當年這里的人們對愛神(Aphrodite-Astarte)的崇拜非常盛行,也許之呢過由于這一原因,當時人們建立了一系列的教堂、衛(wèi)城等來紀念愛神。在古羅馬時期,作為一個地區(qū)首府而存在,后來被阿拉伯人侵占,之后這個城鎮(zhèn)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一直以來阿馬薩斯考古遺跡沒有被發(fā)現(xiàn),直到19世界末陸續(xù)挖掘出一些列的遺跡挖掘出土的文物。這個遺址顯示古城分為高低兩…[詳細]
莒南恐龍遺跡
  恐龍園位于莒南縣嶺泉鎮(zhèn)后左山村。腳印遺跡南北長500米,東西寬100米。從腳印形狀判斷,有蜥腳類、鳥腳類、獸腳類、嘴龍類多種恐龍,腳印清晰,腳趾上的紋理都看得非常清楚。2003年9月,在國內古生物屆有“恐龍王”之稱的中科院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趙喜進在實地考察后認為,億萬年前,這里生存著各種各樣的恐龍,是一個恐龍的王國。蜥腳類、獸腳類食草、食肉恐龍的腳印深深印刻在紫砂巖上,如一幅幅凝固的歷史畫面,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讓人感到驚訝和震撼。這里正在建設集科普科研、旅游觀光于一體,情趣盎然,功能齊全的恐龍園。此處為白堊紀沙泥巖中的腳印遺跡。通過分析,這些恐龍腳印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全,規(guī)模之大在山東省境…[詳細]
鄖縣盆地古地質遺跡
  鄖縣盆地古地質遺跡歷史悠久的鄖縣,被漢江一分為二,漢江以北為秦嶺余脈東段南麓,漢江以南與武當山同屬大巴山系,與武當山相距60公里。鄖縣盆地,地質構造上屬于秦嶺緯向構造體系,燕山運動在本區(qū)造成了有名的近東西向的兩鄖斷裂帶,或稱漢江斷裂帶,同時還形成了一些陷落盆地,在盆地中普遍沉積了第三系紅色巖系。從地貌上看,總的地勢是西高東低,南部和北部隆起,中間為漢江谷地。漢江干流為本區(qū)最大的河流,西從陜西入境,沿秦嶺、大巴山之間滾滾東流,貫穿一系列盆地,形成峽谷和盆地相間出現(xiàn)的地貌。鄖縣盆地是其中較大的盆地。考古發(fā)現(xiàn),鄖縣柳陂鎮(zhèn)遼瓦店子的三級坡地上,分布一條大約500米長,5米寬的遠古貝殼化石帶。由陷落盆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