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龍泉寺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龍泉寺篇

崇信龍泉寺
  崇信縣城北的龍泉寺,這里水流淙淙,樹木蔥郁,鳥鳴婉轉(zhuǎn),曲徑通幽,儼然一個人間仙境,世外桃源。龍泉寺現(xiàn)為國家4A級旅游區(qū)、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龍泉寺由山麓林帶、芮谷、東臺、中臺、西臺等幾部分組成,中臺為勝景區(qū),景區(qū)面積1.5平方公里。東、西二臺向南突出,環(huán)抱芮谷、中臺。東臺舊有公劉廟、洪元宮、東岳廟,現(xiàn)新建谷風(fēng)亭,其下小崗有慧芳亭,系港胞梁慧芳女士捐資所建。西臺原有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及忠烈祠,迎面有一石碑,上 書“齊家文化遺址”,字跡筆力遒勁,為當(dāng)代書壇巨匠啟功先生手書。這里發(fā)現(xiàn)的文化層距地表1.8米~4.4米,裸露在半崖上有袋型、鍋底型灰坑,斷層內(nèi)有眾多石器和各種陶器,紋飾豐富奇特,具有重要的考古…[詳細]
九鼎龍泉寺
  九鼎龍泉寺(龍泉山城)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開原市東南27公里的馬家寨鎮(zhèn),坐落在象牙山南麓的馬家寨村后山。這里古代為高句麗山城,其四面九座山峰環(huán)繞,坐北朝南,好像一把龍椅,前有一矮山似龍書案,橫臥寺前,在其腳下有一潭碧水,方圓130余米,旱時不枯,澇時不溢,非常神奇。故得名九鼎龍泉寺。據(jù)咸豐本《開原縣志》記載:“馬家寨城:城東南六十里,遺址猶存。”1995年版《開原縣志》記載:“后山城遺址:位于馬家寨鄉(xiāng)馬家寨村,為高句麗時代遺址!薄斗钐焱ㄖ尽酚涊d:“金家溝河源出縣治南七十里雙臺嶺。經(jīng)西流馬家寨村南,村北坳中有龍泉寺,稱縣境名勝!睋(jù)《重修龍泉寺碑記》記載,“開原龍泉寺古之遺剎也”。又記…[詳細]
十堰龍泉寺旅游區(qū)(張灣龍泉寺)
  龍泉寺旅游區(qū)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花果方山龍泉洼,西距十堰市市區(qū)9公里處。旅游區(qū)占地面積600多畝,平均海拔300多米,山高林茂、云霧飄緲、清泉潺流、林木蔥蘢、花草馥郁、瓜果滿園、景色宜人、氣候冬暖夏涼。是距市區(qū)最近、規(guī)模最大的宗教文化、健身休閑、自然生態(tài)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區(qū)。區(qū)內(nèi)有佛教古寺――龍泉寺,寺院一側(cè)因有一數(shù)百年龍井而得名;現(xiàn)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龍王殿、三圣殿、藏經(jīng)閣、客堂、法堂、廂房、齋堂等佛教建筑。旅游區(qū)內(nèi)森林覆蓋率達90%,桃樹、葡萄、梅子、核桃等各類果木豐富,四季花木繁茂,鳥類繁多;奇石、根雕、盆景隨處可見,園林景觀、文人石刻、大型雕塑、雅趣小品處處體現(xiàn)中華龍文化氣息;因此龍泉寺…[詳細]
子洲龍泉寺
  石窟佛寺——龍泉寺苗家坪鎮(zhèn)石窯畔村的龍泉寺,是子洲境內(nèi)保存較好的一處石窟佛寺。出縣城到苗家坪,沿苗駝油路至鹽淋圪堵,向南再行4公里,即到達石窯畔村。龍泉寺就坐落在村中寺院家山的懸崖峭壁上。站在龍泉寺對面山坡上看,龍泉寺由兩部分組成,石窟部分位于石崖正中,上下石壁峭拔,十分險要。窟房部分則在石崖左旁,地勢平緩。龍泉寺原有石窟11個,供奉玉皇大帝、三大古佛、真武祖師、三教圣人、眼光菩薩、閻君、黑虎靈官等諸神。其中二郎神、馬王、蟲神三石窟“文革”前后已被群眾打石修窯毀掉。所存八窟在石崖上幾近呈一字型排列。石窟下有一水井,四面石壁,石縫間泉水涌出,注入井內(nèi),淙淙有聲。井底毛細樹根如絲如線,飄然而動。井…[詳細]
霸州龍泉禪寺
  龍泉禪寺座落在霸州市信安鎮(zhèn)中心,是歷史上有名的禪宗道場。始建于后漢遼世宗天祿九四七至九五○年,寺內(nèi)有古井兩眼,出甘泉,可供十方之眾(縣志記),故得名龍泉,該寺即為龍泉寺。大殿乃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公元1982年七月河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jù)金大定三年“敕賜普照禪院”碑文記載:宋遼作戰(zhàn)時,楊延昭被困于口關(guān)(信安),恰逢大旱,宋營官兵飲水奇缺,唯有這兩口井水,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楊元帥大悅,軍心穩(wěn)定,宋朝八賢王趙德芳聞之親臨視察,嘆曰天不滅宋,實乃龍泉也,遂派兵嚴守,爾后受之“御井”美稱。龍泉禪寺山門前有一座九龍壁,上雕有九條神龍,形態(tài)顏色各個不同,鮮活如真。寺前有門殿…[詳細]
石景山龍泉寺
  龍泉寺位于石景山區(qū)北部的蟠龍山上,遠近聞名的法海寺的西側(cè)100米的地方,當(dāng)?shù)厝罕娝追Q“西廟”。鋸明正統(tǒng)八年(1443年)“敕建法海寺碑記”記載,太監(jiān)李童在夢中見到一處福地,第二天繪出夢境圖形,派人到處查找,來到玉喝鄉(xiāng)水峪,看到的地形與所繪圖形相同,經(jīng)詢問,原來是龍泉古剎。這說明龍泉寺在1443年法海寺建寺之前就是古剎了,無疑龍泉寺是蟠龍上最早的廟宇。龍泉寺的東西北三面環(huán)山,南面有懸崖,龍泉寺就像坐在太師椅上。古人建寺很講風(fēng)水,從風(fēng)水的角度分析,龍泉寺的位置極佳。龍泉寺的得名是因為寺的西側(cè)有龍泉,泉水從石壁流淌而下,落入一口滿井。水量穩(wěn)定,冬不枯,夏不溢,水質(zhì)甘冽可口,F(xiàn)存的龍泉寺由三部分組成:…[詳細]
沙京龍泉寺
  龍泉寺在鶴上鎮(zhèn)沙京蓮花山麓,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在保持原貌的基礎(chǔ)上重修、擴建,重建和新建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法堂、鐘鼓樓、達摩祖師堂、藏經(jīng)樓、齋堂、放生池、觀音堂等。前殿單檐懸山頂,大殿垂檐歇山式,均為木構(gòu),殿內(nèi)豎立12根雙人合抱的石柱,柱礎(chǔ)、礎(chǔ)盤保留唐代構(gòu)件;屋頂部分保持清代重建時的原貌。寺周層巖疊石,風(fēng)景幽美,還有“流米佛”、“中丞石”、“龍井”等古跡,并保存有許多古代名人題刻。原名西山寺,《淳熙三山志》龍泉院條目載:「時有僧師邑人曰懷海,甚謹,一日令浣巾,久之,師語詰其由,曰:「適見青黃二龍戲井中」。仍以缽?fù)A,以示師。師心異之,因令游方,後果於百丈開山著叢林規(guī)式,盛行於世。咸…[詳細]
南京龍泉寺
  南京龍泉寺 南京龍泉寺“龍泉古苑”是經(jīng)國家發(fā)政部批準的永久性塔陵。整座塔陵首期占地五十畝。依山傍水,寬暢陰陽,密林如煙,芳草茂盛,祥鳥香花云集,以其自然誘人的風(fēng)景而馳名中外,可謂靈山翠薇,天日同光,匯集了無盡的地氣和靈氣。龍泉寺塔陵地處南京市南郊風(fēng)景區(qū)將軍山和韓府山之間,緊鄰牛首山和“南唐二陵”。是歷代帝王將相及諸多仁人志士看好的風(fēng)水寶地。龍泉寺歷史悠久,它始建于唐代,由唐代高僧鶴林素禪師募捐而建。唐代以后,漸漸衰落,明末,鏡中禪師又募捐重修該寺,并易名為“通善寺”,清嘉慶辛酉年(1801年)又重修改回原名。1995年,當(dāng)?shù)卣拔幕块T組織專家學(xué)者對龍泉寺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論證,并對龍泉…[詳細]
余姚龍泉寺
  據(jù)《光緒·余姚縣志·典祀》記載,龍泉寺,東晉咸康二年(336)建,唐會昌二年(842)廢,大中五年(851)重建,南宋建炎年間被毀。宋高宗因躲避金兵追蹤,途經(jīng)余姚,登龍泉山,賜金重建龍泉寺。元至元十三年(1276)又毀,元貞元年(1295)重建。當(dāng)時的龍泉寺規(guī)模較大,有彌陀閣、千佛閣、蟠龍閣、羅漢院、上方寺、中天院、東禪院、鎮(zhèn)國院、喚仙亭、更好亭、龍泉亭等。自山麓至絕頂?shù)铋w儼然,背山面水,為一邑佳處。后因寺僧有不規(guī)行為,寺被百姓焚毀,至光緒間由尼姑募資重建。山門寺額“龍泉寺”三字為余姚書家楊積芳所書,字作歐陽詢體,筆力挺秀險勁。龍泉寺坐北朝南,背靠龍泉山,面臨姚江,自南至北沿中軸線依次為山門、…[詳細]
錦山龍泉寺
  龍泉寺位于喀喇沁旗錦山鎮(zhèn)西北3公里處的獅子崖下,始建于元代,面積達5000平方米。龍泉寺始建于元代延佑四年(1317年)。寺廟布局以山勢三進三階形式而建,總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山門居前院墻正中,近方型,高六米,五脊頂,四檐角翹起.娛樂項目現(xiàn)在主要有:賽馬、射箭、滑翔、滑沙、快艇、皮劃艇、游泳、垂釣、水上游戲、奇石觀賞、沙漠駝隊探險等。東西配殿前各立高3.2米螭首龜?shù)蛔,東為至正元年(1341年)所立“松州獅子崖龍泉寺住持慈光普濟大師然公道行碑”,碑文清晰,記敘“延佑四年安西咸寧張智然大師見此地”‘山明水秀,境物幽深,似于塵世相隔’,于是‘去除瓦礫,剪剔荊榛。不數(shù)年間,山門佛殿,克日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