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

陽曲縣烈士陵園
  陽曲縣烈士陵園位于陽曲縣城西北角。為安葬解放太原戰(zhàn)役中犧牲在太原市境內風格梁、虎兒梁等地的烈士,1960年春,在陽曲縣城西南處修建了陽曲縣烈士陵園,安葬在解放太原戰(zhàn)役中犧牲的、全國17個省、市的革命烈士1214名,其中有名烈士676名、無名烈士538名。1988年3月,徐向前元帥為陵園題詞“為解放太原而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1995年,陽曲縣委、縣政府將搬遷陵園列為雙擁重點工程,1998年主體工程完工并進行了搬遷。新建陵園坐北向南,主體建筑為東西對稱的單層仿古建筑,總體布局分四個院,有展示抗日戰(zhàn)爭時期陽曲縣人民生活和基層黨組織發(fā)動群眾戰(zhàn)斗場景的抗日戰(zhàn)爭陳列館、展示解放太原時指揮員指揮戰(zhàn)斗和戰(zhàn)士…[詳細]
合水革命烈士陵園
  合水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高明區(qū)更合鎮(zhèn)合水圩先烈路沙帽崗崗頂,建筑于1988年,座南向北,混凝土結構,呈菱形。高15米,首層為臺基,約8米;二層為碑,約6米,三面都雋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三層為碑頂,約1米,呈筆尖形。紀念碑左、右兩旁建有兩座混凝土六角亭。更合鎮(zhèn)是革命老區(qū),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鎮(zhèn)各方志士投身革命,前赴后繼,堅貞不屈,浴血奮戰(zhàn),為祖國的解放事業(yè)而獻身。我鎮(zhèn)人民為緬懷先烈,策勵后人,特立豐碑以資紀念,紀念碑上刻著51名革命烈士的名字和先進事跡。該紀念碑為我區(qū)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我鎮(zhèn)乃至全區(qū)開展青少年革命傳統(tǒng)教育有實質性的意義。聯(lián)系電話:888…[詳細]
無為縣烈士陵園
  無為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53年,座落在無為縣風景區(qū)繡溪公園南側,1986年新建了無為縣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塔以及紀念廣場;2003年對原烈士陵園進行了改擴建,現(xiàn)烈士陵園面積達2萬平方米。進大門迎面是“國歌墻”,背面鐫刻烈士陵園簡介,從兩邊迎臺階而上的是烈士墓群。廣場正中巍然聳立著革命烈士紀念碑,四面漢白玉大理石上分別刻有《六洲暴-動》《七師成立》《渡江戰(zhàn)役》以及無為縣優(yōu)秀兒女踴躍參加志愿軍抗美援朝的大型場景浮雕,紀念碑周圍廣場面積達1200平方米。無為縣革命史跡展覽館分為7個展廳,展出從1927年8月中國共產黨無為縣特別支部成立至今,無為縣各歷史時期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新時期內無為縣人民在中國…[詳細]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
  濟南革命烈士陵園座落于濟南市風景秀麗的英雄山風景區(qū),英雄山、馬鞍山、五里山、六里山由北向南逶迤相接,形成坐東朝西的半環(huán)形山勢,占地面積為32萬平方米,是華東地區(qū)最大的烈士陵園之一。這里青松翠柏,風景秀麗,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內部管理與外部環(huán)境,服務質量與教育效果均已躋身全國一流水平,成為“全國首批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之一。1948年10月15日,濟南特別市政府為紀念解放濟南犧牲烈士,決定修建濟南革命烈士陵園。1949年11月,革命烈士紀念塔奠基。2002年10月,濟南戰(zhàn)役紀念館正式落成。濟南戰(zhàn)役紀念館內陳列著實物、照片…[詳細]
永厚陵
  永厚陵位于鞏義市區(qū),永昭陵西北約200米的地方,近鞏義市中醫(yī)院,為宋英宗趙曙的陵墓。宋英宗本與皇位無緣,因宋仁宗無子,才成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繼承大統(tǒng)的皇帝。陪葬陵墓有高皇后、吳王顥等,據說楊六郎楊延昭的陵墓也在其中。永厚陵是北宋皇陵中很不起眼的一座,陵臺殘高15米,底呈正方形。陵前石刻尚殘存16件,其中最精美的為東邊僅存的一根“望柱”。它呈八棱形,每面都有精雕細琢的云龍紋,紋飾細如游絲,流動變幻,為宋陵石雕佳品。神道兩側的石刻尚存46件,其中東側的24件,西側的22件(缺馴象人和藩使)。這46件石刻雖在,但保存較差,有的只剩半截,有的被割去頭部,石象、石獅的鼻子、嘴巴都有很大的破損。地址:…[詳細]
江濤烈士陵園
  江濤烈士陵園位于瑯岐鎮(zhèn)上岐鰲山公園內。江濤烈士,1912年出生于福州瑯岐上岐村,1929年由葉飛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閩東特委委員、常委,羅源、周寧縣委書記等職,不幸于1941年4月在周寧縣被國民黨-派殺害。1988年由福州市郊區(qū)人民政府批準上岐為革命基地村,并由省民政局撥款建設江¬濤烈士陵園,陵園面積有1600平方米,烈士紀念牌高10余米,凌空而起、氣勢雄偉,紀念碑用大理石裝飾,碑正面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題寫的“江濤同志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碑座四周是表現(xiàn)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土地革命內容的浮雕,紀念碑下面立一對石柱,四周用花崗石砌造圍屏。陵園中還立有一塊“勿忘血…[詳細]
大連蘇軍烈士陵園
  大連蘇軍烈士墓(陵園)位于旅順口區(qū)水師營鎮(zhèn)三里橋西。該陵園是1945個蘇軍進駐旅順后,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占地4.8萬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1989年,該墓地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軍烈士陵園位于旅順口區(qū)水師營鎮(zhèn)三里橋西。該陵園是1945個蘇軍進駐旅順后,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礎上擴建而成。所謂的沙俄公墓,是當年沙俄人為了紀念在日俄侵略東北而發(fā)動的日俄戰(zhàn)爭中死去的俄國鬼子而修建的,該墓占地4.8萬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1989年,該墓地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陵園門前廣場矗立著一座高39.9米的蘇軍紀念塔,塔基正面上方手執(zhí)沖鋒槍、高達5米蘇軍戰(zhàn)士銅像威武壯觀…[詳細]
六連嶺革命烈士陵園
  六連嶺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萬寧市的東北方,海榆東線高速公路113公里出口向西5公里處。陵園占地面積242畝,園里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座,碑高12.5米,混泥土結構,占地1600平方米;陳列館一間,面積200平方米。一九六一年秋萬寧縣人民政府為紀念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斗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一九二六年夏,萬寧第一個黨支部在六連嶺下的田頭村成立,從此,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海南人民以六連嶺為革命根據地,百折不撓,前赴后繼,革命斗爭從不間斷,與國內外敵人展開艱苦卓絕的斗爭,是海南人民堅持長期革命斗爭的一面旗幟,是海南人堅持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一個縮影,是以馮白駒同志為首的瓊崖兒女為中…[詳細]
太原黃坡烈士陵園
  黃坡革命烈士陵園太原市黃坡革命烈士陵園位于萬柏林區(qū)義井村西。1959年春,根據太原市委的精神,河西區(qū)政府將太原戰(zhàn)役犧牲時散埋于姚村、晉祠、晉源、小井峪等11個鄉(xiāng)36個村的革命烈士,集中安葬于黃坡,建成了黃坡革命烈士陵園。陵園安葬著407位革命烈士,其中有抗日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八路軍某部團參謀1位、解放太原戰(zhàn)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402位、新中國建設中為保衛(wèi)人民生命財產犧牲的解放軍戰(zhàn)士4位。2009年興建大型花崗巖浮雕“解放太原戰(zhàn)役紀念墻”,浮雕圖案分“戰(zhàn)前動員”、“外圍戰(zhàn)斗”、“分化瓦解”、“攻克太原”4部分,用44幅相對獨立、彼此聯(lián)系的畫面,形象地再現(xiàn)了解放太原戰(zhàn)役的全過程。1991年,黃坡烈士陵園…[詳細]
商高宗武丁陵
  商高宗武丁陵位于河南省西華縣城東北15公里的田口鄉(xiāng)陵西村,系商代中興帝王武丁之陵寢,距今約3200年。武丁又稱商高宗,系商代22任國王。他治國有方,是商代鼎盛時期很有作為君主,堪稱一代明君。相傳武丁早年生活民間,知稼穡艱難,即位后志向遠大,思興復殷。后啟用賢人傅說、甘盤為相,國始大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發(fā)展達到鼎盛,成為了世界文明大國。據載,當年武丁從商都率群臣前來西華捕滅蝗災并體察民情,因積勞成疾病逝西華,葬于現(xiàn)址。古時的陵墓規(guī)模宏大,有載“望之如山”,為歷代帝王崇仰至祭。陵墓前原有廟宇陵園,陵后兩側分置高宗最器重的得力輔助丞相傅說、甘盤陵墓。因歷史上無數(shù)次黃河泛濫淤積和人為損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