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陵篇

馬石山烈士陵園
  馬石山烈士陵園位于乳山市西北馬石山上,距離乳山市區(qū)45公里?谷諔(zhàn)爭時期,聞名全國的馬石山突圍戰(zhàn)在這里打響,我英勇的八路軍指戰(zhàn)員面對日本侵略軍的“拉網(wǎng)合圍”,在數(shù)千群眾身陷絕境的危急關(guān)頭,舍生忘死,反復(fù)沖殺,掩護了大批群眾突出重圍,自己卻血灑馬石山上,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馬石山十勇士、馬石山十八勇士、膠區(qū)軍區(qū)十六團、十七團七連、東海軍分區(qū)獨立團二連一排等眾多英雄群體在這里誕生,從此彪炳史冊,永勵后人。 1943年,膠東區(qū)行政主任公署在馬石山上立“馬石山殉難軍民之墓碑”。1971年,乳山縣委、縣政府在馬石山上修建馬石山烈士陵園。2013年,乳山市委、市政府投資5000多萬元,對馬…[詳細]
大庸革命烈士陵園
  大庸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張家界市永定區(qū)崇文辦事處禾家山社區(qū)回龍觀。1985年3月,為了紀念大庸縣在新中國成立前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犧牲的英烈,大庸縣政府決定在城東回龍觀頂修建大庸革命烈士陵園。從1986年9月動工修建至1999年底,先后建成烈士紀念塔,三臺回廊、四個憩亭、一公里簡易公路、安裝水電設(shè)施,陵園大門、陳列室、三處公廁,856.43 米圍墻,700米環(huán)山游道,辦公和職工宿舍以及綠化等。烈士主塔方柱形由三臺回廊、兩層塔座和主塔五級組成。塔高23米,兩臺塔高6.1米,正面寬6米,側(cè)面寬5.5米,塔尖用鎂鉛合金鑄造一個象征手屋鋼槍的立體圖形。主塔正面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漢生親筆寫的“革命烈士紀念…[詳細]
平江烈士陵園
  平江烈士陵園位于岳陽市平江縣開發(fā)區(qū)中興大道南。平江烈士陵園門頭為仿古建筑,上 書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題詞“平江烈士陵園”,園內(nèi)標志性建筑為人民英雄紀念碑,上 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紀念碑底寬19.28米,代表著“平江起義”發(fā)生于1928年,紀念碑基底四周刻著四幅浮雕:前面是《平江起義》,右邊是《三月?lián)涑恰罚筮吺恰督峡谷铡,背面是《啟明之光》。紀念碑兩邊為-、傅秋濤、鐘期光等33位平江籍開國將軍的陵墓。平江是“革命早、堅持久、貢獻大、犧牲多”的革命老區(qū),革命烈士眾多。1922年冬,平江就有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1923年,成立黨支部,為湖南最早的黨支部之一。平江黨組織成立后,領(lǐng)導(dǎo)人民進行了一系列…[詳細]
臨汾烈士陵園
  臨汾烈士陵園位于城南堯廟宮北面,始建于1958年,后經(jīng)過多年的修葺補建,現(xiàn)今已成了一座亭臺廳堂錯落有致、松柏花卉隨風(fēng)飄香、風(fēng)景優(yōu)美、肅穆雅靜的園林。陵園座北向南,高聳巍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雄踞中心。-元帥的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鐫刻于紀念碑正面。除此,園內(nèi)還建有仿古式門樓、憩亭、“臨汾攻堅”展覽館、《革命英雄紀念館》、《臨汾建設(shè)成就》展覽廳、骨灰堂等。這些建筑設(shè)計精美,布局得體。地址: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秦蜀南路…[詳細]
漢元帝渭陵
  漢渭陵位于咸陽市渭城區(qū)周陵鎮(zhèn)新莊村東南。西漢第八位皇帝漢元帝劉奭陵墓。1956年公布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渭陵始建于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陵園近方形,南北四百一十米,東西四百米,四周有夯土筑成的垣墻,垣墻正中各置闕門,與陵冢底邊正中相對。陵園四門距陵園正中的封土堆約為110米左右。陵冢位于陵園之中,呈覆斗形,冢底邊長約115米,冢頂邊長50米,高25米。今陵冢頂部已塌陷,面積約400平方米,深約2米。在渭陵北300米處,發(fā)現(xiàn)一建筑遺址,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00米。遺址地面土層清晰,漢代殘磚碎瓦比比皆是。建筑墻基、平鋪方磚的居住面和路面遺跡猶…[詳細]
唐代宗李豫元陵
  唐代宗李豫元陵李豫(公元727-779年),唐肅宗長子,母吳皇后。初封廣平王,名為俶。被宦官擁立為帝,時年37歲,在位18年(公元762-779年),病死,葬元陵。年號廣德、永泰、大歷。唐代宗元陵,位于陜西省富平縣西北15公里的檀山,海拔851米。代宗李豫,肅宗長子,“安史之亂”之際跟隨其父于兵馬之間,至德二年(757年)-為天下兵馬元帥,率邊軍20萬與郭子儀等收復(fù)長安、洛陽。乾元元年(758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被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豫。由于肅宗寵幸的張皇后,不是李豫的親生母親,而張皇后又無子,反而對李豫這個太子很不放心,千方百計地不讓李豫繼位皇帝。公元762年4月,肅宗病重,張皇后與其黨羽密…[詳細]
淮南市烈士陵園
  淮南市烈士陵園坐落于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上窯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與著名的新四軍紀念林景區(qū)一同成為緬懷革命先烈、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黨風(fēng)廉政教育的重要陣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課堂。2015年市烈士陵園順利入選淮南市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由市民政局委托淮南市上窯林場負責市烈士陵園的綠化、衛(wèi)生及日常維護管理工作;茨鲜辛沂苛陥@規(guī)劃用地7.63公頃,一期墓區(qū)工程規(guī)劃420.54平方米,總投資300余萬元,建設(shè)48個烈士墓位。2013年3月開工,2014年2月竣工。截至目前,已安葬30名烈士。市烈士陵園二期工程建設(shè)也在積極籌備中,力爭早日開工建設(shè)。墓園莊嚴肅穆、草綠花紅,墓穴布局合理…[詳細]
五陵原
  五陵原是以西漢王朝在這里設(shè)立的五個陵邑而得名的。五陵原地處關(guān)中平原中部偏北的咸陽原上,南臨渭水,北接北山山系,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總面積800平方公里,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在先秦、秦漢和隋唐時期,一直發(fā)揮著強本弱枝的重要作用,并長時期成為我國古代政治、軍事和思想文化的中心,且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人文地理區(qū)域,在我國古代文明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正因為如此,諸如商鞅變法、秦朝建立、徙民五陵等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斗爭多發(fā)生在這里;諸如田千秋、馬援、豆融等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歷史人物亦多出自五陵。五陵原地區(qū)還出現(xiàn)了諸如董仲舒、孔安國、班固、司馬相如等一大批著名文化人物,對進一步豐富和…[詳細]
小蔡集烈士陵園
  宿豫縣小蔡集烈士陵園是一座縣級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陵園歷史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蔣介石為了搶奪人民勝利果實,撕毀“雙十協(xié)定”,于1946年發(fā)動了-內(nèi)戰(zhàn),在宿北戰(zhàn)場上又將其整編第六十一師及六十九師調(diào)來向我大舉進攻。12月14日,敵整編十一師師部進占曹集,以一個旅沿宿沭公路直撲我來龍庵,敵六十九師師部進占人和圩后,即遣所部占領(lǐng)邵店、嶂山、曉店等地。我來龍庵守備部隊對來犯之敵予以沉重打擊,斃俘敵一部,當晚即將來龍庵收復(fù)。15日,我大軍迂回至井兒頭,斃俘敵一部后迅速切斷敵六十九師退路,并迫使之與十一師隔絕。十六日下午,我八師向固守嶂山之敵發(fā)起攻擊,守敵向曉店逃竄,當晚嶂山鎮(zhèn)遂為我占領(lǐng)。16日,敵六十…[詳細]
菏澤市烈士陵園
  菏澤市烈士陵園又菏澤市抗日紀念館,始建于1970年,原址位于城區(qū)丹陽路東段,于2015年12月31日更名為菏澤市烈士陵園(抗日紀念館)。多年來,在菏澤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高度關(guān)注和大力支持下,自2008年以來,菏澤市政府在財政較為困難的情況下,將市陵園紀念設(shè)施維修改造和日常管理經(jīng)費列入財政預(yù)算,并保持每年遞增態(tài)勢,確保了市烈士陵園提升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2009年5月,市政府批準烈士陵園遷址重建(菏政復(fù)[2009]36號),將其列為當年“十大城市重點工程”。2010年2月,陵園正式開工建設(shè),歷時一年完成整體搬遷。2011年清明節(jié),舉行了隆重的烈士陵園落成開館儀式。遷建后的烈士陵園作為城郊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