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村篇

西坑古民居
  走進黃田,或許您看不到故宮、天壇那般金碧輝煌的宮殿,也沒有徽州、皖南那么完整精致的古民居群,這里的建筑古樸無華、古香古色。然而,它的吸引恰恰就在于此,就在于那古樸后面所隱藏的古老綿長的民俗文化,在于那古色后面所包含的那些既原始又鮮活的歷史偉力。位于黃田鎮(zhèn)西坑村的古民居,雖然在閩東山水里低調地隱藏著,但這里的一景一物,卻無不映照出這座古屋久遠歲月里積淀的輝煌。這是一座集古風古韻于一體的中晚清建筑。建于1830年間,距今已有180年的歷史,至今保存狀態(tài)良好。該建筑占地1500平方米,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上下兩層共有五十間。其建筑規(guī)模之大,房屋數(shù)量之多,令人嘆為觀止,古民居木雕精美,泥塑典雅,美…[詳細]
果隴古村
  普寧市燎原街道果隴村,由烏堆洋、雞籠山、耘頭、杭溪、軍田等5個自然村組成。自南宋末年福建抗元英雄莊公從入住果隴開基至今已歷700多年,是全國最大的莊姓村落,人文歷史厚重。村內溪河縈繞,湖山相襯,鐵嶺蘭香襲人,杭溪綠竹成蔭,白坑湖上舟筏穿梭,古老的亭臺樓閣隨處可見。據(jù)統(tǒng)計,果隴村內保存有祠堂32座,古建筑群3處,古巷1處,古批館1處,故居1處,廟宇7處,碑刻3塊,古墓葬3處,古橋梁1座,舊址1處等。據(jù)介紹,果隴宋時稱漁湖塘口,因村域為一片洼地,水涸(潮音“可”)見隴,故又俗稱涸隴,后改今名。村里溪河與練江相連交匯于雙溪咀,經(jīng)雞籠山水閘向東流出大海,果隴的各片建筑組群,就像是大小不一的船浮于水面,…[詳細]
下底古村
  下底古村位于汕頭潮陽西北28公里,面積約2.5平方公里,西臨榕江中段,瀕臨南海,于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村,古村人口為單一黃姓宗親,所用語言為潮汕方言,現(xiàn)常居人口5000多人,村中經(jīng)濟以農(nóng)為主。2012年下底村被評為“廣東十個特色古村落”之一。古村三面為田園所包,民居是典型的潮汕老厝,現(xiàn)有不少明、清、民國建筑,“下山虎”成排連片,“四點金”隨處可見,“四馬拖車”都保留完好,如縣級文保單位黃武賢提督府等,其他如古榕、寨圍、小橋、水路等皆為古時物。黃武賢(1821—1898年)系關埠下底村人,是晚清時期的一位著名將領,曾追隨曾國藩、左宗棠南征北戰(zhàn),官至一品云南提督。他軍旅生涯三十多…[詳細]
包地古村
  深山里的千年古村——包地包地是清流縣溫蛟鄉(xiāng)的一個自然村,包地人口最多時,有三百多戶,一千多人,現(xiàn)在人口兩百左右。居民基本姓李,是李氏七十世祖四七大郎公的后裔。四七大郎公在唐昭宗天佑二(905)年八月十三日,出生在永安黃歷村。934年到清流包地附近的陳村教書。晉高祖天福二年(937年)到包地永福橋十二郎家,入贅他家寡媳陳氏轉娘。并把三六公接來共住。四七郎和陳氏轉娘生三子,叫敬榮、敬壽、敬德。陳氏轉娘享年四十九,辛酉(961)年四月初八日身故,葬大湖大坪頭,酉山卯向。四七郎公宋太祖乾德元(963)年五月廿一日去世,葬大湖插庚山甲。七十一世老大敬榮公,生于天福三(938)年。長大后到梧地,生子吳一郎…[詳細]
塔頭底古村落
  塔頭底古村落為季姓家族聚居村落,始祖季茂齡祖居青田梅岐,明成化四年(1468)進士,曾任高郵州尹,后入翰林,但不久后即辭官返鄉(xiāng)。明正德戊寅年(1518),季茂齡遷至泰邑牙洋八都大坪后灣居住,到清康熙己未年(1679)時,其后裔德重、德立二人游經(jīng)塔頭底,“觀其山川秀麗,竹苞松茂”,是居住的佳地,遂決定移居此地。塔頭底是一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村內至今仍保存著7座清朝時期較為完整的建筑群,包括下厝、中央厝、尾厝等傳統(tǒng)民居,宅院之間特意建成互通的“百米長廊”,串起整個家族的脈絡。這在很多專家學者看來,都是非常難得的古村落資源。下厝建于清康熙年間,是季氏在塔頭底建造的第一座住宅,為合院式建筑,…[詳細]
沙魚涌
  沙魚涌,是深圳最古老的村落之一,距今已有500年歷史,歷史上,這里也曾繁華如錦,當年的繁華,如今只能從兩座滄桑古橋、一條隱秘古道和一個廢棄口岸中加以想象,為拍攝者創(chuàng)作提供不少靈感。沙魚涌可能是深圳最后一塊凈土,海水純凈、吊腳樓憑水而建,晚飯后在細膩清軟的沙灘上散散步,看夕陽西下,也是一件賞心樂事。用水清沙白來形容深圳沙魚涌一點也不為過。人少景美,最原始自然的沙灘,你還不來?出游小貼士1、坐標:深圳市大鵬葵涌油碼頭以東2、公交線路:從市區(qū)乘坐B755、M357、M362路,在“土洋派出所”公交車站下車,步行約196米,抵達沙魚涌港口。3、自駕線路:鹽壩高速土洋出口下,沿深葵公路行3公里,轉葵鵬路…[詳細]
山頭下村
  金義都市新區(qū)傅村鎮(zhèn)山頭下村,整個村落建造在一座名叫“蝴蝶形”的小山坡上,是“一代詞宗”、梁時尚書令沈約后裔的聚居地,全村大多數(shù)都姓沈。明代,沈約31世孫由義烏沈宅遷居而來,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現(xiàn)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山頭下村因背后有一座小山,村子建在山下而得名。村名普通而平凡,但走進村中,你卻能發(fā)現(xiàn)許多“神奇”之處。據(jù)說,村里的始祖是獵戶,遷到此處定居,沿溪一點點墾荒造田,經(jīng)過幾代人才有了現(xiàn)在的古村景象。當時村里人靠手工業(yè)致富,村里的染坊、蠟燭店在當年遠近聞名。村口的古驛道,一頭連接著金華城,一頭連接著佛堂商貿市場,以前有古婺商道驛站,村里的古建筑和婺商文化淵源頗深。山下頭村被列入保護的古建…[詳細]
獨樹崗古村
  獨樹崗(曾稱樹溪、同樹)始建于元朝至大末年(約公元1330年前后),座落北江支流蘆苞涌南岸的一片崗丘之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獨樹崗方圓達8平方公里,耕地一萬余畝。據(jù)傳,獨樹崗因古時候村中山崗上的一棵巍然屹立的參天大樹而得名。七百年前,朱姓人家最早在獨樹崗的杉崗一帶開村,故此處早期曾稱朱家村。其后有蔡、周、冼等氏族先后來到獨樹崗定居;自清末民初始,有以打魚為生的梁氏人家上岸定居。因蔡氏人丁興旺,不斷拓展,獨樹崗才蔚為大村,至民國末年,村中人口已達5000有余。因獨樹崗地廣人多,而蔡氏族人占了九成多,故向來有“三水一棵蔡”之稱,是三水區(qū)域內最大的一條自然村。獨樹崗自元初開村,發(fā)展至明初,人…[詳細]
埭頭古村
  埭頭古村位于大若巖鎮(zhèn)境內。古稱埭川或埭谷,地型由西向東傾斜,其型如船,人稱船型之地。埭頭古村建于元代后期,背依九螺山,丹崖如染,面對梧山,蒼翠挺秀,為陳姓血緣聚居之村落,現(xiàn)有1400余人。埭頭古村以陳氏大宗祠到臥龍崗為中心區(qū),分布著陳氏宗祠、積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后祠、屈廬等古建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尤以華祝祠(亦稱魯班祠)與松風水月最為著名。在這里可看到士習民風、耕讀傳家的深邃文化底蘊。華祝祠、松風水月宅、裕后祠與臥龍崗構成的空間,灑脫雋永,層次豐富。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巨大的古樟樹,別致的水井,優(yōu)雅的竹林,讓人流連忘返。對面梧山上大片森林,人稱鳥播林,傳說是埭頭的…[詳細]
大劉家村古民居群
  車田大劉家村古民居群位于宜章縣笆籬鄉(xiāng)南部,始建于明永樂年間,盛于明末清初,現(xiàn)保存完好古民居300余棟。整個村莊布局有序,村內3條橫巷道5縱巷道,均為青石鋪就,村中分別建有各劉氏支派12座公祠,村前建有觀瀾齋書院以供族人小孩啟蒙讀書,又有迴瀾齋。大劉家第三世劉方富之女劉淑姻,因志終不嫁,扶侄立業(yè),高壽無疾而終“大姑祠”,以彰其德。其古民居群建筑錯落有序,至今保存較好,具有湘南特色的建筑風格,均是青磚墻,內為木架隔板的磚木結構青瓦房,一般為二進,中間為主廳,設神堂,兩廂為次房,兩邊為主房(主人住臥室與廚房),鋪設清代地板四方磚,大門前寬敞,部分砌有照壁,且建有槽門(為小閘門),房屋大小相差無幾,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