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何如璋故居—人境廬建筑群
  何如璋故居—人境廬建筑群位于大埔縣,年代為清,屬于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人境廬位于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湖寮鎮(zhèn)雙坑村,是晚清維新思想家、外交家何如璋的故居,始建于清嘉慶十年(1805年)。何如璋故居為世人了解和研究大埔文化史、客家人物史乃至中國近代史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史料標本。2005年4月,何如璋故居被大埔縣政府列為大埔縣文物保護單位,并被梅州市文化旅游部門推選為市主線旅游點。2007年被廣東和浙江兩省數(shù)家大型旅游公司評定為廣東省四十大旅游點。人境廬建筑群依山傍水,坐西向東,恰處于大埔縣雙坑村田心之中。舊為私塾書齋的“日新書屋”和“耕經(jīng)別墅”,與祖居“太史第”(茂塘公祠)和故居“人境廬”…[詳細]
蓮沱九四暴動革命烈士紀念碑
  蓮沱九四暴-動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宜昌市夷陵區(qū)樂天溪鎮(zhèn)蓮沱村。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中共宜昌縣委根據(jù)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積極組織革命武裝斗爭,打擊土豪劣紳和封建地主,掀起土地革命風(fēng)暴。 1928年初,縣委書記鄭熾昌帶領(lǐng)共產(chǎn)黨員楊生民、胡俊文等人到北鄉(xiāng)蓮沱一帶開展建黨活動,相繼在黃金口、路溪坪、栗子沖、黃家沖、沙道觀、古城等地發(fā)展楊繼平、趙德昌、萬成安、屈林道、鄭興昌等人入黨。8月,縣委在栗子沖萬成安家里,組建了中共北鄉(xiāng)區(qū)委員會(又稱蓮沱區(qū)委),楊繼平任區(qū)委書記。 1929年10月6日,中共蓮沱區(qū)委在鄂西特委和宜昌縣委的領(lǐng)導(dǎo)下,于樂天溪、路溪坪、沙坪、古城、黃家沖等地,舉行了威震峽江的農(nóng)民…[詳細]
清代皇家行宮
  清代皇家行宮年代:清地址:天津市薊縣類別:其他一、靜寄山莊亦稱盤山行宮,位于盤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四周有界墻,用虎皮石磊砌,隨山就勢,蜿蜒起伏。墻內(nèi)亭臺樓閣,花木水草,與盤山諸寺遙相呼應(yīng),蔚為壯觀。山莊內(nèi)部地形復(fù)雜,基本上是東、西各一條澗,中間夾一坡。兩澗之水匯合于山莊南端,南部地勢較為平緩,北部則溝壑縱橫,最北部偏西有一座小山,當?shù)厝朔Q之為石佛山,雖不算高,但很有氣勢,有山東驛山風(fēng)范。山莊內(nèi)亭、臺、樓、閣遍布各處,有藏有露,設(shè)計精巧,依照山莊的特點和建筑分布情況,分為行宮和苑景兩部分。㈠行宮部分:即靜寄山莊、太古云嵐、壽萱堂和層巖飛翠四組建筑群,各自均有宮墻圍繞,當?shù)厝朔Q之為前宮(靜寄山莊…[詳細]
太平天國烈士墓
  太平天國烈士墓,位于上海浦東新區(qū)高橋鎮(zhèn)屯糧巷村。于1945年開始修建,紀念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犧牲的先烈。六百平方米的花崗石平臺上,周圍環(huán)以石欄,中央矗立著黑石墓碑,碑之兩旁立石柱,上置蓋頂(石制屋頂),頗似古代墓葬前的石闕。碑上刻太平天國烈土墓,碑陰有記: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的歷史條件下,太平天國除了擔負起反對封建勢力的任務(wù)外,更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的任務(wù)。太平天國的英雄們,為了完成歷史所賦予他的革命任務(wù),曾作了英勇的斗爭。他們的戰(zhàn)績是輝煌的。1862年忠王李秀成勝利進軍上海,在這里有力地打擊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表現(xiàn)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犧牲在這一次反侵略戰(zhàn)爭中的太平天國英雄們永垂…[詳細]
董家大院
  董家大院時代:清光緒地址:董家大院位于楊柳青鎮(zhèn)豬市大街。始建于光緒三年(1877年),由董兆榮修建,占地面積1200平米,建筑面積686平米。建筑采用軸線對稱制布局,五間兩進雙路四合院建筑。較好的保存了楊柳青地區(qū)民宅原貌。董家先世從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遷來,此后分為聚德、裕盛兩家。光緒初年裕盛號開始向天津城廂附近發(fā)展,與天津糧棧斗店、錢莊建立了營業(yè)往來聯(lián)系,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農(nóng)歷二月間,由德國兵數(shù)百人圍攻靜?h城,裕盛號當時的管事人是董兆榮以事關(guān)靜?h城安危,慷慨出資兩千兩,使靜海免遭厄運。從此,裕盛號提高了知名度,民國后家中子弟董紹良、董紹康等去天津就學(xué)深造,后均有成就。董家大…[詳細]
惠家大院門樓
  惠家大院即龍院村龍普路133號,該院房屋始建年代不詳?谷諔(zhàn)爭開始后,曾擔任過云南陸軍講武堂教員、《義聲報》總、云南官印局局長的惠我春移居到龍院村,購下了這座宅院和一片土地,因此稱為惠家大院。惠家大院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其中西部有兩個院落,是原主人惠我春一家的居所,東部是一個大院,建有兩座二層樓房和幾間平房,是長工居住和堆放糧食農(nóng)具的地方,大院西南端為進出大院的門樓。1939年秋天,敵機對昆明的空襲越來越頻繁,由于清華大學(xué)在大普吉建有科研基地,許多教授便在普吉一帶租房居住。自1940年秋天開始,先后居住于惠家大院的有西南聯(lián)合大學(xué)常委、清華大學(xué)校長梅貽琦、西南聯(lián)大理學(xué)院院長吳有訓(xùn),物理系教授趙忠堯…[詳細]
蘇州啟園
  啟園的園址原名葉家浜,是太湖邊種稻養(yǎng)魚的十余畝洼地。本世紀三十年代,東山人席啟蓀買進這塊地,在臨湖一邊挖土,擴展到40余畝,耗資十萬(當時幣值),歷時3年建成這座私家園林,所以又名席家花園。建園時,由著名畫家蔡銑、范少云、朱竹云等參照明王鏊所建的“招隱園•靜觀樓”的意境進行設(shè)計,“臨三萬六千頃波濤,歷七十二峰之蒼翠”,寓意深邃盡得湖山之勝。園內(nèi)主體建筑“鏡湖廳”是位于山水層林之間的四面廳,為二層建筑,端莊雅致。廳的四面空曠,東面筑“五老峰”、“真竹假筍”,鋪地用小石砌成圖案,其間花木扶疏,有含笑、山茶、牡丹、桂花、紅楓、臘梅、鐵牙松,清幽悅目。特別月夜至此,更是媚人。園中復(fù)廊的隔壁…[詳細]
萬松書院
  杭州萬松書院位于西湖南線景區(qū)萬松嶺。萬松書院充分挖掘杭州歷史文化內(nèi)涵,集中展現(xiàn)明代書院文化和科舉制度場景,演繹中國四大明間傳說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杭同窗三年的絕美愛情故事,完整凸現(xiàn)孔家山石林自然秀逸風(fēng)貌,打造西湖歷史文化景觀廊道。梁祝書房大門——正面展現(xiàn)梁祝同窗三載的場景,左邊“拜師”體現(xiàn)了尊師重教的中國傳統(tǒng)美德,右邊“日課”是教者誨人不倦、學(xué)者孜孜以求的寫照。品字型石牌樓——中間石牌坊正面書“萬松書院”,背面書“太和元氣”;左牌坊正面書“敷文書院”,背面書“道冠古今”;右牌坊正面書“太和書院”,背面書“德侔天地”。萬松書院、太和書院、敷文書院代表了書院的三個時期。書院三座石牌坊呈品字排列…[詳細]
南京愚園(胡家花園)
  “胡家花園”本名愚園,位于南京城西南隅胡家花園2號,前臨鳴羊街,后倚花露崗,南北長約240米,東西寬約100米,由宅院和園林兩部分組成。整個花園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水石取勝,是晚清金陵名園之一,號稱“金陵獅子林”。其造型甚至可以與號稱“金陵第一園”的瞻園相提并論,它的建筑價值也絕不遜色于“九十九間半”的甘熙故居。胡家花園最早為明中山王徐達后裔徐傅的別業(yè)。后該園易主徽州商賈汪氏,再易主為吳用光。乾隆以后,該園逐漸敗落。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代名人胡恩燮辭官歸里,購下西園故址,光緒初年構(gòu)筑愚園,建有清遠堂、春暉堂、水石居、無隱精舍、分蔭軒、松顏館、青山伴讀之樓、覓句廊、依琴拜石之齋、鏡里芙蓉、寄…[詳細]
江浦文廟
  江浦文廟位于江浦縣珠江鎮(zhèn)東門大街,座落在縣城東北隅的鳳凰山下。文廟是供奉和祭祀“德配天地、道貫古今”,被尊為“大成至圣先師”的孔子的廟宇,因孔子曾被追封為文宣王遂得以稱名。它與祭祀仁義至上的“忠義先賢”關(guān)云長的武廟相配而珠聯(lián)璧合。據(jù)縣志記載:“洪武二十四年,知縣仇存仁自浦子口城遷建曠口山縣治東。其中為大成殿,兩翼為東西廡,左右為祭器庫、為齋湢房。(大成殿)前為戟門,門右為鄉(xiāng)賢祠。(戟門)前為欞星門、為屏門,左右柵欄一座,中為泮池,池南為照墻,墻南為天開樓。(大成殿)以東為門屏,(門屏)右為文明樓,(樓)后為明倫堂,(堂)東為日新齋、西為時習(xí)齋。(大成殿)最后為崇圣祠。”縣志還羅列了這組建筑之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