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云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勝利堂)
  昆明人民抗戰(zhàn)勝利堂位于昆明市五華區(qū)護國街道辦事處景星社區(qū)云瑞西路49號。勝利堂建在原云貴總督府的舊址上,1944年動工興建,最初名為“志公堂”,隨后改為“中山紀念堂”,1946年落成時改為“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并由盧漢撰寫了“抗戰(zhàn)勝利堂碑記”。195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決定改“抗戰(zhàn)勝利堂”為“人民勝利堂”。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人民勝利堂”更名為“抗戰(zhàn)勝利紀念堂”。勝利堂1945年籌建之際,正值抗…[詳細]
西南聯(lián)大紀念碑
  在云南師范大學校園內,“一二·一”四烈士墓西側,有馮友蘭撰文、聞一多篆額、羅庸書丹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紀念碑。碑座呈圓拱形,高約5米,寬約2.7米,中嵌石碑。碑文約1000余字,記述了聯(lián)大創(chuàng)辦的始末及其特點,是聯(lián)大在昆明的重要遺跡。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fā),日軍南侵,平津危急。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的南開大學,奉命遷于湖南,合組為長沙臨時大學。以三校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為常務委…[詳細]
昆明圓通寺
  圓通寺位于昆明市區(qū)內的圓通街,與昆明動物園毗連,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從唐時南昭國在此建“補陀羅寺”算起,已由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同時,它也是現(xiàn)在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在中國西南地區(qū)和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名。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佛教協(xié)會都設在這里。圓通寺以造園手法建寺,青山、碧水、彩魚、白橋、紅亭、朱殿、彩廊交相輝映,景色如畫,是全國重點佛教寺廟之一。寺宇坐北朝南,富麗堂皇,整個寺院以圓通寶殿為…[詳細]
真慶觀古建筑群
  真慶觀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區(qū)白塔路與拓東路交叉路口。明永樂初年,道教長春派創(chuàng)始人,謫滇“高道”--劉淵然,即居此觀闡道。劉淵然(1351年~1432年),江西贛縣人,道號體元子,道行高深,明洪武間朱元璋召至師宗,賜號高道。永樂初年任道錄司右、左“正一”管道教事。嗣因得罪權貴被謫至昆明。在龍泉觀闡教。其門徒“殆百余人”。門徒中蔣日和、邵以正是名聞全國的“高道”。其中,邵以正是昆明人,號止止道人,…[詳細]
鐵爐紅軍標語
  該舊址位于威信縣三桃鄉(xiāng)魚洞村鐵爐村民小組,西距魚洞村民委員會駐地約3公里。標語均保存于一民居建筑上。此民居始建于1917年,系一般民用住房。1935年4月,紅軍川南游擊縱隊政委徐策同志率隊伍進駐鐵爐村。游擊隊廣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鐵爐書寫了大量的宣傳標語,F(xiàn)存標語近20條,其內容豐富,較為全面、真實地反映了黨和紅軍的政策、主張。1985年11月,被威信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詳細]
浦在廷故居
  浦在廷故居位于宣威市西城下街57號。建筑坐東向西,由大門、前院、二門、正廳、對廳、廂房、佛堂、雕像組成一樓一底土木結構四合院,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圖片大門,位于故居東南角,為垂花門,歇山頂,小青瓦屋面。大門上方懸掛題有“浦在廷故居”的牌匾。前院,東西長約30米、南北寬約8米。院子西半部為綠地,種植花木、草坪。院子東端臨街建硬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一層瓦房,2開間,通面闊7.2米、通進深5.7米。二…[詳細]
中山禮堂及文廟建筑群
  中山禮堂位于富源縣人民政府大樓東北50米處太和街中段北側。禮堂坐北向南,占地面積660平方米。禮堂建在一石臺基上,四周設條石臺階可通達室內。南面(正面)11踩、東面13踩、西北兩面則為3踩。現(xiàn)存建筑為重檐磚石木結構,共3層。一層墻體為五面石砌筑,二層用青磚砌筑,三層以木板裝修。建筑通面闊15.6米、進深35.6米、高13.3米。建筑南、北兩面均附設攢尖頂檢閱臺,檢閱臺二層設尋杖木質護欄。建筑正面大…[詳細]
播樂起義紀念址
  播樂起義紀念址位于曲靖市沾益區(qū)播樂鄉(xiāng)政府駐地東200米播樂中學內。紀念址由紀念塔、紀念館、烈士墓3部分組成,分布面積33330平方米。紀念塔,鋼筋混凝土方形結構。塔通高10米、寬3.4米。塔頂呈火炬狀,塔身正面書“九五起義紀念址”7個鎦金大字,直行行書;塔身陰面書播樂中學地下黨活動歷史及“九五”起義經過,橫行楷書。紀念館,1998年為紀念九五起義五十周年遷建2層紀念館,一樓為聚賢廳,二樓為陳列室,…[詳細]
會澤湖廣會館(壽佛寺)
  湖廣會館,又名壽佛寺,位于云南省會澤縣城寶善直街11號,始建于公元1700年,由湖廣籍同鄉(xiāng)集資建造。會館坐南朝北,占地8474.4平方米,建筑面積3127.6平方米,由前殿、中殿、后殿及東西偏殿、廂房、韋陀亭等組成,是會澤會館古建群中現(xiàn)存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會館。保護范圍:以保護圍墻外延3米為界。建設控制地帶:東至發(fā)儒直街,西至翠屏小學,南至老街,北至東土主寺![詳細]
趙祚傳烈士墓
  趙祚傳烈士墓,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金碧鎮(zhèn)七街社區(qū)倉西村,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是市級烈士紀念設施。趙祚傳烈士陵園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1964年,州屬相關單位下?lián)軐?,在原墓碑被毀地新建了趙祚傳紀念碑。近年來,再次重修了趙祚傳烈士墓,并在原墓碑對聯(lián)的基礎上加上了原國務院參事李一平的題詞“取義成仁卅五年,頭顱換得好江山,人民飲水思源處,浩氣長存日月懸”和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楚圖南的題…[詳細]
妙峰山德云寺
  妙峰山德云寺妙峰山德云寺位于大姚縣城南11公里金碧鎮(zhèn)倉街境內,面積約8平方公里。每當夕陽西下,萬山皆紫,山頭濃翠欲滴,數(shù)十里外,見之如在圖畫中,大姚縣古八景之一“妙峰晚翠”即指此景。妙峰山為滇中佛教圣地之一,區(qū)內峰奇水秀,古柏參天,建于明崇禎二年的德云寺,整個建筑群體雄偉,莊嚴肅穆,精工細致,全部占地25畝,現(xiàn)存房間218間,亭、坊、池閣交錯,柱、檐、楹、碑刻相互映襯,繪畫、雕塑細膩美觀,雖經歷三…[詳細]
元謀古猿化石地點
  元謀古猿化石地點,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2014年7月21日,元謀古猿化石地點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洼恐龍山
  大洼恐龍山位于祿豐縣城所在地金山鎮(zhèn)東北4.6公里的大洼辦事處。14個自然村周圍皆有恐龍化石露于地表。1938年卞美年發(fā)現(xiàn)該處化石,經楊鐘健等人多次科學發(fā)掘,至今已有50余年研究歷史。該處化石分布在以大洼為中心的4.5平方公里面積上,地下有4個含化石地層。迄今為止,已發(fā)現(xiàn)脊椎動物22屬38種?铸埡腿旋X獸中的卞氏獸化石聞名世界。其中,恐龍化石種類繁多,時代較早,被譽為 “恐龍之鄉(xiāng)”。1961年國務…[詳細]
聶耳故居
  聶耳故居位于玉溪市北門街3號,是一樓一底木結構建筑,臨街面樓下原為半截磚墻,外有護板,上部為活動木板窗,開為鋪面。街面樓下房檐上仍有半截依稀可見的浮雕圖案。聶耳1927年初中畢業(yè)后,曾隨母親彭寂寬回玉溪,于農歷6月22日至7月10日在此復習功課。聶耳故居系聶耳的曾祖父聶連登于清未所建,傳至聶耳的父親聶鴻儀。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聶鴻儀去昆明行醫(yī),留給聶耳的大嫂王靜珍居住。1984年9月,…[詳細]
元江妙蓮寺
  妙蓮寺大殿又稱大佛殿,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西南部,距縣城40公里的固元村太平山南麓,座北面南。據(jù)《元江府志》記載,妙蓮寺始建于元代。明正清年間重修,后又多次維修,因改建中心小學,至今僅大佛殿較完整。大殿建在妙蓮第三臺基上,平頂歇山,廡殿屋頂屋面呈八余脊,山花向內收進,用方磚壘砌,花脊鴟獸寶頂,整體布局為正方形。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明間較大,間寬5.5米,側間較小,間寬3.2米,面闊通寬13…[詳細]
通海圓明寺
  圓明寺(WonmyongTemple)位于通?h城以西14公里的善應山麓,始建于元代,清光緒年間重修,內設大雄寶殿、玉皇閣、天王殿等建筑。1964年該寺被定為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1988年11月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圓明寺建于元至正年間,清咸豐年間毀于兵患,光緒年間重建。位于距通?h城14km的河西鎮(zhèn),東接九龍池公園,西北與新蒙蒙古族鎮(zhèn)相鄰。周圍環(huán)境優(yōu)越,綠樹掩映,小橋流水,是宗教文化旅游的極佳…[詳細]
通海文廟
  通海文廟位于云南省玉溪通?h文星街,文廟始建于元代,總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通海文廟于1998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通海文廟,始建于元代(清·雍正十三年《重修通海廟學記碑》載),于明萬歷年間遷建于后址,后存建筑為清初康熙、雍正之物。特別文明坊(建于雍正十一年)氣勢壯偉雄強。從整體看通海文廟,給人以殿閣層層迭起,莊嚴肅穆之感。清朝時期,在通海廟學中曾經培養(yǎng)出朱嶟(禮部尚書),公孫…[詳細]
騰沖文廟
  騰沖文廟,亦稱學宮、黌學,位于明清時代城區(qū)內南端,為一規(guī)模宏大的組群建筑。騰沖文廟是保山地區(qū)唯一保存較完好的學宮,且是明清騰沖城在抗日戰(zhàn)火中所遺留下來的唯一古建筑群,對研究中原文化在祖國西南邊陲的傳播,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價值。1998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騰沖學宮之建,始于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原建于城內西北隅,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移學宮于明騰沖…[詳細]
綺羅文昌宮
  綺羅文昌宮地處風景如畫的綺羅河畔,系采用儒教文廟規(guī)制與道教宮觀相融合設計的組群建筑,始建于萬歷年間,后康熙至光緒年間又經數(shù)次擴建。文昌宮坐南向北,大門泮池、欞星門、前樓、正殿、啟圣樓、花園等建筑,沿南北縱軸線依次排列。文昌宮大門是一個牌坊式的建筑,門上刻著“玉真慶宮”四個大字,“禮門”“義門”分列大門兩側,墻上有斗大的“忠”、“孝”二字。用時參考0.5-1小時交通【外部交通】1、騰沖縣城至綺羅鎮(zhèn)4…[詳細]
葉枝土司衙署
  洶涌澎湃的瀾滄江從青藏高原一路走來,鬼斧神工地將巍峨的群山切割成馳名世界的滄江大峽谷。當瀾滄江行進到維西縣葉枝境內時,來了一個靚麗的大轉彎,造就了一塊開闊的土地。千百年來,傈僳族、納西族等少數(shù)民族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創(chuàng)造出茶馬古道燦爛的文化。憑吊悠悠歷史,葉枝土司衙署記載著茶馬古道燦爛文化。盡管遭遇“文革”浩劫,但經過修葺,葉枝土司衙署依然見證著葉枝作為茶馬古道要鎮(zhèn)的燦爛文化。走進葉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