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 : 內(nèi)蒙古 > 興安盟 > 扎賚特旗

內(nèi)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歷史沿革

[移動版]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東胡族游牧地。

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匈奴占領東胡各地,旗境屬匈奴左賢王轄地一部分。

東漢時期,為鮮卑部落聯(lián)盟東部大人轄地,隸屬于遼東屬國。

東晉十六國時期,扎旗屬前燕國管轄。

南北朝時期,屬室韋烏洛侯交錯游牧地。

隋朝時期,室韋各部逐漸強盛,分為五部,屬南室韋。

唐朝時期,仍為室韋活動地。

遼朝時期,屬上京道長春州,韶陽軍節(jié)度,隸延慶官,兵事隸屬東北統(tǒng)軍司。

金朝時期,屬北京路臨潢府泰州境,德昌軍節(jié)度使轄,兵事屬東北路招討司。

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草原,對蒙古草原實行“領戶分封制”,扎旗為成吉思汗三弟遼王鐵木真斡赤金的世襲領地。

后因以四世遼王乃顏為首的東部諸王叛亂,封地納入行省,初屬遼陽行省泰寧路轄。

元延佑二年(1315年),改屬泰寧府。

元延佑四年(1317年),泰寧府升為泰寧路,仍然屬于遼陽行省,后改隸中書省。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設立兀良哈三衛(wèi)指揮使司,扎旗朵顏衛(wèi)所轄,上屬大寧都司。

大寧都司南遷后,為奴爾干都司所轄。

繼之,歸木塔里山衛(wèi)指揮使所轄。

明洪熙元間(1425年),蒙古臣阿魯臺為瓦剌部所破,率部南遷避于嫩江,起名嫩科爾沁部以別之。

明萬歷時期(1573—1620年),博第達喇將原來的科爾沁部以河劃界,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做牧地。

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綽爾河流域,始號扎賚特部。

后金太祖天命九年(1624年),向清朝納貢。

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個封建主承認皇太極為蒙古可汗的繼承者。

漠南蒙古列為外藩,實行札薩克制,扎賚特部領一旗。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黑龍江將軍奉旨成立“總理黑龍江、扎賚特旗等部蒙古荒務總局”主持三盟旗荒地出放事務。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在已開放地嫩江右岸莫勒紅崗子設置大賚直隸廳,設撫民通判管理荒務,并在塔子城、景星兩地設大賚廳分防經(jīng)歷衙門負責該地管理治安并兼管附近剩余荒地的開放事務。

民國二年(1913年),大賚廳改為大賚縣,泰來縣、景星縣也相繼設置,扎賚特旗設天和、中和、德和3個地局。

各縣土地所有權(quán)仍屬扎旗,隸黑龍江省管轄,仍屬哲里木盟。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廢原東北三省建置,扎賚特旗屬偽興安南分省(后改為興安總。,取消原有的封建王公世襲制度,札薩克改為旗長。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把土地開放時放出的土地由泰來、景星管內(nèi)劃回一部分。

由泰來接收回來的土地改為扎賚特旗第五、六、七努圖克,由景星接收回來的地區(qū)編入第二、三、八努圖克管內(nèi)。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實行“土地奉上”,撤銷天和、中和、德和地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扎賚特旗光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先后隸屬于興安盟、興安省。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隸于興安盟。

1952年2月,西科后旗建制撤銷,原屬西科后旗的圖牧吉努圖克劃歸扎賚特旗。

1953年2月,撤銷興安盟建制,扎賚特旗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部區(qū)行政公署所轄。

1954年,撤銷東部區(qū)行政公署,劃歸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管轄。

1969年8月,隨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

1979年8月,隨呼倫貝爾盟劃回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1980年7月,恢復興安盟建制,劃歸興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