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云南省各市州縣區(qū)地名由來[2]

云南省各市州縣區(qū)地名由來[2]

  唐武德元年(618年)東川人阿寧牧牛砥出鹽井,特改連然縣為阿寧州,阿與安音近,又改安寧。 [詳細(xì)]
17、曲靖市 [云南省]
  曲靖是唐代曲州和靖州的合稱,也取蠻夷“屈服平定”之意。 [詳細(xì)]
  因麒麟山而得名。傳說中有麒麟仙女在此下凡造福于人故以稱為“麒麟城”。 [詳細(xì)]
  關(guān)于沾益地名來源目前主要有“利益均沾說”“沾沾俄格說”。 [詳細(xì)]
  “馬龍”系彝語“麻籠”的轉(zhuǎn)音。“麻”意為兵,“籠”意為城,含義為“(土司)駐兵的城”。 [詳細(xì)]
  洪武二十二年(1389),有酋長劉氏兄弟五人倡亂,西平候沐英統(tǒng)兵剿之,時值六月,陰霾清冷,因有“信是深山六月寒”之詩句,遂易“陸”為“六”,易“梁”為“涼”更名“六涼州”,取清涼之意。后以茲土為滇東要郡,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增設(shè)六涼衛(wèi),屬云南都指揮使司!瓣憽薄傲倍滞,也寫作陸涼衛(wèi)。民國二年1913年邑人牛星輝,以“涼”義近放薄,文嫌不馴,首倡呈請政府改“涼”為“良”,經(jīng)省批準(zhǔn),名“良縣”屬省轄。 [詳細(xì)]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為東爨烏蠻部落所居,部酋首領(lǐng)名“師宗”,后演化為縣名, [詳細(xì)]
  元置羅雄州,以羅雄部得名;明改羅平州,1913年改羅平縣。縣沿州名。明改土歸流后,認(rèn)為從此羅雄州太平,故名“羅平”。 [詳細(xì)]
  富源: 原名平彝,縣城建在鳴鳳山上。1954年縣人民代表大會上,代表龔興安提出,“平彝”一名有礙民族團(tuán)結(jié)。平彝轄區(qū)的余家老廠因資源豐富而設(shè)立富源鄉(xiāng),可用“富源”替換“平彝”的縣名。大會通過了這個建議,報國務(wù)院批準(zhǔn),誕生了“富源”這個縣名,“平彝”成為歷史。 [詳細(xì)]
  雍正五年(1727年)置會澤縣,因境內(nèi)金沙江、牛欄江、小江、以禮河等數(shù)水匯合而得名。 [詳細(xì)]
  源于原城外的宣威關(guān)名,含“宣揚朝廷威德”之意。據(jù)《宣威縣志稿》記載:明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大將軍付友德由曲來沾,指揮討伐烏撒之兵,設(shè)宣威關(guān)于此,離為宣布朝庭的威德,以資鎮(zhèn)懾。一說,據(jù)《云南宣威縣地志》:“自鄂爾泰命將平土司之亂,宣布威德于此,逐名其縣曰:宣威!币徽f,縣東有宣威嶺。 [詳細(xì)]
  得名于珠江源頭之一的玉溪河,玉溪河因“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帶潺潺流淌在萬畝田疇之中”而得名。 [詳細(xì)]
  以市區(qū)東南部紅塔山命名。原山上有一座白塔,在20世紀(jì)50年代把塔涂成紅色,因名紅塔,山名紅塔山。1997年將原縣級玉溪市改設(shè)紅塔區(qū)。 [詳細(xì)]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南詔向東兼并黎州等地后,設(shè)河陽郡?ぶ蜗略O(shè)江川縣,“江川”之名始此。因“絳”與“江”同音,故取名江川!犊たh釋名》云南卷下:“縣在星云湖之北,江川即湖水也。”此所謂星云湖,亦即撫仙湖。江川即因此湖而得名。 [詳細(xì)]
  通?h由原通海、河西兩縣合并而成。傳說昔日水澇不通,元代有神僧以杖穿穴泄水而得名;河西縣因縣治在杞麓湖以西而得名。通海在兩漢時為勝休縣地,隸益州郡。《明一統(tǒng)志》卷86臨安府《山川》:通海湖“在通?h北三里,源自河西縣流注為湖,周八十里。相傳昔水澇不通,有僧于縣治東北石叢立處以杖穿穴泄其水,因名通!!犊たh釋名》云南卷上:“縣北三里有通海湖,縣以湖名也。 [詳細(xì)]
說明:數(shù)據(jù)源自網(wǎng)絡(luò),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