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平安、新平2村合設(shè)和平村,取“和睦平等”之意得名。[詳細] |
畔毗原稱泮璧,意為學(xué)宮。傳清初由升鄉(xiāng)碑口唐姓人遷建,因此地山清水秀,有江河如學(xué)官前的伴水環(huán)繞,故名。[詳細] |
灣里,傳明末由永歲石崗村蔣姓人遷建,因村建在小土坡上,坡下有彎曲小溪,故名。[詳細] |
傳明正德年間(1506-1521)由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唐、劉二姓遷建在湘江西岸,故名。[詳細] |
七里坪,因村建在距鳳凰嘴七里遠的草坪中,故名。[詳細] |
大畢頭原名大陂頭,傳清光緒年間(1875-1908)由蓮乾村唐姓人遷建,因村建在近水的山坡前,故名。[詳細] |
望高山,因地處湘江北岸,隔江與海洋山支脈的-座高峰一-天子嶺相望,故名。[詳細] |
山頭,因建村在海洋山余脈的山頭上,故名。[詳細] |
以“新農(nóng)民”意取名。[詳細] |
菰塘、亨里、山棗灣三個自然村各踞一華里,連起來為三華里,故名三里。[詳細] |
石沙,傳清乾隆年間(1736-1796)由石塘山頭塘背蔣姓人遷建,因村建在一石沙嶺旁,故名。[詳細] |
因原有洗馬塘、青木塘、畔塘三個帶“塘”字的自然村,故名。[詳細] |
棕樹園,傳清道光年間(1821-1850)由才灣金堂村馬姓人遷建,因原是楊姓人的一個棕樹園地,故名。[詳細] |
麻市,因地處建江東岸,很早便設(shè)行人渡口,撐船人為一-麻子,始稱麻子渡。后在此形成圩市,稱麻市。[詳細] |
翠西,因村處翠英村西面,故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