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約,原名司母補約,彝語音譯,意為補約家族的住地。1951年,設司母補約鄉(xiāng)。1972年,鄉(xiāng)改公社。1984年,改為補約鄉(xiāng)。昭覺縣轄鄉(xiāng)。1951年建司母補約鄉(xiāng),1972年更名補約公社,1984年置補約鄉(xiāng)。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40.4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以史洛、補取洛、阿舉列減少、補取散普4個村委會。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馬鈴薯、蕎麥、燕麥。.……。 |
昭覺縣轄鄉(xiāng)。1955年建金曲鄉(xiāng),1961年更名謀紅鄉(xiāng),1972年改謀紅公社,1981年更名金曲公社,1984年復置金曲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46.5平方公里,人口0.3萬。轄里火呷妥、達各乃托、金曲瓦莫、樹火乃糾、舍等乃姐、金曲舍等、金曲瓦普7個村委會。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馬鈴薯、蕎麥、燕麥。.……。 |
則普,彝語音譯,意為阿侯(姓氏)與瓦扎(姓氏)兩家領地的邊界之意,因鄉(xiāng)人民政府駐地位于則普河岸而得名。1956年,設則普拉達區(qū),轄阿爾巴姑、覺呷乃托、瓦渣甲谷3鄉(xiāng)。1958年,撤則普拉達區(qū),阿爾巴姑、覺呷勒拖2鄉(xiāng)合并為則普鄉(xiāng)。1959年,則普鄉(xiāng)劃歸比爾區(qū)。1962年,析則普鄉(xiāng)置覺甘鄉(xiāng)。1968年,鄉(xiāng)改公社。1985年1月,公社改鄉(xiāng)。1991年,覺甘鄉(xiāng)并入則普鄉(xiāng)。昭覺縣轄鄉(xiāng)。1956年建阿爾把姑鄉(xiāng),……。 |
昭覺縣轄鄉(xiāng)。1955年為瓦崗縣日哈鄉(xiāng),1960年劃歸昭覺縣,1962年分置日哈、古洛鄉(xiāng),1972年日哈鄉(xiāng)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xiāng)。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50公里。面積87.5平方公里,人口0.5萬。越(西)金(陽)公路、日(哈)古(里)公路過境。轄日哈、洼堅窩、甲補洼以補、甲補拉莫、爾阿遷、堵覺、古洛以打、拉且那打、力史以等,木拉10個村委會。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馬鈴薯、蕎麥、燕麥。.……。 |
昭覺縣轄鄉(xiāng)。1955年為瓦崗縣哈呷鄉(xiāng),1960年劃歸昭覺縣,1962年分置哈呷、火洛鄉(xiāng),1972年哈呷鄉(xiāng)改公社,1981年更名哈甘公社,1984年置哈甘鄉(xiāng)。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80公里。面積43.8平方公里,人口0.6萬。轄麻吉哈呷、四丹處、窩俄體、爾覺克苦、馬俄洛克、火洛洼喜6個村委會。農(nóng)業(yè)主產(chǎn)玉米、黃豆、高粱、胡豆。特產(chǎn)花生、芝麻、油菜子、棉花、核桃、花椒、蘋果、梨子、柑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