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年(1369),文賓自山西汾州遷于河南歸德府東三十里定居,以姓命名文家集。清雍正八年(1730),文姓外遷,更文家集為文集,后更名為聞集。 |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朱氏遷此買下葉、高、白、謝四家土地1300畝,建花園、魚池、堂樓三層,后取名為朱樓。 |
元至正十二年(1352),辛仕賢自山西洪洞縣遷至河南歸德府東文家集西定居,因人煙稀少,田野荒蕪,遂命名草來鋪。明景秦二年(1452),盧文從前盧樓遷至草來鋪,辛姓居西,盧姓居東,各以姓命村名為辛大莊和盧家營,后盧家人丁興旺,將兩村合并為一村,更名為盧營。后更名為老盧營。 |
清乾隆十年(1745),鄭理自站集南鄭莊遷居至此地建莊,并蓋樓一座,故取名鄭樓。 |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侯雅自寨里西北建村。清乾隆年間,村中開店經(jīng)營人參,故有參店之稱。解放后,土地改革劃分行政村,因其東西有村落,故定村名為中心。 |
明崇禎十二年(1639),孫望全自商丘縣張閣鎮(zhèn)北孫集遷此定居,建樓一座,取名孫樓。后孫氏外遷,湯氏遷入,更名為湯樓。因響河北有一北湯樓,后更名為南湯樓。 |
明洪武四年(1371),周氏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建樓閣一座,命村名為周閣。 |
清順治十八年(1661),朱氏遷此建村取名鳳洼。清嘉慶十六年(1811),建兩座廟,更村名為朱雙廟。清光緒年間,更名為朱莊。 |
明弘治六年(1493),王安裕從王小堤遷此定居,建村建巷,故村名曰王故奄。后為稱呼方便,更名為王安。 |
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稱“郭莊”;正德年間,村人郭臣被招為郡馬,得封地在村東,更名“宗祿村”。清代村民外遷,稱此為“郭老家”。 |
明永樂元年(1403),王氏由江南遷居于此。清嘉靖三十二年(1553),王修善在村西南建高樓,取村名為王樓。后更名為后王樓。 |
明景泰元年(1450),王安富建村,取名大王莊,后來王氏遷出外地,相繼遷入趙、侯、劉、郭四姓,幾家共議村名,決定為趙莊。 |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班氏自大班莊遷居此地建莊,取名班莊。 |
明洪武四年(1371),陳先柱自山西洪洞遷此定居,蓋樓一座,以姓命村名為陳樓。 |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郭氏兄弟從郭老家南遷安家,按兄東弟西分,中間剩地八里地打一井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