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屬黨項羌駐牧地。 瑪沁縣唐設""籠絡州""。 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明屬朵甘行都司和碩特蒙古政權轄地。 清為上郭羅克百戶、中郭羅克千戶部落牧地,青海建省后由省直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果洛行政督察區(qū)屬地。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西樂設治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撤銷。 1952年瑪沁地區(qū)解放。 1957年設置瑪沁縣。 1957年10月設置瑪沁縣命名后沿用至今。 "。 |
"""班瑪縣唐代以前屬羌地。 唐貞觀八年(634),黨項諸部內(nèi)附,今班瑪縣地入唐版圖,貞觀十年(636),吐蕃王國軍隊進入青海南部,今班瑪縣地被吐蕃占領,會昌二年(842),吐蕃王國發(fā)生內(nèi)亂,青海南部包括今班瑪縣地區(qū)在內(nèi)的各個部落頭人各自為政。 宋嘉熙三年(1239),蒙古軍進軍西藏,今班瑪?shù)貐^(qū)及青海省南部地區(qū)歸屬蒙古汗國,嘉熙十六年(1252),忽必烈發(fā)兵南征云南大理,取道阿壩、甘孜大小金川,波及瑪柯河流域。 元中統(tǒng)元年(1260),班瑪?shù)貐^(qū)屬今四川省境內(nèi)的“吐蕃等處宣慰使都元帥府”節(jié)制,開始推行土司制度。 明崇禎十二年(1639),厄魯特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率青海蒙古軍進軍康區(qū)轉赴西藏,在此前后,今班瑪?shù)貐^(qū)歸屬于青海蒙古右翼。 清康熙六十年(1721),今班瑪隸屬于四川成錦龍茂道松潘漳臘營,雍正元年(1723),清廷派大軍進剿果洛,路經(jīng)班瑪,宣宗道光七年(1827),頭人合瓊杰從今班瑪縣吉里堂康干部落帶領7戶牧民星夜逃至今瑪多縣黑河鄉(xiāng)尕拉拉措一帶居住,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建成寧瑪派寺院卡昂寺,德宗光緒六年(1880),多智乾第三世活佛旦欠尼瑪重建知欽寺。 1936年,今班瑪隸屬果洛行政督察區(qū)管轄。 1955年建班瑪縣,隸屬果洛藏族自治州。 2000年班瑪縣轄8鄉(xiāng)1鎮(zhèn),命名后沿用至今。 "。 |
古為西羌地。 唐代以后屬吐蕃。 元代屬吐蕃等處宣慰使都元帥府。 明末清初屬青海和碩特蒙古管轄。 清中葉由西藏、四川遷徙入藏族,形成以阿什羌貢麻為主的藏科、查日麻等部落。 1952年,中央派西北民族工作團進駐果洛。 1954年12月6日于吾勤建縣,正式命名為甘德縣。 |
1952年7月西北軍政委員會派出果洛工作團,8月4日到達查郎寺宣布果洛解放,并派第二分團在達日勒成立了達日工委。 1955年6月在測日哇溝口(現(xiàn)建設鄉(xiāng)駐地)正式成立了達日縣人民政府。 1962年果洛州政府遷移到大武后,縣政府從測日哇溝遷到原果洛州政府駐地垮熱干瑪溝口,命名沿用至今。 |
漢文史籍中有關久治的最早記載可推至先秦時期,當時這里屬羌人牧地。 東漢章和元年(前87),迷唐進據(jù)賜支,依附發(fā)羌,今久治地區(qū)仍為羌人牧地。 西晉永嘉六年(前312)至隋大業(yè)五年(前609),今久治地區(qū)為吐谷渾轄地。 唐貞觀五年(前631),久治地區(qū)納入唐朝版圖,隸于松州都督府(今四川松潘縣)下轄的羈縻州。 唐咸享元年(前670)至宋代,屬吐蕃轄地。 南宋景定元年(前1260),隸屬于吐蕃等處宣慰使司節(jié)制。 清康熙六十年(前1721)為四川成錦龍茂道松潘漳臘營轄地。 清乾隆至道光年間,逐步形成了康干、康賽和哇賽三大部落。 1929年隸屬青海省。 1935年在白玉寺設置果洛行政督察公署。 1940年在白玉寺設立白玉設治局,翌年撤銷。 1952年8月,久治解放,屬西北軍政委員會果洛工作團管轄。 1953年7月,成立果洛工作團第三分團,籌備建縣,經(jīng)工作團與各部落充分協(xié)商,確定縣名為“久治”,藏語意為“團結”。 1955年3月,成立久治縣,隸屬果洛藏族自治州。 |
古為羌地。 唐代屬羈縻州轄地,后屬吐蕃。 明代屬朵甘行都指揮使司。 明末清初屬和碩特蒙古政權轄地。 清代屬上郭羅克百戶轄地,隸四川松潘鎮(zhèn)漳臘管轄。 1941年,置哈姜設治局。 1943年,并入星川設治局。 1950年,解放后分屬達日縣和甘德縣轄。 1958年,由甘德縣花石峽區(qū)和達日縣和科區(qū)的夸科、查科、和科三個部落合并組成瑪多縣。 同年,成立花石峽、黃河人民公社。 1959年,劃歸海南藏族自治州管轄。 1962年,復歸果洛藏族自治州,將花石峽、黃河兩個公社化為6個公社1個牧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