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六月十八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城后,境內南部地區(qū)淪為俄、意、奧租界,歷史上的光復道街道地區(qū)的意奧租界形成。 1928年,國民政府將天津改為特別市,轄區(qū)為“特二區(qū)”。 1943年,日本接管了意租界,改稱為“特管區(qū)”。 日本投降后屬國民政府的特別二區(qū)1-5保。 1946年,國民政府時期的天津市政府將轄區(qū)改為第二區(qū)。 1949年1月天津解放,當年3月轄區(qū)設立了街公所。 1949年6月取消街公所,并入公安派出所,實行警政合一的街政體制。 1952年8月民主建政時,又組建民生路、建國道、平安街、小樹林、華安街、娘娘廟、十字街、糧店街、于廠街和水梯子街公所。 1953年水梯子街公所并入十字街街公所。 1954年7月,街公所改稱街道辦事處。 1956年街劃調整,民生路街道辦事處并入建國道街道辦事處,平安街街道辦事處改稱勝利路街道辦事處,華安街、娘娘廟兩街道辦事處并人小樹林街道辦事處,于廠街、糧店街兩街道辦事處并入十字街街道辦事處。 1958年建國道街道辦事處劃歸和平區(qū),更名光復道街道辦事處,十字街街道辦事處并入小關大街街道辦事處。 1960年光復道街道辦事處改稱光復道人民公社,并又劃歸河北區(qū),小關大街街道辦事處改稱小關大街人民公社,小樹林街道辦事處東部劃屬東六經路人民公社。 1962年恢復光復道、糧店街、小樹林三街道辦事處建制。 1968年改稱街道革命委員會。 1980年恢復街道辦事處。 1990年糧店街街道辦事處和金家窯大街街道辦事處,獅子林大街以南部分并入小樹林街道辦事處。 2000年5月光復道街道辦事處與小樹林街道辦事處合并,仍稱光復道街道辦事處,沿用至今。 |
轄境昔屬武清縣,清雍正八年(1730)劃歸天津縣。 民國時期分屬天津市二區(qū)七、九、十、十五、二十一至二十五保,三區(qū)十四至十六保。 新中國建立后改保為街公所,1949年6月“警政合一”分別并入小關大街、周喬莊、錦衣衛(wèi)橋、曹家大場、海潮寺、土地廟、水梯子、獅子林、東三經路、東四經路、東八經路、昆緯路派出所。 1952年曹家大場、土地廟分別并入小關大街和錦衣衛(wèi)橋派出所,海潮寺、獅子林合并改稱金家窯派出所。 同年10月,民主建政時,建成小關大街、錦衣衛(wèi)橋、周喬莊、金家窯、水梯子、東四經路、昆緯路街公所。 1953年撤銷水梯子街公所,一分為二并入小關大街和十字街公所。 1954年街公所改稱街道辦事處。 1956年,錦衣衛(wèi)橋、周喬莊兩個街道辦事處并入小關大街街道辦事處;金家窯街道辦事處并入十字街街道辦事處;東四經路街道辦事處并入昆緯路街道辦事處。 1960年小關地區(qū)街道辦事處合并統(tǒng)稱小關人民公社;原東六經路地區(qū)與小樹林街道辦事處合并,稱東六經路人民公社。 1963年恢復小關大街、金家窯、東六經路街道辦事處。 1968年街道辦事處改稱革命委員會。 1980年又恢復街道辦事處建制。 1990年金家窯街道辦事處大部和小樹林、黃緯路街道辦事處各一小部并入小關大街街道辦事處。 2000年5月街劃調整,小關大街街道辦事處與東六經路街道辦事處合并,改稱望海樓街道辦事處,始成今貌。 |
管界昔屬武清縣,清雍正八年(1730)劃歸天津縣。 民國時期屬天津市三區(qū)一至十三保和十六保。 新中國建立后改保稱街公所,1949年6月撤銷街公所建制,分屬黃緯路、元福里、宙緯路、曹家花園、西窯洼、地緯路、大悲院、法政橋、月緯路、宿緯路派出所。 1952年民主建政時組建西窯洼、天緯路、黃緯路、中山路、月緯路、法政橋、宿緯路街公所。 1954年街公所改稱街道辦事處。 1956年街劃調整,西窯洼街道辦事處并入天緯路街道辦事處,黃緯路街道辦事處并入月緯路街道辦事處,宿緯路街道辦事處分別并入法政橋、中山路街道辦事處。 1958年9月,在天緯路街道辦事處的基礎上,建立鴻順里人民公社。 1960年中山路、月緯路、法政橋三街道辦事處合并改稱中山路人民公社。 1963年恢復黃緯路、鴻順里、中山路街道辦事處建制。 1968年改街道辦事處為革命委員會。 1980年復稱街道辦事處。 1990年黃緯路、鴻順里街道辦事處合并,仍稱鴻順里街道辦事處,同時將位于中山路以南,原屬黃緯路街道辦事處轄境劃歸小關大街街道辦事處。 2000年5月街劃調整,中山路街道辦事處并入,始成今貌。 |
管界地處城郊結合部,是古今津門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 昔為荒野,屬武清縣轄。 清雍正八年(1730)劃歸天津縣。 民國期間,為天津市三區(qū)二十至二十七保和二十九保。 新中國建立后改稱街公所,1949年6月“警政合一”街公所撤銷,分屬席廠、辛莊、閘口、旱橋、安定里派出所。 1952年民主建政時組建席廠、新開河、安定里、辛莊和轉盤街公所。 1954年改稱街道辦事處。 1956年席廠、辛莊及安定里街道辦事處之一部,合并后改稱京津公路街道辦事處,安定里街道辦事處余部并入新開河街道辦事處。 1960年京津公路、新開河、轉盤三街道辦事處合并成立京津公路人民公社,1962年恢復京津公路、辛莊、新開河3個街道辦事處建制。 1968年改稱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街道辦事處。 1990年辛莊、新開河兩個街道辦事處合并仍稱新開河街道辦事處,同時將位于京山鐵路以東的原屬新開河街道辦事處的轄境劃出,成立鐵東路街道辦事處。 2000年5月京津公路街道辦事處并入,同時將自新開橋向北至榆關道以東地域劃歸鐵東路街道辦事處管轄,始成今貌。 |
轄境民國期間屬天津市三區(qū)二十九保。 新中國建立后,改稱街公所。 1949年6月改屬轉盤派出所。 1954年街公所改稱街道辦事處。 1960年并入京津公路人民公社。 1962年改屬新開河街道辦事處。 1990年12月1日由新開河街道辦事處分出,獨立建街道辦事處。 2000年5月將原屬新開河街道辦事處南口路以東,榆關道以南,新開河以北地域并入,始成今貌。 |
原屬武清縣,清雍正八年(1730)劃歸天津縣,民國期間為天津市三區(qū)十九保之一部分。 地域多為農田、荒地、江西義地。 解放后,分屬河興莊、中山路兩個街道辦事處。 1976年,鹽坨由東郊區(qū)劃歸河北區(qū)。 1978年原屬東郊區(qū)的長青村、二道橋劃歸河北區(qū)。 1981年7月由河興莊街道辦事處(現寧園街道辦事處)、中山路街道辦事處各劃出一部分管界,于同年7月25日成立建昌路街道辦事處,1984年11月10日更今名。 1991年調整街劃將建昌道向東伸至外環(huán)線,并將該線以南,金鐘河街以北,外環(huán)線以西,紅星路以東這地塊(原屬河興莊街道辦事處)劃入。 |
轄境昔屬武清縣。 1730年劃歸天津縣,民國期間屬天津市三區(qū)第十八、十九保。 新中國建立后改保建街公所。 1949年6月街公所建制撤銷,分屬植物園、何興莊派出所管轄。 1952年民主建政時,改設植物園、河興莊街公所。 1953年合并為河興莊街公所。 1954年改稱河興莊街道辦事處。 1960年并入王串場人民公社,稱“火箭分社”。 1961年改稱“國印分社”,1962年又改稱河興莊人民公社。 1963年復為河興莊街道辦事處。 1968年改稱河興莊革命委員會。 1978年恢復河興莊街道辦事處。 1990年更今名,沿用至今。 |
境地昔為荒野、農田、塋地,屬武清縣轄。 清雍正八年(1730)劃歸天津縣。 乾隆年間其地東北部金鐘河沿岸漸成村落,時稱“王串子”的南方人來此落戶,建打谷場,俗稱“王串子場”,后逐漸演為“王串場”這一地名。 清咸豐九年(1859),天津加強防務,環(huán)城建壕墻修營門,習稱“墻子”,成為天津外城垣。 時壕墻“東營門”沿王串場西線將該域劃至城外,此間其壕墻東營門一帶漸成村落,后形成墻子行政區(qū)劃。 民國時期該域為天津市四區(qū),屬第三十保和第三十二保。 新中國建立后“以保建街”改為第三十及第三十二人民街公所,1949年下半年“警政合一”街公所撤銷,各自歸屬王串場與墻子派出所管轄。 1951年市統(tǒng)一規(guī)劃,在此興建大片平房職工宿舍,形成王串場工人新村,以主地名加序數命名,并建立工人新村臨時管委會。 1953年“民主建政”,恢復街公所建制。 1954年分別改稱“王串場”和“墻子”街道辦事處。 1956年四區(qū)改為河東區(qū),1958年兩街區(qū)域劃入河北區(qū)。 1960年城市公社化,“王串場”、“墻子”以及金鐘河北岸的“何興莊”三個街道辦事處合并成立王串場人民公社。 1962年“政社分開”,三街道辦事處恢復原建制。 1963年王串場街道辦事處南部地區(qū)劃出,另設立五號路街道辦事處。 文革期間,街道辦事處曾改稱“街道革命委員會”。 1978年恢復原稱謂。 1990年王串場與五號路兩街道辦事處合并,同時將原屬王串場街道辦事處管轄的紅星路以東,北塘排污河以西,金鐘河大街以南,增產道以北地域劃歸江都路街道辦事處管轄,五號路街道辦事處撤銷。 2000年街劃調整,墻子街道辦事處并入,始成今貌。 |
始建于1981年8月25日,原稱八號路街道辦事處。 1982年地名普查時,更名江都路街道辦事處。 1983年街道辦事處辦公樓在江都路建成并對外辦公。 1989年遷至靖江路9號。 1990年將紅星路以東,北塘排污河以西,金鐘河大街以南,增產道以北,原屬王串場街道辦事處地域劃入,始成今貌。 |
境內昔為荒野、農田。 明永樂二年(1404),屬寶坻縣大畢莊,清雍正九年(1731)屬寧河縣,民國時期屬天津縣三區(qū),1953年撤銷天津縣制,屬東郊區(qū)大畢莊,1958年劃歸河北區(qū),1964年重新劃歸東郊大畢莊。 1983年,市統(tǒng)一規(guī)劃在境內辟建居民區(qū),陸續(xù)建成印江北里、印江南里、靖江東里、靖江西里、靖江南里、涪江北里、涪江南里。 1985年將東起岷江路,西至金沙江路,南起北塘排污河,北至月牙河這一地域劃歸河北區(qū),7月23日,經市政府批準,正式建立靖江路街道辦事處。 1989年將東起上江路,西至岷江路,南起滿江道,北抵月牙河道這一地域由東郊劃歸河北區(qū),4月26日成立大江路街道辦事處。 2000年初,月牙河北地域劃歸河北區(qū),隨之成立月牙河街道辦事處籌備組。 2000年5月靖江路街道辦事處、大江路街道辦事處、月牙河街道辦事處籌備組合并,改稱月牙河街道辦事處,始成今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