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同德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情況介紹

同德縣各街道鄉(xiāng)鎮(zhèn)情況介紹

尕巴松多鎮(zhèn)位于縣境北部,縣府駐地。人口1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8%。面積0.1萬平方千米。轄申吾、歐后扎、夏日倉、歐溝、北扎、秀麻、貢麻、瓜什則、科加、德什端、科日干、斗后言、賽加、完科、美日加、知后邁16個村(牧)委會。1958年建巴水公社,1965年改為巴水鄉(xiāng),1970年改為巴水公社,1984年改為巴水鄉(xiāng)(Ba Shui Xiang)。2001年,改為尕巴松多鎮(zhèn)。
谷芒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17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8%。面積489平方千米。轄阿血、美日克、尤龍、那仁、托士、種畜場、東吾、扎血、元狀9個村(牧)委會。1958年將吳加、換去乎、年乃亥三鄉(xiāng)合并為谷芒鄉(xiāng)。1959年改為谷芒公社,1962年改為谷芒鄉(xiāng),1970年改為谷芒公社,1984年改為谷芒鄉(xiāng)。

唐干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28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面積529平方千米。轄加拉、哈夏、力倫、合土呼、東格、賽什堂、青邁、加吾8個村(牧)委會。1962年建唐干鄉(xiāng),1970年改為唐干公社,1984年改為唐干鄉(xiāng)。

2006年8月,經青海省政府批準,海南州將原有的40個鄉(xiāng)鎮(zhèn)調整為36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撤銷同德縣唐干、谷芒兩鄉(xiāng),合并設立唐谷鎮(zhèn),鎮(zhèn)政府設在原谷芒鄉(xiāng)政府駐地谷芒,實行鎮(zhèn)管村體制。

巴溝鄉(xiāng)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19千米。人口0.7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2%。面積477平方千米。轄然果、加日亥、新村、卡力崗、秀麻直德、上才乃亥、下才乃亥、班多、團結、上阿格、下阿格、上尕毛其、下尕毛其、托頭、尕哇麻、上巴、下巴、曲乃亥、火居、地干、松多21個村(牧)委會。1951年設第三區(qū)巴溝鄉(xiāng),1959年改為巴溝公社,1965年改為巴溝鄉(xiāng),1970年改為巴溝公社,1984年改為巴溝鄉(xiāng)。
秀麻藏語音譯為三叉溝口,該鄉(xiāng)解放前屬瓜什則部落,一部分住河北鄉(xiāng)稱瓜什則貢瑪,一部分住秀麻稱瓜什則秀麻,故得名。原是瓜什則下部落。

1953年,屬第四區(qū)(灘頭措玉)和第六區(qū)(貢工麻)管轄。

1956年,秀麻地區(qū)成立2個鄉(xiāng)(瓜什則秀麻鄉(xiāng)和冶什群鄉(xiāng))分屬第四區(qū)和第六區(qū)管轄。

1958年,合并為江群鄉(xiāng),同年10月,改為江群公社。

1963年5月,撤銷公社又設秀麻、江群2鄉(xiāng)。

1965年9月,又合并為秀麻鄉(xiāng)。

1970年,改稱秀麻公社。

1984年,將公社改為鄉(xiāng)。

秀麻鄉(xiāng)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60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面積0.1萬平方千米。轄莫合、達哇、豆索、德格、寧龍、三巴、老虎、豆龍8個村(牧)委會。1962年建秀麻鄉(xiāng),1970年改為秀麻公社,1984的改為秀麻鄉(xiāng).。

在黃河的北岸,稱河北鄉(xiāng),故得名。1950年7月,同德縣人民政府成立后,河北鄉(xiāng)的英奴乎、灘頭措玉地區(qū)的千百戶部落設立執(zhí)行委員會。

1953年6月,河北鄉(xiāng)地區(qū)屬第四、第五行政區(qū)管轄。

1956年10月至1957年底,河北地區(qū)屬第一行政管轄(區(qū)政府駐拉加寺)。

1958年3月,瓜什則貢麻和英奴乎合并為河北鄉(xiāng),同年10月,改為河北公社。

1963年,又分為英奴乎鄉(xiāng)和貢麻鄉(xiāng)。

1965年,又將英奴乎和貢麻兩鄉(xiāng)合并河北鄉(xiāng)。

1970年,復為河北公社。

1984年,社改鄉(xiāng)。

河北鄉(xiāng)位于縣境南端,距縣府駐地90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面積968萬平方千米。轄上知邁、下知邁、黃河、賽什堂、賽羊、金科、賽德、賽欠、賽洛、格什克10個村(牧)委會。1965年建河北鄉(xiāng),1970年改為河北公社,1984年改為河北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