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傳有三種說法:其一,沈蕩古為沼澤地,多水蕩,稱謂沉蕩。“沉”與“沈”同音同義,有人意為應有出頭之日,遂把“沉”寫成“沈”。其二,沈蕩低洼的中心是化城蕩,有人說“沈”是“化城”兩字的諧音,沈蕩即以化城蕩而得名。其三,古代此地多水蕩,是漁民集居之地,有沈姓漁民兒子自幼勤奮攻讀,后在科舉得第為官,從而仗勢欺人,強占水蕩,冠以沈姓,名為沈蕩。 |
沈蕩大橋原名為永慶橋,三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借永慶橋橋名為村名。 |
聚金村是在2001年8月13日由原來的韋陀村和翁東橋村合并而成,并以連接韋陀村和翁東橋村的聚金橋來命名為聚金村,寓意匯集財富,村民發(fā)展如金般璀璨,故名聚金村。 |
“董司”指因境內有一座廟名為董司廟。 |
“尤甪”指因境內有一座橋梁名為尤甪橋。 |
最初,錢姓大戶以此為中心,向南、北分批建造房屋,逐漸形成南錢、中錢、北錢三個自然村。 |
新豐村由齊家村與半路村合并而來,兩村曾都屬新豐高級社,故名新豐村民委員會。 |
莊星村是2001年由原南莊村和南星村合并而成,以兩個村來命名為莊星村。 |
因轄區(qū)內有廟,名為“五圣堂”,故名五圣村。 |
2001年8月,萬豐村和得勝村調整行政村區(qū)劃后,取兩村中的“萬”和“勝”得名萬勝村。 |